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項規(guī)定高壓之下,一些公款吃喝不是應聲終結(jié),而是抱著“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慣性思維,花樣不斷翻新,鉆進“青紗帳”,觸犯紀律紅線?!盁o酒不成席,無席不成事”的吃喝文化,在官場中根深蒂固,“酒桌辦事”依然頗有市場。由于不良風氣多年積累,已形成了一定的心理慣性。
在八項規(guī)定的高壓之下,二兩“貓尿”足以毀掉官員的前程。于是乎,食堂、寺廟、陵園,只要是個不起眼的地方就能擺桌子喝酒;文具費、書報費、衛(wèi)生費、車馬費,只要是個“花錢的道道兒”就成了報銷酒資的“空殼兒”。為了喝酒,險也涉了、臉也丟了,“官老爺”您覺得值嗎?值!只要能把事辦成,再深的“青紗帳”我也敢鉆、再假的發(fā)票我也敢簽!
既然如此,狠剎公款吃喝之風不妨從“酒桌辦不成事”做起。一方面,要把規(guī)矩定死、把權(quán)力管死。不管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理由,只要在接洽、辦理的過程中涉及大吃大喝的違紀行為,所辦事宜就一律叫停、推倒重來。另一方面,要把官員盯死、把財務卡死,進一步強化干部監(jiān)督和財務審計機制。
總而言之,只有讓“高腳杯”撬不動“章把子”、讓權(quán)力解不開“錢袋子”,讓酒桌非但辦不成事,反而還會誤事、壞事,才有可能終結(jié)俗不可耐的“官場酒文化”,進而為“三公”經(jīng)費瘦身獻出杠鼎之力。(荊楚網(wǎng)201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