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虹,朱詩源,陳 翔(.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湖南省電力公司邵陽客戶服務中心,長沙 40000)
智慧星城公共交通交互信息設計研究
肖 虹1,朱詩源1,陳 翔2
(1.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湖南省電力公司邵陽客戶服務中心,長沙 410000)
摘 要:交互信息設計改變了傳統(tǒng)單向信息傳播的模式,促使人性化信息傳播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城市的不斷擴展,功能區(qū)規(guī)劃不合理,人口逐年增長,以機動車為主體的交通發(fā)展導致了一系列城市生活問題,人們的交通出行效率極具下降。本文從信息交互特征入手解析信息設計的應用,探索長沙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務的智能化發(fā)展,即“智能交通信息交互終端”的產生。
關鍵詞:智能化;公共交通;交互信息設計
交互信息設計是交互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分支,也是交互設計未來發(fā)展的重要趨勢。交互信息不同于信息交互,它是相對傳統(tǒng)單向信息設計傳播而言的,將數字、文字、聲音、圖形等多種媒體有機結合起來,利用人機交互等多種技術,通過網絡、電視、計算機等媒介形式傳播,意指以人機交互為主要特征的信息傳播。信息交互包含數據自交互和人機交互。本文重在研究長沙城市交通交互信息設計,即以長沙城市交通人機交互為主要特征的信息設計。
隨著網絡與數字化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內容以數字的形式出現(xiàn),使交互信息設計成為現(xiàn)實,改變了傳統(tǒng)單向信息傳播的模式,用戶即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發(fā)送者。同時交互信息設計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念,目的在于創(chuàng)造新的用戶信息傳送體驗,提供更為舒適的使用感受,帶來人性化信息傳播產業(yè)發(fā)展需求。
在新媒體技術發(fā)展過程中,以數字網絡化為基礎的城市綜合管理概念逐漸演變成智慧城市的新概念。社會網絡化服務(SNS)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人際交往的主體媒介。長沙又名星城,以其獨特的歷史沉淀和人文風情正在孕育一座嶄新的智慧星城。社會網絡化基礎為智慧星城的啟動提供了解鎖密鑰。
城市的不斷擴展,功能區(qū)規(guī)劃不合理,人口逐年增長,以機動車為主體的交通發(fā)展導致了一系列城市生活問題,包括交通堵塞、水土流失、霧霾等,人們的交通出行效率極具下降。加之我省十二五規(guī)劃推行“四化兩型”建設,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湖南的進程不斷深入。建設智慧星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高效開發(fā)信息資源,推動信息化和新型城鎮(zhèn)化深度融合、共同發(fā)展,公共交通交互信息設計將是建設綠色湖南、創(chuàng)新型湖南和法治湖南的重要基石。在互聯(lián)網技術和新媒介引發(fā)的信息多維傳播方式正在改變城市生活模式,建設智能型的城市公共交通環(huán)境將是未來城市交通發(fā)展的趨勢。
3.1 空間維度性的視聽延展
空間維度指交互信息可以在同一種媒介中,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相同的呈現(xiàn)方式;在不同的媒介語境下,同一信息可以有多種多樣的呈現(xiàn)方式。如通訊媒介,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聲音呈現(xiàn);同一信息可以采用聲音、文字、圖形等多種呈現(xiàn)方式。網絡媒介利用各種技術將不同的信息內容通過一個界面集合展示,這些集合采用平面、立體、交叉的組合形式,形成一個信息接受者、界面、信息元共同組合的多維空間。
多維空間的信息傳送擴展了以機動車交通為主體的駕駛者的信息接收渠道。從單一視覺信息接收延展到聽覺,極大的提高了駕乘者的信息接收效率和人對交通信息的記憶識別度。
3.2 時間更替性的信息互動
信息的傳播是以時間為依據,不可逆轉。傳統(tǒng)的信息傳播媒介以報紙為例,單項傳播,報紙印刷后即完成了信息傳播使命,無法得到及時信息反饋及信息更新,在學術界稱為第一媒介時代。網絡的出現(xiàn),促使第二媒介時代的到來,交互信息改變了傳播的中心,每個人都能與信息互動。信息隨著時間變化,被更新、修改、擴充,不再靜止,交互信息隨著時間延展開來,不斷變化、豐富。
作為新媒介的代表ΑPP終端在移動通訊設備中的運用成為時下熱門的IΤ產業(yè)。信息的不斷更新、擴充,動態(tài)的數據更替,激發(fā)了信息的實效及互動性。加之城市廣域網絡的發(fā)展,信息交互成為智能交通系統(tǒng)的基礎。城市各道路分布的汽車作為交通信息計算的節(jié)點,以公共交通信息為載體的ΑPP將會是智慧城市的數據化體現(xiàn)。
3.3 內容指向性的包容設計
交通信息作為城市交通運行的重要信息具有內容指向性,不同于普通的信息載體,交通信息具有普及性和標準性。這就要求交互信息必須具備較高的標準度及識別度,能容納不同文化國度行人的認知力,必須具備醒目、迅速、通用、便捷的基本要求。
包容設計在英國被廣泛使用,意指“環(huán)境促進人的身體機能”的一種設計方法,也可理解為“公眾有能力參與并能控制環(huán)境”。以人為本的城市交通導視系統(tǒng)正是包容設計的應用。
3.4 信息顯隱性的容量讀效設計
以認知心理學和符號學為基礎,信息傳播分顯性和隱性兩類。顯性元素有色彩、文字、符號、聲音、圖像,其中圖像又分靜止與動態(tài)兩種。隱性元素多為界面構圖、視覺流程、用戶體驗等。隱性和顯性元素共同組成用戶與界面信息交互體。其中,顯性元素通過影響用戶的感官傳達信息,隱性元素多體現(xiàn)在用戶操作過程中的舒適性及情感體驗。
相較于傳統(tǒng)的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如交通導視系統(tǒng)主要體現(xiàn)在信息顯性設計上,智能化的城市交通信息則更重視信息的交互即信息的隱性設計。交通信息的顯隱性元素無疑是多元化的共存,在交通運行中的載體駕乘者急需時效性的閱讀量。信息的整合與傳達的容量讀效性設計將是智能化城市公共交通交互信息設計的重點。
后現(xiàn)代化即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的獲取、分享及交互改變了城市中人使用產品的行為習慣及人際交流的行為方式。信息服務從單體產品到城市系統(tǒng)的逐漸輻射,促發(fā)城市公共交通信息服務的智能化發(fā)展,即“智能交通信息交互終端”的產生。長沙作為一座以廣電傳媒為品牌傳播媒介的魅力星城,隨著城市旅游的發(fā)展,更需從城市交通信息服務層面上進行思索,設計獨具人文特色的智慧星城,開拓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的智能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元.基于包容性的城市慢行交通綜合導視交互設計研究[J].城市建筑,2014.
[2]張茫茫.基于汽車的城市智能化公共信息服務設計[J].裝飾, 2014.
[3]馬克波斯特(美)第二媒介時代[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5.
項目來源:2013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一般項目 編號:13C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