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亮?廖皇珠
摘要:上個世紀在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的關鍵時刻,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發(fā)表的“南方談話”是把我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宣言書。當今社會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改革開放新設計師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全面”是新一屆黨中央在繼承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根據(jù)新形勢下新任務為進一步推進治黨治國而作出的戰(zhàn)略新布局。剖析兩者提出的歷史背景和深刻內容,不難發(fā)現(xiàn),“四個全面”是對“南方談話”的繼承與超越,它的適時提出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更加全面科學地發(fā)展。
關鍵詞:“南方談話”;“四個全面”;繼承;超越
1992年春,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視察,發(fā)表了著名的“南方談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產生了深遠影響。2014年冬,改革開放新設計師習近平在江蘇調研考察,首次提出了“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全面”與當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從歷史背景到現(xiàn)實需求頗有許多相似之處。從某種意義上說,習近平“四個全面”是對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換代升級,亦即從治黨治國1.0版到2.0版的繼承與超越,是新常態(tài)下中國共產黨治黨治國戰(zhàn)略新布局。在“四個全面”的引領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將開創(chuàng)一個新時代。
一、“南方談話”與“四個全面”提出背景的歷史耦合
眾所周知,“南方談話”絕不是鄧小平南下旅行的即興之感,而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恰如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所描述的:“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方談話,是在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堅持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理論和路線,深刻回答了長期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把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推進到新階段的又一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雹俑哦灾?,這里所指的“國際國內政治風波嚴峻考驗的重大歷史關頭”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際上,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亨廷頓所指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持續(xù)高漲,對我國產生了極大的震撼和沖擊。二是在國內,1989年夏天刮起了一股由“國際的大氣候和中國自己的小氣候所決定了的”,“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的政治風波②,從此,改革開放遇到了姓“資”姓“社”問題的極大困擾而停滯不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受到“左”右兩股勢力的干擾,中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在“左”右兩種思潮的夾擊下,大有退回“封閉僵化的老路”或跌入“改旗易幟的邪路”之虞。正是在這種情況下,88歲高齡的鄧小平決定南下視察,為改革開放鼓與呼,及時矯正了處于風吹浪打之下中國改革開放之船的航向。
二十幾年后,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和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領導下,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斷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巨大成就,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成功推向了一個新階段。經過30余年的奮斗,改革開放一方面使中國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變化,另一方面也給前進中的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zhàn):國際上,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迅猛發(fā)展。一部分西方發(fā)達國家對中國的迅速崛起驚恐不安,不斷在國際上尤其是中國周邊制造事端,企圖圍堵與遏制;在國內,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發(fā)展起來以后的問題”層層堆積,諸如,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社會公平法治缺失、社會腐敗向縱深蔓延、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愈發(fā)突出,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在此情況下,怎樣“準確判斷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zhàn),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①,迫切呼喚全面系統(tǒng)的頂層設計。正是基于這樣的戰(zhàn)略考量,習近平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
由此可見,無論是“南方談話”還是“四個全面”,都誕生于我國改革開放極為關鍵的歷史緊要關頭,都來源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歷史機遇與現(xiàn)實訴求。這種歷史的機遇與現(xiàn)實的訴求進一步印證了“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的古樸真理。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偉大事業(yè)為鄧小平和習近平兩位杰出領袖人物提供了“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歷史大舞臺,也正因為有了鄧小平和習近平兩位堅強領導核心,才使中國改革開放的航船撥云破霧,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彼岸奮進。
二、“四個全面”對“南方談話”的繼承
鄧小平“南方談話”是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極為重要的理論思想,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習近平“四個全面”繼承了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是新形勢下新階段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新的行動指南和戰(zhàn)略布局。
(一)習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繼承了鄧小平“共同富裕”的發(fā)展思想。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講到:“如果從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fā)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我們要埋頭苦干。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②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發(fā)表了系列重要講話,提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朝著“兩個一百年”(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不斷奮進,繼承了鄧小平“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fā)達國家”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愿景。在參觀《復興之路》時,習近平強調指出:“現(xiàn)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雹垭m然推動改革發(fā)展才是鄧小平“南巡”的最主要目標,但是他對共同富裕問題也高度關注。他講到:“走社會主義道路,就是要逐步實現(xiàn)共同富?!?,④“可以設想,在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共同富裕)?!雹菰谀戏秸勗捴?,1993年9月,鄧小平與其弟鄧墾的談話中再次強調,雖然“解決這個問題(共同富裕)比解決發(fā)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但一定“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解決這些問題。”否則,“發(fā)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雹扌滦蝿菹拢暯教岢龅摹叭娼ǔ尚】瞪鐣崩^承了鄧小平“共同富?!钡陌l(fā)展思想。針對我國人口多,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不平衡,農村農業(yè)相對落后,部分地區(qū)和人口仍未脫貧,他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qū)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沒有體現(xiàn)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那也不是社會主義。”①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深入廣東、河北、甘肅等十余省深入考察農村發(fā)展、農業(yè)糧食生產、扶貧開發(fā)工作,他強調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扶貧開發(fā)工作,把扶貧開發(fā)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把幫助困難群眾特別是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的困難群眾脫貧致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②endprint
(二)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繼承了鄧小平“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的改革意志。在“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指出:“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雹郏盀槭裁戳に囊院笪覀兊膰夷軌蚝芊€(wěn)定?就是因為我們搞了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發(fā)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雹茉谶@里,鄧小平把繼續(xù)堅持改革開放與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相提并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黨的十八大剛閉幕不到一個月,習近平選擇廣東作為視察首站,沿著鄧小平當年“南巡”之路,習近平視察了深圳、廣州、珠海等地,他指出:“之所以到廣東來,就是要到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地方,現(xiàn)場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宣示將改革開放繼續(xù)推向前進的堅定決心?!雹菰趶V東,習近平向全黨全國發(fā)出振聾發(fā)聵的改革號令:“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xiàn)‘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彼麖娬{:“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⑥。由此不難發(fā)現(xiàn),習近平繼承了鄧小平堅持改革的個人擔當和政治勇氣,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里,習近平繼承鄧小平改革開放政治遺志的意圖更加明顯:“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fā)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回過頭來看,我們對鄧小平同志這番話就有更深的理解了?!雹吒母镩_放30多年來,我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改革開放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zhàn)更加復雜,任務更加艱巨。在此背景下,習近平上述一番講話,無疑是對鄧小平“不改革開放,只能是死路一條”這一告誡的歷史借鑒和現(xiàn)實擔當。
(三)習近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繼承了鄧小平“搞法制靠得住些”的法治理念。針對改革開放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新問題,鄧小平提出了依靠法制來解決的方式。他在“南方談話”中指出:“還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雹喽潭痰囊痪湓挘瑓s折射出鄧小平極其深刻的歷史洞見,既包含著他對依靠“人治”的蘇聯(lián)迅速走向解體的深切憂思,也包含著他對我國十年“文革”慘痛歷史的深刻總結。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鄧小平“搞法制靠得住些”的法治理念的繼承,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維護憲法尊嚴,全面實施憲法。習近平高度重視憲法,提出“維護憲法權威,把全面貫徹實施憲法提高到一個新水平”,他講到:“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wèi)憲法尊嚴,就是捍衛(wèi)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xiàn)?!雹岫峭菩幸缿椫螄?,依憲執(zhí)政。習近平在憲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會上指出:“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zhí)政,關鍵是依憲執(zhí)政?!睆娬{“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雹偃菑娀胤ㄓ^念,嚴格依法辦事。習近平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牢固樹立法律紅線不能觸碰、法律底線不能逾越的觀念”、“站穩(wěn)腳跟,挺直脊梁,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雹诖送?,針對改革開放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習近平指出:“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雹垡陨线@些,都是習近平對鄧小平“搞法制靠得住些”法治理念的忠實繼承。
(四)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繼承了鄧小平“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的治黨思想。1989年的政治風波發(fā)生以后,鄧小平就提出“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的重要思想。④“南方談話”中,鄧小平再次對管黨治黨提出告誡:“中國要出問題,問題出在共產黨內部。”,“說到底,關鍵是我們共產黨內部要搞好。”⑤個中原因不難理解:中國共產黨是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唯一執(zhí)政黨,“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雹捺囆∑竭€講到:“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雹摺澳戏秸勗挕敝兴俅螐娬{:“對干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雹嗔暯酵耆^承了鄧小平“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這一重要的治黨思想。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就指出:“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干部中發(fā)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我們的責任,就是同全黨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雹嵩谥醒胝尉值谝淮渭w學習會上,習近平再次提出“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重要思想。2013年7月,習近平在與河北省委領導班子成員座談時講到:“鄧小平同志說過:‘在中國來說,誰有資格犯大錯誤?就是中國共產黨。那么在黨內,誰有資格犯大錯誤?我看還是高級干部。高級干部一旦犯錯誤,造成的危害大,對黨的形象和威信損害大。”⑩顯而易見,習近平“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的思想,“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警醒,與鄧小平“南方談話”中的管黨治黨思想是一脈相承的。
三、“四個全面”對“南方談話”的超越
習近平的“四個全面”對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在治黨治國的理念和方式等方面既有一脈相傳的繼承,又有目標性、系統(tǒng)性、全局性及可操作性等方面與時俱進的超越。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和內涵更明確,重點與難點更突出。鄧小平講到:“如果從建國起,用一百年時間把我國建設成中等水平的發(fā)達國家,那就很了不起!”、“我們要埋頭苦干。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強調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堅持了鄧小平倡導的小康社會的構想,更明確提出了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首先,這個目標有明確的基本內涵和時間表?;緝群邳h的十八大報告中的表述是: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時間表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其次,圍繞這一奮斗目標,確立了“六位一體”的戰(zhàn)略布局。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都有明確的分項目標和落實措施。特別是習近平抓住經濟發(fā)展這一中心環(huán)節(jié),作出了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處于“三期疊加”階段的重要判斷(即處在從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尤其是新常態(tài)下的經濟發(fā)展提供決策指南。最后,明確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致力于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我國人口多,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城鄉(xiāng)差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偏遠山區(qū)和革命老區(qū)。對此,習近平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qū)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彼蟆案骷夵h委和政府要把幫助困難群眾特別是革命老區(qū)、貧困地區(qū)的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雹賓ndprint
(二)全面深化改革:加強頂層設計,不犯顛覆性錯誤。南巡之時,鄧小平大聲疾呼:“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模痛竽懙卦?,大膽地闖”②,提倡“摸著石頭過河”。那時,鄧小平更多關注的是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性,告誡全黨不能走“回頭路”。今天,我國改革發(fā)展進入深水區(qū)和攻堅期,“啃”硬骨頭和涉險灘成為新常態(tài),習近平除了關注改革開放的持續(xù)性,宣誓“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更多關注的是改革開放的系統(tǒng)性和全面性: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成立了以他為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明確了全面社會改革的總目標,設計了“六位一體”的總體布局,確定了各分項改革措施,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330多項重要的改革任務,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180多項重要的改革任務。二是高瞻遠矚地提醒全黨不犯顛覆性錯誤。習近平指出:“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xiàn)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xiàn)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我們既要大膽探索、勇于開拓,也要穩(wěn)妥審慎、三思而后行?!雹廴菑娬{改革必須于法有據(jù)。習近平強調:“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jù)”、“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雹芤环矫妫ㄟ^法律授權對艱巨復雜的事項進行改革,確保改革成效;另一方面,以法律形式鞏固改革成果,以免改革成果喪失或為少部分人攫取。以上這些思路與舉措,都是對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的超越與發(fā)展。
(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治國、執(zhí)政、行政共同推進,國家、政府、社會一體建設。在深圳,鄧小平指出:“蘇聯(lián)東歐的變化,說明我們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不能亂,中國一亂,便是一片災難?!雹輰嶋H上,讓“中國不能亂”的方法無非有二:一是改革開放,它是中國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二是加強法治建設,它能有效解決“人治”危險。不難發(fā)現(xiàn),習近平也像鄧小平那樣力圖擯棄過去的“人治”,不同之處在于,他力推在中國全面推進“法治”,而且主張“在整個改革過程中,都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法。”⑥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定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總目標和基本原則,制定了180多項重要的改革任務,回答了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的關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全會強調提出“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xiàn)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雹哂纱丝梢?,習近平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理論與實踐,大大超越了鄧小平“搞法制靠得住些”的發(fā)展理念。
(四)全面從嚴治黨:以從嚴治吏為突破口,先治標再治本。南巡之時,提倡“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鄧小平絲毫沒有忘記黨的建設。他講到:“對干部和共產黨員來說,廉政建設要作為大事來抓?!雹傩滦蝿菹?,習近平指出,“對我們這樣一個擁有8500多萬黨員、在一個13億人口大國長期執(zhí)政的黨,管黨治黨一刻不能松懈”。②較之鄧小平,習近平的管黨治黨不僅限于廉政建設,而是有著全面系統(tǒng)的戰(zhàn)略布局,概而言之:一是“全面”;二是“從嚴”。首先,習近平的“全面治黨”,包括了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具體而言:1、思想建設上,強調堅定理想信念?!袄硐胄拍罹褪枪伯a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共產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踐行者?!雹?、組織建設上,加快完善科學合理的選人用人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顯加強了各級黨的班子建設、黨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及黨員干部的考核機制、選拔機制、問責機制的完善。3、作風建設上,強調以身作則,雷厲風行。出臺“八項規(guī)定”,要求首先從中央政治局做起。通過黨的群眾教育實踐活動,聚焦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并長抓不懈。4、制度建設上,推行依法治黨,加快黨規(guī)黨法建設。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集中清理1978年以來制定的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近4成被廢止或宣布失效,公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制定條例》及《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guī)和規(guī)范性文件備案規(guī)定》,依法治黨邁出了關鍵的一步。其次,習近平的“從嚴治黨”,是以先治標再治本的方式推進,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機制。一方面,他主張從嚴治吏。習近平提出:“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決不是一句空話。”、“‘堅持‘老虎、‘蒼蠅一起
打”。④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嚴厲查處了周永康、蘇榮等腐敗分子,至今已查辦的“老虎”超過100名。另一方面,習近平提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睆娬{“要善于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對腐敗,加強反腐敗國家立法,加強反腐倡廉黨內法規(guī)制度建設,讓法律制度剛性運行。”⑤作為憲法上明確規(guī)定的唯一執(zhí)政黨,無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xiàn),還是全面深化改革重任的完成,抑或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落實,最終都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zhí)行。因此,全面從嚴治黨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無疑具有決定性意義和作用。
結 語
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正處在升級換代的重要關頭,重溫20多年前鄧小平“南方談話”,不僅深刻體會到彼時“南方談話”對進一步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作用,而且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習近平提出的“四個全面”對深化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歷史已經證明,倘若沒有鄧小平 “南方談話”,中國的改革開放被“姓資姓社”的巨浪吞沒絕非聳人聽聞;歷史也將證明,習近平“四個全面”必將引領全黨全國人民跨過改革開放的深水區(qū),早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郭文亮,中山大學黨史黨建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廖皇珠,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共黨史專業(yè)碩士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