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寧,夏緒進,程偉華,帕力達·亞森,蔡建星
(新疆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2)
豬大腸桿菌病是造成規(guī)?;i場經濟損失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大腸埃希菌血清型多且復雜,目前沒有理想疫苗來預防大腸桿菌病,對其治療多采用抗菌藥物;加之大腸埃希菌是革蘭陰性菌中最易產生耐藥性的細菌,導致耐藥大腸埃希菌越來越普遍[1],不但消弱臨床療效,造成大量藥物殘留和毒副作用,而且耐藥細菌有在動物和人之間傳播的風險,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威脅,已引起全球關注[2]。目前,國內很多省市如廣東[3]、安徽[4]、西南地區(qū)[5]、新疆[6-7]等地對不同來源如禽源[3,8-10]、豬 源[4]、牛源[6]、羊源[7]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地區(qū)不同來源大腸埃希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不同,且多數(shù)研究表明大腸埃希菌的耐藥率呈現(xiàn)升高的趨勢。盡管耐藥性研究很多,但鮮見對不同生長期動物源大腸埃希菌耐藥趨勢研究的相關報道。本試驗以2013年新疆某規(guī)?;i場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臨床常用抗菌藥物的藥敏試驗。獲取的數(shù)據(jù)與2010年本實驗室在該養(yǎng)殖場對應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新疆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年度耐藥規(guī)律,找出治療細菌病的有效途徑,從而為有效控制細菌耐藥提供可能。
1.1.1 菌株來源 2013年5月在新疆烏魯木齊某規(guī)?;i場位于昌吉市、呼圖壁縣和瑪納斯縣的3個分場采集豬糞樣,其中哺乳仔豬糞樣240份,保育豬糞樣237份,妊娠豬糞樣150份,從中分離大腸埃希菌;大腸埃希菌標準質控菌(ATCC25922)為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
1.1.2 試劑和藥品 Mueller-Hinton(MH)培養(yǎng)基、麥康凱培養(yǎng)基、伊紅美藍培養(yǎng)基和普通肉湯培養(yǎng)基為北京奧博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β-內酰胺類:頭孢噻呋(含量100%)、氨芐西林(含量86.5%)和阿莫西林(含量86.6%)/克拉維酸(含量100%);氨基糖苷類:慶大霉素(含量99.5%)、安普霉素(含量55.8%)和阿米卡星(含量65.5%);喹諾酮類:環(huán)丙沙星(含量100%)、諾氟沙星(含量99.6%)和恩諾沙星(含量100%)。上述藥品均為標準品,購自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
1.2.1 藥物敏感性試驗 按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委員會(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薦的微量肉湯稀釋法進行,對分離的大腸埃希菌進行上述9種抗菌藥物最小抑菌濃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值測定,結果判定參照CLSI(2010;2012)標準。
1.2.2 統(tǒng)計分析 耐藥率差異統(tǒng)計采用SPSS 20軟件進行卡方檢驗。
1.2.3 對比分析 采用SPSS 20軟件對本試驗耐藥結果和2010年[11]本實驗室對該養(yǎng)殖場進行監(jiān)測的耐藥結果進行差異性分析。
本試驗中各生長期豬糞源大腸埃希菌的分離率均為100%。
從表1可知,哺乳仔豬源菌主要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慶大霉素、氨芐西林、恩諾沙星和環(huán)丙沙星具有較高的耐藥率,耐藥率分別為90.8%、87.9%、84.6%、82.9%和81.3%,對頭孢噻呋(25.8%)和安普霉素(20.0%)耐藥率較低;保育豬源菌對恩諾沙星、環(huán)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慶大霉素、諾氟沙星、氨芐西林明顯耐藥,耐藥率分別為95.8%、92.8%、82.7%、80.2%、78.0%和76.8%,對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和頭孢噻呋敏感性較高,耐藥率分別為21.1%、12.7%、5.0%;妊娠豬源菌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氨芐西林、恩諾沙星、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諾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為90.7%、75.3%、74.0%、66.0%、53.3%、50.1%;而對阿米卡星、安普霉素、頭孢噻呋較敏感,耐藥率分別為23.3%、10.7%、8.7%。
采用SPSS 20對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的耐藥率進行卡方檢驗比較發(fā)現(xiàn),哺乳仔豬源菌和保育豬源菌除對諾氟沙星和安普霉素外,對其他藥物耐藥性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哺乳仔豬源菌和妊娠豬源菌除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外,對其他藥物耐藥性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妊娠豬源菌和保育豬源菌除對頭孢噻呋和氨芐西林外,對其他藥物耐藥性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對被檢藥物的耐藥率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resistance rate of E.coli from the pig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o detected drugs
哺乳仔豬源菌多藥耐藥以7耐(28.3%)、6耐(17.9%)和 5 耐(13.8%)為主,占 60.4%(145/627),5耐及5耐以上達77.5%;保育豬源菌多藥耐藥以6耐(41.4%)、5耐(20.7%)和7耐(11.4%)為主,占73.4%(174/627),5耐及5耐以上達78.5%;妊娠豬源菌以6耐(21.3%)、4耐(20.67)和3耐(14.0%)為主,占56.0%(84/627),5耐及5耐以上達49.3%。多耐具體數(shù)值參見表5中2013年多耐數(shù)據(jù)。
采用SPSS 20對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耐藥趨勢進行卡方檢驗分析,詳見表2、表3和表4。
由表2可知,2010年和2013年哺乳仔豬源菌對環(huán)丙沙星、阿米卡星和阿莫西林/克拉維酸等3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極顯著升高(P<0.01);而對諾氟沙星、恩諾沙星、頭孢噻呋和氨芐西林無顯著性變化(P>0.05);僅對安普霉素的耐藥率極顯著降低(P<0.01)。
由表3可知,2010年和2013年保育豬源菌對環(huán)丙沙星、諾氟沙星、恩諾沙星的耐藥率極顯著升高(P<0.01);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和氨芐西林的耐藥率無顯著性變化(P>0.05);而對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和頭孢噻呋的耐藥率極顯著降低(P<0.01)。
由表4可知,2010年和2013年妊娠豬源菌對環(huán)丙沙星、諾氟沙星、恩諾沙星、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和安普霉素的耐藥率極顯著升高(P<0.01);僅對安普霉素和頭孢噻呋的耐藥率無顯著性變化(P>0.05)。
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多藥耐藥結果詳見表5。由表5可知,2010年和2013年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多藥耐藥呈上升趨勢。哺乳仔豬由5耐(23/83,27.7%)上升為以7耐(65/240,27.1%)為主,保育豬由5耐(25/80,31.3%)上升為以6耐(101/237,42.6%)為 主,妊 娠 豬 由 0 耐(30/83,36.1%)上升為以6耐(32/150,21.3%)為主。
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對被檢抗菌藥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藥,其中哺乳仔豬大腸埃希菌的耐藥問題最為嚴重,尤其對目前應用時間較長的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慶大霉素、氨芐西林、恩諾沙星和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率都超過80.0%,而對頭孢噻呋和安普霉素的耐藥率僅為20.0%。結果與本實驗室2010年對該養(yǎng)殖場的調查結果相比,均表現(xiàn)為哺乳仔豬源菌耐藥最嚴重,其次為保育豬源菌,妊娠豬源菌耐藥率最低;比較發(fā)現(xiàn),妊娠豬源菌對被檢抗菌藥物的耐藥率上升最為明顯,對6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極顯著上升(P<0.01)。哺乳仔豬主要對3種抗菌藥物的耐藥率極顯著上升(P<0.01),僅對安普霉素的耐藥率極顯著下降(P<0.01)。保育豬對3種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率極顯著性上升(P<0.01),對2種氨基糖苷類藥物的耐藥率顯著下降(P<0.01)。
表2 2010年和2013年哺乳仔豬源大腸埃希菌對被檢抗菌藥耐藥率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resistance rate of E.coli from the sucking piglets to detected drugs in 2013and 2010 %
表3 2010年和2013年保育豬源大腸埃希菌對被檢抗菌藥耐藥率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sistance rate of E.coli from the nursery pig to detected drugs in 2013and 2010 %
表4 2010年和2013年妊娠豬源大腸埃希菌對被檢抗菌藥耐藥率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resistance rate of E.coli from the pregnant pig to detected drugs in 2013and 2010 %
表5 2010年和2013年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多藥耐藥結果Table 5 The results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rate of E.coli from the pigs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in 2013and 2010 %
分析發(fā)現(xiàn),耐藥情況最輕的妊娠豬源菌,其對被檢抗菌藥物的耐藥率上升最為明顯;耐藥問題最嚴重的哺乳仔豬除對安普霉素極顯著下降和對環(huán)丙沙星極顯著上升外,對其他抗菌藥物的耐藥率無顯著性變化(仍然保持較高的耐藥率);而保育豬主要表現(xiàn)為對氨基糖苷類藥物耐藥轉變?yōu)閷︵Z酮類藥物耐藥。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通過對該養(yǎng)豬場進行調研發(fā)現(xiàn),其在2010年以后已經改用喹諾酮類藥物代替氨基糖苷類藥物聯(lián)合β-內酰胺類藥物進行細菌性疾病的防治,這或許是保育豬對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率顯著升高,而對氨基糖苷類藥物耐藥率顯著降低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哺乳仔豬對環(huán)丙沙星耐藥率顯著上升,而對安普霉素的耐藥率顯著下降的原因。此外,由于哺乳仔豬抵抗力低,易發(fā)病,使用各種抗菌藥物的頻率較高,因此其對抗菌藥物的耐藥問題最為嚴重。妊娠豬由于飼養(yǎng)周期最長,可能接觸抗菌藥物的時間最久,相應的抗菌藥物在其體內殘留問題最為突出,因此其耐藥率上升最為明顯。該現(xiàn)象也給我們以重要提示:對處于保育時期的青年豬改變用藥方案可有效降低大腸埃希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
多藥耐藥結果分析發(fā)現(xiàn)哺乳仔豬源菌主要以7耐菌株為主,保育豬源菌以6耐為主,妊娠豬源菌6耐最多。對比2010年耐藥結果,哺乳仔豬及保育豬源菌均以5耐居多,而妊娠豬源菌多藥耐藥以0耐為主。表明2013年該豬場不同生長期豬源菌多藥耐藥數(shù)增加明顯。此外發(fā)現(xiàn)哺乳仔豬源菌的耐藥問題非常嚴重,7耐菌株接近30.0%;并檢出10株哺乳仔豬源菌對被檢抗菌藥物都耐藥的菌株,占4.2%。通過對該場生產實際用藥情況調研發(fā)現(xiàn),哺乳仔豬抵抗力低易發(fā)病,其抗菌藥物使用特點為頻率高和種類多,故其對上述被檢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最嚴重。此外,養(yǎng)殖場為避免哺乳仔豬發(fā)病帶來的經濟損失,將抗菌藥物作為添加劑混入飼料和飲水中作為預防性用藥,再次加快細菌對抗菌藥物耐藥性的產生。這可能是造成哺乳仔豬源菌多藥耐藥問題嚴重的主要原因。
國內大部分地區(qū)豬源大腸埃希菌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情況已十分嚴重。以喹諾酮類藥物為例,耐藥情況最為嚴重的為河南地區(qū)(集中在87.0%~96.0%)[12];其次為廣東地區(qū)(約87.5%)[13]和西南地區(qū)(集中在62.0%~65.8%)[5];耐藥情況最輕的是保定地區(qū)(在8.0%~23.0%之間)[14]。本研究與我國其他地區(qū)豬源菌耐藥情況相比,耐藥問題最為嚴重的是保育豬,其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率在78.0%~95.8%之間;其次為哺乳仔豬,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率主要集中在71.3%~82.9%;耐藥問題最輕的是妊娠豬,對喹諾酮類藥物的耐藥率在53.3%~74.0%之間。全國范圍內豬源大腸埃希菌對抗菌藥耐藥問題十分嚴重的主要原因是在生產中用藥不規(guī)范、療程不當、用量不足,長期使用同一類藥物或長期在飼料、飲水中加入預防性用藥,均可使細菌產生抗藥性[15]。
該規(guī)?;B(yǎng)殖場2013年不同生長期豬源大腸埃希菌對被檢抗菌藥物(除安普霉素)的耐藥率明顯高于2010年;此外,哺乳仔豬源大腸埃希菌對頭孢噻呋和阿米卡星的耐藥率上升趨勢明顯,提示該養(yǎng)殖場謹慎使用上述抗菌藥物,治療細菌性疾病時應聯(lián)合/交替使用敏感的抗菌藥物。
[1]Aarestrup F M,Oliver D C,Burch D G.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swine production[J].Anim Health Res Rev,2008,9(2):135-148.
[2]Daves P R.Intensive swine production and pork safety[J].Foodb Pathog Dis,2011,8(2):189-201.
[3]張業(yè)懷,凌 丁,謝燕妮,等.規(guī)模化蛋雞養(yǎng)殖場大腸埃希菌耐藥性調查[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3(5):107-109.
[4]阮祥春,曾明華,黃媛媛.安徽省部分地區(qū)致病性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4(3):430-433.
[5]曾 博,王紅寧,鄒立扣,等.西南地區(qū)豬腸外大腸埃希菌毒力基因檢測及耐藥性研究[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13,35(4):127-129.
[6]南海辰,郭慶勇,夏利寧,等.新疆伊犁某牛場大腸埃希菌耐藥性調查[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41(8):232-235.
[7]夏利寧,向 發(fā),羅小魚,等.新疆某羊場分離的大腸埃希菌對抗生素耐藥性調查[J].新疆農業(yè)科學,2014,51(1):150-156.
[8]李宏偉,汪 洋,張 蕾,等.洛陽地區(qū)禽源大腸埃希菌分離鑒定與耐藥性分析[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3,34(6):196-198.
[9]蔣 月,盛鵬飛,張秀英.遼寧錦州地區(qū)家禽大腸埃希菌耐藥性研究[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3,34(11):85-88.
[10]王利勤,王晶鈺,董 睿,等.雞源致病性大腸埃希菌中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耐藥基因的檢測[J].動物醫(yī)學進展,2012,33(7):49-53.
[11]夏利寧,趙紅瓊,米克熱木·沙衣布扎提,等.新疆某豬場不同生長期的豬源大腸埃希菌對抗生素耐藥性調查[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3,40(3):216-219.
[12]杜向黨,焦顯芹,陳玉霞,等.河南地區(qū)雞豬源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性監(jiān)測[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0(12):956-959.
[13]郭瀟木,楊 銅,賀丹丹,等.廣東地區(qū)豬源大腸埃希菌耐藥性及其系統(tǒng)發(fā)育群的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yī),2014,4(1):182-186.
[14]趙曉靜,高 婕,宋勤葉,等.保定地區(qū)規(guī)?;i場大腸埃希菌耐藥性調查與分析[J].疾病預防,2013,10(13):92-93.
[15]唐一鳴.豬源大腸埃希菌和沙門氏菌耐藥表型與基因型的研究[D].浙江杭州:浙江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