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桂珍
【摘要】現(xiàn)階段,剖宮產術的幾率不斷上升,主要目的是為了母親及胎兒更安全。本文對剖宮產術中的意外及其處理進行分析。
【關鍵詞】剖宮產術;意外;處理
【中圖分類號】R-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3-0219-01
一、手術方式
1.子宮下段剖宮產術:在妊娠期或臨產后,于子宮下段切開子宮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暴露子宮下段,在子宮下段、前壁正中做橫小切口,鈍性撕開約10-12cm,取出胎兒、胎盤。此術式切口愈合好,與盆腔粘連的幾率小,再次妊娠發(fā)生子宮破裂的機會少,被臨床廣泛采用。
2.子宮體剖宮產術在子宮體正中做縱行切開,手術方法較易掌握,可用于妊娠期的任何時間。但術中出血多,術后易與周圍臟器粘連,再次妊娠、分娩時發(fā)生子宮破裂的可能性較大。此手術僅用于急于娩出胎兒或不能在子宮下段進行手術者。
二、麻醉方式
以持續(xù)硬膜外麻醉為主,特殊情況用全麻也可局麻和半麻。剖宮產術中意外及處理。
(一)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妊娠晚期如長時間取仰臥位或刮宮產仰臥于手術臺時,偶可發(fā)生頭暈、出汗、面色蒼白、脈搏增快、血壓下降等癥狀,稱之為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
1.原因
此征系由于仰臥位時,增大的妊娠子宮壓迫下腔靜脈甚至腹主動脈,引起回心血量減少導致有效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下降所造成。此征常發(fā)生于剖宮產術中,尤其于硬膜外麻醉后更為多見,這是由于腰及低位胸交感神經(jīng)被阻斷,血管擴張所致。也有人認為系子宮壓迫橫隔,引起迷走神經(jīng)興奮,致下肢血管擴張所造成。輕者可致產婦嚴重休克,危及母兒安全;重者則可致母兒死亡。需與麻醉、手術操作及單純失血之影響相區(qū)別。
2.處理
(1)左側臥位。如術前產婦常有此征,或高危妊娠產婦剖宮產,有硬膜外麻醉穿刺時,可取左側臥位、選腰椎2—3間隙進針,防止麻醉平面過高。手術開始應使產婦向左側傾斜10°一15°。如在仰臥位施術過程中出現(xiàn)上述癥狀,應立即改為左側斜臥位30°,加壓吸氧,如快速輸液,多能因減輕妊娠子宮對盆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心血量,從而迅速恢復。
(2)上肢靜脈輸液。因上肢靜脈輸液不受下腔靜脈壓迫的影響,液體可直接經(jīng)上腔靜脈回心,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但是,必須強調,若經(jīng)上述處理低血壓仍不能得到糾正時,應考慮造成血壓下降的其他原因,并及時處理。
(二)頭盆不稱
1.原因
(1)刮宮產時,胎頭取出困難常常是因為頭盆不稱,特別是中骨盆狹窄的產程延長,胎頭高度變形后下降,嵌頓于盆腔內。如產程觀察不細,未及時決定手術,無效宮縮使胎頭嵌頓很深,手術時取頭是很困難的。特別是子宮下段刮宮產術,手術者甚至難于從骨盆及胎頭之間插手取頭。有時產瘤很低,而胎頭尚未過中骨盆坐骨棘平面。如果接產者經(jīng)驗不足,盲目從陰道施行胎頭吸引術或產鉗術,胎頭仍不能娩出再施行副宮產術,取出胎頭將會更加困難。
(2)胎頭高浮,當術者伸手入宮腔取頭時,胎頭滑動向上,不易娩出。
(3)手術時若麻醉不能使宮口松弛,取頭時將常引起產婦用力屏氣、與胎頭上托的力量
對抗,釀成取頭困難。切口位置選擇、切口大小等也有一定關系。
2.處理
(1)入院時胎頭已嵌頓較深的產婦,此時多采用持續(xù)硬膜外麻醉,在取得較好松弛效果下行剖宮產。下段切口向上做弧形延伸,以圓韌帶為標志,切口至少長12cm,待子宮松弛時伸手入宮腔取胎足,行臀牽引術娩出腦頭。
(2)用產鉗術娩出胎頭,用短柄產鉗,無論單或雙葉均按產鉗應放位置,若為枕橫位或斜位,必須轉為枕前位或枕后位。使產鉗扣合,鉗柄轉正方能牽引,或用單葉產鉗將胎頭逐漸撬出切口,注意防止子宮裂傷。
(3)如為胎頭高浮,此時術者應以左手按壓宮底,以利胎頭下降;右手伸入宮腔把持胎頭.特別注意轉正胎頭位置為枕前位,按胎枕、頂、額、鼻、口逐步娩出;或轉為枕后位,按頂、枕,再使肋又仰伸,額、鼻、口娩出、也可采用雙葉產鉗牽引,或胎頭吸引器協(xié)助娩出。
(三)異常出血
1.原因
(1)子宮收縮乏力
往往與術前產婦全身狀況相關,如產程過長、產婦極度疲倦、感染,或子宮伸張過大巨大胎兒、雙胎、羊水過多等。
(2)胎盤粘連或前置胎盤
胎盤粘連剝離后剝離面出血不止,出血量多、前置胎盤系胎盤種植于子宮下段、甚至達到宮頸部位。特別是子宮下段前壁,局部血管豐富、怒張,在此處切口常出血較多,收縮功能不良,這是剖宮產術中出血量多的重要原因。
(3)子宮切口撕裂
多發(fā)生于切口偏小、胎兒過大、持續(xù)性枕后位或先露深入盆腔,使周圍組織受壓、缺血水腫,致肌組織脆弱時,此時若強行娩出胎頭,必然導致切口撕裂。此外,切口誤傷子宮血管,有時也會引起大出血。
2.處理
(1)子宮收縮乏力出血的處理
1)掌握好剖官產術的指征及時機。大量臨床經(jīng)驗說明,產程中應嚴密監(jiān)護,及早發(fā)現(xiàn)異常,果斷處理,防止產程無限制延長,減少滯產發(fā)生。試產失敗,應及早剖宮產,既要避免無明顯指征使剖宮產”擴大化”的現(xiàn)象,又能及時明確診斷,不使產婦“試產”無限制延長,使產婦疲憊不堪時才施術。
2)避免過早剝離胎盤:胎兒已娩出,避免在尚無宮縮時,徒手剝離胎盤組織,造成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最好待胎盤開始剝離或已經(jīng)自行剝離后,再協(xié)助其娩出。
3)按摩子宮:將子宮用溫濕紗布墊覆蓋后,進行按摩,并雙手提起子宮體向上牽拉,同時向一側旋轉,以阻斷血行,減少出血由于子宮缺血,常能在短時間內發(fā)生宮縮。按摩子宮時,再次使用子宮收縮劑,則止血效果佳。
(2)前置胎盤及粘連胎盤的處理
為防止前置胎盤術中大出血,原則上應避開胎盤附著區(qū)切開子宮。如胎盤附著一側,可避開胎盤,在另一側做縱切口;或先切開對側迅速切開部分胎盤附著區(qū),立即取出胎兒及胎盤,以減少出血。
前置胎盤剝離面有多數(shù)開放的血管,如果出血不止,不宜采用一般子宮動脈上行支結扎術。因結扎部位高,子宮動脈上行支被阻斷,下行交通往宮頸部血管內壓力反而增高,出血更多,應用宮縮劑及按摩子宮,只能促使宮體的收縮,有時出血量大.局部結扎止血效果不好,可直接用手指壓迫子宮動脈,以阻斷其供血,同時用紗條填塞,術后24小時取出。大部分胎盤植入。難于剝離者,可將子宮局部切除。嚴重胎盤植入,應按植入部位做子宮大部或全部切除術。對于粘連性胎盤、人工剝離胎盤后剝離面滲血,亦可用。
參考文獻:
[1]武文慧 富曉敏 薛榮麗.如何避免剖宮產手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及意外[J].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0(18).
[2]傅莉,崔滿華,陳軍;影響剖宮產率與剖宮產指征的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