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
摘要: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在進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重視的不僅是語言知識要點和基本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在進行教學活動開展進程中還要充分重視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合理選擇。借助合理的教學手段,能夠保證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更有效的教學效果。本文從情感融入的視角出發(fā),探討了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進程中的情感融入和表達。旨在借助情感化的教學模式,改善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并真正借助情感的驅使來實現(xiàn)英語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的雙向提升。
關鍵詞:英語教學;情感融入;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5)06-0099-01
教師在課堂授課時,一方面是進行課堂知識要點的傳授,另一方面則是實現(xiàn)與學生的深度溝通,了解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渴望以及學生在進行課堂知識要點講授過程中的接受程度。英語學科是一門十分特殊的學科,因為在該學科教學活動開展方面不再是簡單的教與學,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加深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情感投入,達到能夠熟練掌握英語知識進行日常交流、溝通的目的。所以從這個角度說,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進行情感融入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一、英語課堂的情感融入的必要性
情感,是人獨有的一種感官特征。通過情感的驅使,能夠讓人對不同的事物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從而影響人對某種事物的喜好。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借助情感的融入,是實現(xiàn)學生良好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和方式。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所謂情感融入指的是通過情感的表達來進行課堂知識要點的傳授。這不僅要求教師自身對英語這門學科具有濃厚的情感表達,同時也要求教師在進行課堂知識要點傳授的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習方式、學習喜好的理解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開展,將教師對英語學科、對學生的情感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而這也是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距離拉近,改善學生對英語知識學習抗拒心理的主要對策。
二、英語授課語言的情感導入
提到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融入,首先是對授課語言的情感導入要求。我們都有著這樣的體驗,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是生冷的授課語言,往往會讓我們感覺到不適應,或者是讓我們產(chǎn)生一種抗拒的心理。而如果是溫和的授課語言,則會吸引我們去關注教師講授的內容,提高學生對教師課堂內容的關注興趣。由此可見,情感化的授課語言表達對課堂教學效果,以及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方面來說具有積極意義。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英語課堂正式開始前,教師和學生間習慣進行問候。諸如“morning everybody”,或者是“glad to see you again,boys and girls”。而學生在回答,“morning teacher”或者是“glad to see you too,teacher”。而簡單的一句問候,如果其中所包含的情感不同,所起到的效果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教師在進入到課堂后,以十分激昂、高漲的情緒去對學生進行問候,往往也會調動起學生積極回應的欲望。而如果教師使用一種低沉、壓抑的語言進行課前問候,這不僅不能夠調動起學生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反而還會向學生傳遞一種消極的情緒。在這種情緒的主導下,學生在英語課堂知識學習方面自然也很難提起興趣。所以從對比可以看出,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開展時,授課語言的情感融入有助于改善課堂氣氛。激昂、情緒飽滿的授課語言的情感融入能夠調動教師與學生間的良好互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而消極、低沉的授課語言傳遞出一種沉悶的感覺,不僅不利于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長此以往,還會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抗拒,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效果。
三、教學模式的情感融入表達
除了在教學語言的表達方面要重視情感的導入外,在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應用方面同樣也要重視情感融入的表達。這種情感更多指的是教師對英語這門語言的濃郁情感,以及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融入。一般說來,在英語的首次課程中,教師為了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往往會采用相對自由的授課方式來進行英語第一課的教學活動開展。在這樣的一種模式下,教師要先向學生介紹自己,而后引導學生自己向老師、同學介紹自己。
許多學生由于英語知識基礎較差,而且在長久的英語知識學習中養(yǎng)成了一種“啞巴英語”的學習習慣,這就必然會導致他們在遇到英語表達時不斷退縮。此時教師應該借助情感融入的方式去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鼓勵他們以更大膽的方式進行英語表達。而且即便是學生的表達有問題,或者英語口語表達較差,教師仍然應該鼓勵學生樹立英語口語表達的自信心。比如在英語的首次課堂講授過程中,英語教師在課堂一開始可以避重就輕,先通過視頻播放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建立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如借助英語短劇的播放消除學生的緊張。而后在這種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介紹時夸獎一位女孩子,“You are a so beautiful girl,would you like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us all?”,通過鼓勵贊美的方式,以情感的導入向學生伸出友好的雙手,為今后的教學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教學評價過程中的情感導入
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每一個學生在成功完成教師的提問之后,心理上會產(chǎn)生一種喜悅感和自豪感。那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運用一些語言上的鼓勵來表達自己對學生的肯定或鼓勵。
比如,學生在課堂上回答完問題之后,如果答案非常完美,教師可以直接給予“perfect”的肯定評價,也可以通過一些直接的物質獎勵、表演獎勵來給學生搭建更好的自我表現(xiàn)平臺。同樣,如果學生的回答不是非常完美,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式的提問,讓學生自己逐步完善答案。這樣以學生為主角的課堂授課模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推動意義。
結論
在進行英語課堂知識講授過程中,合理的情感融入不僅能夠改善課堂授課氛圍,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產(chǎn)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同時敢開口說英語,有效提升學生英語課程學習的效果。即便我國的英語教學活動開展正面臨巨大的壓力,但借助情感融入的模式,必將能夠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的不足,促使英語課堂在教學模式、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果等方面都實現(xiàn)較大提升。
(作者單位:西南大學)
參考文獻:
[1]侯爾偉.多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J].當代教育科學,2003
[2]劉秀艷等.注重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J].山東教育,2003
[3]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J]河海大學.1991
[4]瓦·沙·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下)》[J]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