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斐
人間有戲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烹食有諧趣,葷素搭配,有滋有味。俗語說得好,春天吃點酸,夏日擷點苦,秋思需呷蜜,寒冬嗜辣歡。炎炎夏日,萬物生長,迭向更新,苦津津的食材,更能口舌生津。
蔬菜之中,苦瓜的顏值屬于一般略偏上,腰身不苗條,外形不搶眼,略微偏上的一點就是膚色還不錯:至少是翠生生的綠,符合生態(tài)環(huán)保。如果做個調(diào)查,喜歡吃的蔬菜選項里,苦瓜一定不是排名很靠前,從受眾率的高低來看也是勉強及格。這也不能怪人類有偏見,通常對一個容貌不出眾的人,第一印象的得分都不會高,只有經(jīng)過深入的接觸和了解,才會逐漸發(fā)現(xiàn)其自身的優(yōu)點和與眾不同。
前不久一個周末的夜晚,忽然想念起“源品”的煲湯,于是帶著饑腸轆轆的胃,與家人迫不及待地前往。
“源品”的菜系潮汕風(fēng)格濃郁,明爐燒鵝是特色,各類煲湯可檢驗大廚的看家本領(lǐng),其中的苦瓜排骨湯堪稱佳品??喙舷扔袀€飛水的過程,放點鹽焯個水可去除一些苦味;湯里另外再加入鮮貝、魷魚干、大蝦干之類的輔料,苦瓜切塊,文火慢燉,湯濃鮮而不油膩,綠色點綴乳白湯汁中帶來陣陣清涼感,對于愛喝湯的我來說,每喝一碗湯幸福感倍增。店里還有一個苦瓜煎肉餅,更加深了我對苦瓜的好印象??喙锨兴榕c肉糜混合,輔料以花菇、黑木耳、杏鮑菇碎粒拌入,放在煎炸用的模具里,在油鍋里煎得通體金黃,這盤色香俱佳的煎苦瓜餅,將味蕾自動調(diào)節(jié)到開胃進餐模式。要保持身材的女士也會心里暗暗說:苦瓜是可以幫助減脂的,多吃一塊也不為過。
忽然想去山里踩踩地氣,去年數(shù)次往返德清莫干山,便與農(nóng)家樂的店主小沈結(jié)為了好友。小沈的農(nóng)家樂取名為“仙潭山莊”(因他家住仙潭村而得名),家里的大廚是他的父親。知我愛喝湯,第一頓的晚餐中,大砂鍋里裝著茨菰老鴨湯率先登場。對于茨菰,我的初始印象依稀殘存為椒鹽茨菰片,那是朋友去蘇州游玩時,從平江街帶回的特產(chǎn)。與苦瓜相似的是,茨菰也有一絲淡淡的苦韻。茨菰又叫“芽菇”,也寫為“慈菇”,與水芹、茭白、蓮藕、紅菱等齊名,列為水八鮮之一。茨菰用料酒和鹽焯水后可去除一些土腥氣和澀味;切塊后放入老鴨湯中,與雞樅菌、蟹腿菇一起篤湯,最后再放入新鮮的豌豆苗漂浮其上。這是一種什么滋味呢?這就是高山和大海的味道(葷菜為山,蔬菜為海),兼具山的醇厚、海的鮮甜。這是一幅什么樣的圖畫呢?這就是一幅清平山居圖,菜葉清、湯性平。
返滬那天中午,有一道茨菰小炒:茨菰切片,與農(nóng)家自晾的花菜干、自制的臘肉、胡蘿卜片在大灶上快火翻炒,顏色紅白相間,口感生津爽脆。嘬一口莫干山的啤酒,真正體會一把鄉(xiāng)間的野趣。
甘苦總是相連,大樂之野,在山野間,在田地中,在草木叢生的原野里,汲取草木之香,吸收泥土之氣,給自己賦一曲清平樂,苦盡才會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