林紅英
引言
我校是省一級達標校,但生源是二類生源。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進入高中以后,大量的單詞、語法、考試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最終讓他們喪失了僅有的一點點興趣。學習英語使他們吃力,熟練地掌握英語更顯得遙不可及。我們能否讓英語學習變得有趣而生動,從而使英語學習更加得心應手呢?隨著多媒體技術以及網(wǎng)絡的發(fā)展,音樂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一些英文歌曲也逐漸被熟知。于是筆者把目光從呆板的書本投向生動有趣的英文歌曲上??菰锏挠⒄Z學習,一旦加上了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會怎么樣呢? 筆者開始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英文歌曲的探究與嘗試。
一、應用英文歌曲的理論依據(jù)
1.符合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guī)律。
一方面,學生的心理特征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抽象思維依靠形象思維支持。相對于枯燥的記憶、背誦而言,學生更喜歡直觀形象的語言。將音樂引入英語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學生獲得知識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將英文歌曲引入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正符合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規(guī)律。英文歌曲把語言知識融于有趣的歌詞中,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感性知識和形象材料,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鞏固。在圣誕節(jié)來臨之前,筆者會選擇一些與圣誕有關的歌曲如“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介紹關于圣誕節(jié)的知識,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旋律中掌握一些英美文化知識。
2.符合心理學和生理學原理。
認知心理學主張讓學生在有意義的情景中操練英語,生記硬背是不可取的,聽唱英文歌曲就為學生建立起了無意識的心理傾向, 高度調動其學習動機。神經(jīng)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維,是音樂感情的腦。聽歌曲不僅激活右腦,給學生帶來學習的快感,還可以激活主管語言的左腦,使其興奮。這樣左右腦交替興奮,不僅能夠使思維與語言引起共振,而且可以挖掘潛力。
二、如何應用英文歌曲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可以不失時機地、靈活多樣地應用英文歌曲來輔助教學,讓英文歌曲為英語教學增光添采。
1.結合單元主題
在高中英語課本單元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單元主題選擇恰當?shù)挠⑽母枨鳛椤皩搿?、“穿插”或“歸納”。例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英語實驗教科書(必修一)》Unit1 的主題是“Friends and friendship”。在教學本單元時,考慮到學生剛邁進高中學校的大門,彼此陌生,筆者用著名的蘇格蘭民歌 “Auld Lang Syne”(友誼地久天長)來熱身(Warming-up),熟悉的旋律、經(jīng)典的音樂一下就抓牢了學生的注意力,拉近了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距離,讓大家珍惜友誼、珍惜時光,課堂效果特別令人滿意。在本單元結束時,筆者又介紹了一首歌“Trouble is a friend”,鼓勵同學們要有正確面對挫折的勇氣。
2.結合教學課型
1)語音教學
英語語音、語調的訓練及朗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音高、音長、重音、節(jié)奏、語速變化、連讀、不完全爆破(或失去爆破)等知識和技能。歌曲輔助英語教學有利于鞏固所學語言材料,有利于語音和朗讀技能的訓練,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文學視野,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
2)聽力教學
歌曲輔助英語聽力教學的一般形式就是歌詞填空和歌詞排序。歌詞填空的通常的作法是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挖去歌詞中若干詞或短語,組織學生聽歌填詞。這種聽力活動既能訓練學生的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語境中推測詞義的語言技能。歌詞排序的通常作法是教師先將歌詞按照一定的教學目的剪成小條,打亂順序后發(fā)給學生,要求學生邊聽歌曲邊排序。這種聽力活動既能訓練學生的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篇建構能力。
3)語法教學
語法學習相對枯燥,如果英文歌曲應用適當,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學語法“虛擬語氣”時,筆者讓學生聽了兩首歌:“If You Are Happy” “If I were a boy”,通過對比歌詞和其中的語境,學生很輕松地掌握了真實條件句與虛擬語氣的結構和用法。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和訓練,知道了學有所用,就能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習動機,還有什么語法能難得倒他們呢?
3.結合節(jié)日、時令
結合節(jié)日、時令教唱英文歌曲,既能烘托節(jié)日氣氛、了解和感受節(jié)日文化, 欣賞大自然的美,又能加深對歌詞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升華積極的、美的情感。
三、應用英文歌曲要注意的問題
教師在選擇歌曲時,除了要遵循內(nèi)容健康、催人奮進、旋律優(yōu)美、朗朗上口和長度適中基本原則外,還應該注意幾點:
1.把握難易度 從英語教學的角度,通常把英文歌曲分為兩類:教學類歌曲(簡單)和欣賞類歌曲(較難)。教師應正確估計學生的語言水平和理解能力,多應用難度適中又符合訓練目的的歌曲,因材施教。讓絕大多數(shù)學生學有所得,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2.要定時、定期、定量 教唱英文歌曲也可以定時定期進行,數(shù)量上要達到一定的要求。做到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教師可嘗試每兩周教一首歌,或每一個單元后教一首歌,因人而異,力求量化,使師生在時間和心理上有個期待和調節(jié)。例如,筆者組建的“聽歌學英語”興趣小組,每周活動一次,較多用欣賞類英文歌曲,學生很有收獲。
3.教師自身的成長也很重要 教師不斷提高自己專業(yè)素質和音樂修養(yǎng)是發(fā)揮其主導地位、充分利用英文歌曲資源輔助教學的前提、基礎和有力保證。
結束語
總之,將英文歌曲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是可行的。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有了,英語素養(yǎng)提升了,課堂氣氛活躍了,教學效果出色了。Without music, life is a journey through a desert. (Pat Conroy) 走在高中英語教學的旅程中,我們且歌且行,且行且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