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芬,陳文平,曾 文, 丁 利
(1.云南錫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云南 個舊 661000;2.云錫郴州礦冶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340234; 3.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 昆明 650093)
某錫銅礦選礦工藝試驗研究
張惠芬1,陳文平2,曾 文2, 丁 利3
(1.云南錫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云南 個舊 661000;2.云錫郴州礦冶有限公司,湖南 郴州 340234; 3.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云南 昆明 650093)
針對某錫銅礦礦石性質分析結果,進行浮-磁-重和重-浮-磁-重兩種工藝可選性試驗對比研究。試驗結果表明,重-浮-磁-重工藝指標優(yōu)于浮-磁-重工藝,對含錫0.913% Sn和含銅0.423% Cu試樣,獲得錫精礦品位為66.36% Sn,錫回收率為63.96%,綜合回收銅精礦品位為23.26% Cu,銅回收率為37.39%,同時獲得鐵精礦品位63.93% Fe,鐵回收率為7.97%。
錫銅礦;選礦工藝;錫石;硫化銅
錫是一種重要的稀有金屬,它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約為0.004% (或40 g/t)[1],大多數(shù)呈錫石賦存。錫具有熔點低、塑性好、耐腐蝕和易改變其它金屬性能等優(yōu)點[2-3],在國民經濟各領域廣泛應用。錫銅共生礦綜合經濟價值高,開展相關課題研究利用該類礦產資源,對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4-6]。
湖南某錫銅礦石,包含錫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其中,硫化錫礦與錫石和黃銅礦共生關系密切,絕大部分呈黃錫礦包裹形式產出。礦石中目的礦物呈不均勻細粒嵌布,屬難選復雜銅錫礦石。本課題對該礦石進行浮-磁-重和重-浮-磁-重兩種工藝可選性試驗對比研究,目的是根據礦石性質特點尋找合理的選礦工藝,最大限度地利用其中的Sn、Cu等有價元素。
1.1 化學多元素分析
試樣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梢姡嚇渝a品位0.913% Sn,是主要回收對象;銅品位0.423% Cu,鐵品位16.45% Fe,可以考慮綜合回收。主要雜質成分包括SiO2、Al2O3、CaO、MgO等。
1.2 物相分析
試樣錫物相和銅物相分析結果,分別見表2和表3??梢?,試樣中錫主要以錫石形式存在,占總錫分布率的90.91%。試樣銅主要以原生硫化銅形式存在,占總銅分布率的83.81%;結合氧化銅次之,占11.81%。
表1 試樣多元素分析結果
注:Ag品位單位為g/t。
表2 試樣錫物相分析結果
表3 試樣銅物相分析結果
鏡下觀察結果表明,試樣中礦物種類較多,性質較復雜,既有可浮性好的硫化礦,又有比重大適宜重選回收的錫石,還有少量磁性鐵。顯然,若要有效分選回收試樣中的有價元素,需要采用重、磁和浮選的聯(lián)合工藝。根據實踐經驗及文獻資料,提出浮-磁-重和重-浮-磁-重兩種技術方案,進行工藝可選性對比研究;通過試驗研究確定合理的選礦工藝,最大限度地利用試樣中的Sn、Cu等有價元素。
2.1 浮-磁-重工藝
2.1.1 浮選銅試驗
試樣中錫礦物的解離度測定結果表明,當磨礦細度為-200目占45%時,錫石單體解離度達到66.68%;這一粒度對重選適宜,對浮選偏粗將影響浮選效果。綜合考慮,試樣的粗磨細度控制在-200目占50%~55%。根據對類似錫銅礦的選礦實踐經驗及本試樣的探索試驗結果,選擇圖1流程進行銅浮選試驗,并對銅硫分離的調整劑Na2SO3用量和捕收劑種類開展條件試驗;銅硫分離精選三次獲得銅精礦,藥劑制度和條件試驗結果列于表4。通過圖1所示的銅浮選閉路流程,最終試驗指標見表5。
圖1 銅浮選閉路流程
表4 選銅條件試驗結果(對試樣)
銅硫分離試驗條件Na2SO3用量/(g/t)捕收劑產品名稱產率/%銅品位/%銅回收率/%300漂白粉300g/t銅精礦2.3611.7365.44300腐植酸鈉300g/t銅精礦1.7116.6767.39500腐植酸鈉500g/t銅精礦1.4819.0966.79試樣100.000.423100.00
表5 銅浮選試驗結果(對試樣)
由表4結果表明,Na2SO3用量為500 g/t,捕收劑為腐植酸鈉,用量為500 g/t,可以獲得銅精礦產率為1.48%,銅品位為19.09% Cu,銅回收率為66.79%的良好指標。
從表5閉路試驗結果,獲得銅精礦產率為1.58%,銅品位為19.72%,銅回收率為73.65%,有害雜質As含量小于1.00% As,S含量大于25.00% S,符合銅冶煉要求。大部分有害雜質元素As富集在硫精礦中,而絕大部分錫富集在銅浮選尾礦中,尾礦中錫回收率達到94.46%,有利于后面對錫的富集。
2.1.2 磁選除鐵試驗
在最佳浮選條件下,表5銅浮選流程的尾礦鐵品位為12.54% Fe,主要是強磁性的磁鐵礦和磁黃鐵礦。為了給后續(xù)重選錫石創(chuàng)造良好的選別條件,采用弱磁選除去該尾礦中的強磁性鐵礦物顯得十分必要。根據探索條件試驗結果,本試驗采用圖2除鐵流程和條件,試驗結果見表6。
圖2 浮選尾礦磁磁選除鐵試驗流程
表6 浮選尾礦磁選除鐵試驗結果(對試樣)
產品名稱產率/%品位/%回收率/%SnFeSnFe鐵精礦6.220.30450.572.0719.12尾礦78.921.0719.4792.5845.43給礦85.141.01512.5494.6564.55
由表6結果,尾礦除鐵后,其鐵品位由原來的12.54% Fe降低至9.47% Fe,錫的回收率有92.54%,除鐵效果明顯。因本試樣中磁鐵礦粒度較細,一次粗磨條件下單體解離不充分,較多磁鐵礦與脈石礦物、磁黃鐵礦等連生體沒有解離,導致其S含量高,不宜作為單獨的鐵精礦產品。
2.1.3 重選錫試驗
將前面除鐵流程的尾礦進行重選選錫,重選采用兩段磨礦-兩段選別-次精礦磨礦-除硫復洗工藝。其中,進入一段床之前對非磁性產品進行分級脫泥處理,一段床次精礦經復洗磨細至-200目占74.30%,進入復洗除硫,復洗除硫后進入復洗床選別;一段床和復洗床的中礦合并經二段磨,磨細至-200目占73.37%,經過分級脫泥后進入二段床選別,流程圖見圖3,最終獲得6種產品,其試驗指標見表7。
表7 磁選尾礦重選試驗結果(對試樣)
圖3 磁選尾礦重選試驗流程
最終獲得錫精礦產率為1.01%,錫品位為57.920% Sn,錫回收率為64.07%的良好指標。
2.2 重-磁-浮-重工藝
2.2.1 粗選拋尾試驗
粗選拋尾試驗流程見圖4,選擇試樣粗磨細度-200目占47.71%,分級后進入一段床選別;一段床尾礦經二段磨礦磨細至-200目74.42%,進入二段床選別。試驗結果見表8。
圖4 重選拋尾試驗流程圖
由表8可知,兩段選別重選流程得到錫粗精礦的產率為12.93%,錫品位為5.275% Sn,錫回收率為74.71%。粗選拋棄了大量尾礦后,為后面選錫,綜合回收銅和鐵減輕了設備壓力,降低了能耗。
2.2.2 浮選銅試驗
如表8,錫粗精礦含銅1.323% Cu,含鐵35.00% Fe,含硫19.60% S,含砷4.20% As,為了保證錫精選的效果,先浮選除去硫和砷。首先,將粗精礦磨細至-200目74.14%,進行銅的浮選,試驗流程與條件見圖5,試驗結果見表9。
由表9可知,經混合浮選除硫后,浮選尾礦錫品位為9.630% Sn,回收率為70.99%,大部分的錫富集在銅浮選尾礦當中。獲得銅精礦產率為0.68%,銅品位為23.26% Cu,鐵回收率為37.39%。
圖5 錫粗精礦浮選除硫選銅試驗流程圖
2.2.3 磁選除鐵試驗
浮選尾礦按圖6流程進行除鐵除硫試驗,結果見表10。
由表10,經磁選除鐵,磁性產品浮選除硫后獲得鐵品位為63.93% Fe的鐵精礦,鐵回收率7.97%;尾礦鐵品位降至4.69% Fe,錫品位14.339% Sn,錫回收率68.79%,絕大部分錫富集于該尾礦中。
表8 試樣粗選拋尾試驗結果(對試樣)
表9 錫粗精礦浮選除硫選銅試驗結果(對試樣)
表10 浮選尾礦磁選除鐵試驗結果(對試樣)
2.2.4 精選錫試驗
圖6浮選尾礦經分級脫泥后進行搖床精選,得到合格錫精礦產率為0.88%,錫品位為66.360% Sn,錫回收率為63.96%,見表11。
圖6 浮選尾礦磁選除鐵試驗流程圖
表11 磁選尾礦搖床精選試驗結果(對試樣)
產品名稱產率/%錫品位/%錫回收率/%錫精礦0.8866.36063.96錫富中礦0.555.2703.17錫中礦2.950.5141.66給礦4.3814.33968.79
2.3 兩種工藝指標對比與評價
2.3.1 試驗指標對比
對試樣采用上述浮-磁-重與重-浮-磁-重兩種工藝的對比試驗結果見表12。可以看出,兩種工藝得到錫精礦的錫回收率相近,但是后者錫品位高出8.440%,前者得到銅精礦的銅回收率顯著高于后者,這說明,試樣先浮選后重選明顯有利于銅的綜合回收。
圖7 錫精選流程圖
對重-浮-磁-重工藝產品進行質量分析,其結果見表13。
最終獲得錫精礦達到一級品的指標要求,雜質元素均不超標,其中還有較高含量的鎢礦物,含量為3.82% WO3,此鎢礦物與錫礦物伴生在一起,可以考慮進行錫鎢分離,充分利用此類資源。銅精礦雜質均不超標,鐵精礦中S超標,需要進一步除硫才能利用該鐵礦物。硫精礦中As超標,需要將有害元素As除去才能利用。
2.3.2 工藝評價
1)浮-磁-重工藝主要特點。一段粗磨細度-200目約50%,二段磨礦細度-200目約92%,此磨礦細度下浮選除硫效率達76.23%,磁選后進入重選前的給礦硫含量降至0.53% S,錫回收率達92.58%。該工藝優(yōu)點主要是采用粗磨細度,既可以有效除硫,又可以防止錫石過磨,有利于降低細粒錫石的損失;試樣浮選除硫和磁選除鐵后,可排除硫化物和磁性鐵礦物對后續(xù)重選作業(yè)的干擾,改善重選給礦條件,擴大目的礦物與脈石礦物的比重差異,為重選回收錫創(chuàng)造較好條件。其次,搖床次精礦集中除硫后進入復洗作業(yè),可以提高復洗床分
表12 兩種工藝試驗指標對比(對試樣)
表13 重-浮-磁-重工藝產品質量分析
選效果。在該流程中,由于浮選作業(yè)放在最前面,導致該工藝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能耗高、藥耗大,選礦成本高。
2)重-浮-磁-重工藝主要特點。采用兩段磨礦兩段搖床選別工藝,初步富集得到錫品位4%~5% Sn的粗錫精礦,錫金屬率占75%左右,提前拋棄高達80%以上尾礦量。通過浮選除硫和磁選除鐵,實現(xiàn)錫石與硫化物和鐵礦物分離,其尾礦經磁選除鐵,鐵品位由給礦的25.12% Fe降至4.69% Fe,為搖床精選了創(chuàng)造極為有利條件。搖床精選,錫精礦品位達60% Sn以上的良好指標。該工藝重選流程比較簡單。
3)試樣在浮-磁-重和重-浮-磁-重兩種工藝的中,先重選后浮選、磁選工藝,銅在重選粗選過程中比較分散,進入粗精礦的銅金屬大大減少,因此這種工藝的銅回收率較低。顯然,該工藝適于處理含硫不高的錫礦選礦,其選礦成本低。
1)試樣中主要目的礦物為錫石,硫化銅為綜合回收礦物。錫賦存狀態(tài)研究表明,錫石共生關系復雜,與所有礦物均有共生關系;與脈石礦物結合密切,部分錫石呈微細粒、極微細粒包裹于脈石礦物中。因此,試樣屬于難選復雜銅錫礦石。
2)浮-磁-重和重-浮-磁-重兩種工藝可選性試驗對比結果表明,采用重-浮-磁-重工藝可以更加有效地回收礦石中的錫石,銅礦物得到有效綜合回收利用,同時硫礦物和鐵礦物也能合理的得到回收,達到了有效綜合利用該礦產資源的目的。
3)本試樣采用重-浮-磁-重工藝,獲得錫精礦產率為0.88%,錫品位為66.360% Sn,錫回收率為63.96%;綜合回收銅精礦產率為0.68%,銅品位23.26% Cu,銅回收率37.39%;該工藝同時獲得鐵精礦產率為2.05%,鐵品位63.93% Fe,鐵回收率7.97%。該工藝不僅能較好的回收利用錫,同時能很好回收一定的銅和鐵。
[1] 肖今林.白沙子嶺錫石硫化礦選礦工藝試驗研究[J].湖南有色金屬,2012(8):14-17.
[2] 鄭文軍,許大洪,吳世發(fā).廣西某銅錫多金屬硫化礦選礦試驗研究[J].礦業(yè)工程,2013(2):19-20.
[3] 張惠芬,曾文,陳文平.湖南某錫銅礦石工藝礦物學研究[J].現(xiàn)代礦業(yè),2013(2):141-142.
[4] 廖祥文,李成秀.某高砷銅錫礦選銅除砷試驗研究[J].礦產綜合利用,2007(6):3-6.
[5] 李成秀,文書明,汪倫.某高砷錫石硫化銅礦粗粒浮選工藝研究[J].有色金屬,2005(3):9-12.
[6] 胡城,葉雪均,鄔東.某錫礦石伴生鉬鉍銅的綜合回收[J].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2012(4):92-95.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for processing flowsheet of a tin-copper ore
ZHANG Hui-fen1,CHEN Wen-ping2, ZENG Wen2,DING Li3
(1.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 Engineering,Yunnan Tin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Gejiu 661000,China; 2.Yunnan Tin Chenzhou Mining & Metallurgy Co.,Ltd.,Chenzhou 340234,China;3.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mplex Nonferrous Metal Resources Clean Utilization,Kunming 650093,China)
On th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a tin-copper ore,F(xiàn)lotation-Magnetic separation-Gravity concentration and Gravity concentration-Flotation-magnetic separation-Gravity concentration flowsheets are comparatively investigated for processing the ore.The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Gravity concentration-Flotation-magnetic separation-Gravity concentration flowsheet achieves a superior separation performance to that of Flotation-Magnetic separation-Gravity concentration flowsheet,and it obtained a tin concentrate assaying 66.36% Sn with 63.96% recovery and comprehensively recovered a copper concentrate assaying 23.26% Cu with 37.39% recovery,from the ore assaying 0.913% Sn and 0.423% Cu;moreover,it produced an iron concentrate assaying 63.93% Fe with recovery 7.97%.
tin-copper ore;processing technique;cassiterite;copper sulphide
2014-07-16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項目資助(編號:2011Y519)
張惠芬(1982-),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復雜多金屬礦石選別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E-mail:zank800@126.com。
TD952
A
1004-4051(2015)07-0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