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興
北京到美國東部,飛行距離一萬一千多公里,飛行時間13個多小時,時差正好12個小時。也就是說,美國東部的半夜12點,正好是中國的正午12點。這是中美之間的差距。這種時空差距,是不能改變的。
說到差距,我想起一段往事。
幾年前的一個春天,原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離任時,我曾經采訪過他。臨近尾聲時,我似乎不經意地提了個問題:中美之間的距離有多大?
這位會講中文的大使毫不磕巴地說,100年!
當時我不以為然,100年,這么漫長?因為當時主流的說法是,中國的經濟總量在15年左右就會超過美國。也許,這個回答代表了美國人的傲慢?
這個回答,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實地看紐約這座據(jù)說在美國最牛的城市,其實很多硬件比不上中國的上海,例如地鐵,例如餐館,例如機場。而波士頓、華盛頓這樣的城市,和北京、深圳相比,也不占上風。
但是,不帶偏見地去觀察細節(jié),就會知道,中美之間的距離,不在硬件上。在平地上造一座物質的大樓不難,而矗立起一座文明的大廈,百年也不長。
就說愛國,我在波士頓時,特意到了當年打響獨立第一槍的萊克星頓,小鎮(zhèn)幾乎每家掛著美國國旗,我一下子想起北京的胡同里,國慶節(jié)時,家家戶戶掛出的國旗。我也不禁想到魯迅在《四城記》中的一段話:“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jié)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p>
而這里,是家家戶戶自愿掛的國旗,表達對國家和自己城市的熱愛。2013年,在波士頓的馬拉松比賽現(xiàn)場,發(fā)生了恐怖襲擊,爆炸奪取了三位現(xiàn)場觀眾的生命。這里的市民表示,恐怖襲擊嚇不倒我們,還要繼續(xù)這個馬拉松賽事。
這一面面國旗,是當?shù)鼐用裾故镜淖约旱男摹?/p>
為什么有發(fā)自內心的愛國舉動?
拿萊克星頓來說,這個小鎮(zhèn),幾萬人口,居民有選舉鎮(zhèn)領導人的權利,有鎮(zhèn)里重要事情的知情權和表決權,也知道自己繳的稅用到哪里去了,他們能不為這個鎮(zhèn)著想嗎?難怪我的朋友,一個中國人但住在萊克星頓很多年了,說起這個小鎮(zhèn)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萊克星頓,是美國這個大海里的一掬水。
在美國的幾座城市,我的突出感覺是環(huán)境保護做得不錯,藍天白云,空氣清新,樹木蔥蘢翠綠,每片葉子都是晶瑩剔透的。
聽說,之前很多年,美國也曾被環(huán)境問題困擾,華盛頓被稱作“霧谷”。今天的環(huán)境,歸功于堅持不懈的環(huán)境治理。
環(huán)境如此,人呢?
美國也有壞人,從媒體上看到,美國的各種案件也是層出不窮的,但是,整體上說,美國人的文明程度比較高。在馬路上,汽車一定是避讓行人的,哪怕你沒有走人行橫道。在自助餐廳,每個食客一定把自己吃剩的東西收拾好,扔到垃圾箱。我太太在哈佛大學丟了一個包,里面有不少貴重物品。學校的人告訴她,不怕,在這里丟不了東西。果真,很快就找到了這個包。
歸納起來說,在物質大樓上,我們可以和美國媲美,但是距離文明的大廈,也許我們還有一段大的差距。
又說到差距,我倒是想了這樣一個比喻:中美之間的差距,仿佛像一根橡皮筋,如果我們在這一頭兒墜上了一塊石頭,恰巧美國也在那一頭兒墜上了一塊石頭,這根橡皮筋就會越拉越長。反之,如果雙方都不墜石頭,橡皮筋就不會被拉長,兩頭的距離就會短很多。這石頭,我們不難想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