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來 晉大彬 胡居成
河南鄲城縣第二人民醫(yī)院骨科 鄲城 477100
脊椎骨折多由于間接外力引起,是骨質疏松癥患者常見病,好發(fā)于50歲以上的女性骨質疏松患者中。與假性骨折相比,急性脊椎骨折疼痛、殘疾程度較重,日常生活行為能力下降[1]。手術是治療急性脊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效果較差,從而影響生存質量。2012-06—2013-06,我們對65例急性脊椎患者行手術治療,術后隨訪12個月,對影響預后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旨在提高該類疾病的臨床治療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65例患者納入標準:(1)均經(jīng)腰椎或胸椎MRI確診。(2)有明確的外傷史并于傷后24 h內來本院就診。(3)均簽署知情同意書。(4)均經(jīng)本院倫理醫(yī)學委員會審批。排除其他類型的急性骨折、全身性感染及骨腫瘤等影響胸、腰椎功能的患者;排除精神異常、嚴重性腦部疾病及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男17例,女48例;年齡60~84歲,平均68.24歲。病程3~12 d,平均8.52 d。其中胸椎骨折42例,腰椎骨折23例。鍥形骨折28例,凹面性骨折22例,粉碎性骨折15例,輕度椎骨變形24例,中度椎骨變形20例,重度椎骨變形21例。術后無疼痛10例,輕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20例,重度疼痛17例。術后輕度殘疾32例,中度殘疾18例,重度殘疾15例。其中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疾病患者28例。
1.2 方法 術前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骨折類型、骨折部位、骨折嚴重程度等。術后記錄患者疼痛情況、殘疾情況、生活自理能力。術后對患者隨訪12個月,隨訪內容包括骨折愈合情況、并發(fā)癥情況。采用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對預后進行分析,共包含行動能力、焦慮或抑郁、日常活動能力、疼痛或不舒服及自我照顧能力。采用0~2分評分法,0分為沒任何困難,1分為有些困難、2分為極度困難。通過公式對問卷進行評分,根據(jù)換算公式可計算出EQ-5D總得分在0.00~1.00之間,其中0表示死亡,1表示完全康復,分值越接近1,患者預后效果越理想。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軟件對結果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均值的比較采用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患者手術情況分析 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95~125 min,平均 122.85 min。術中出血量 85~145 mL,平均128.84 mL。住院時間7~12 d,平均10.28 d。術后對患者隨訪12個月,患者EQ-5D評分為(0.75±0.24)分,患者康復水平為中高水平。
2.2 影響患者術后預后的單因素分析 經(jīng)單因素分析可知,術后疼痛程度、骨折位置、骨折類型、骨折變形程度、殘疾程度、基礎疾病與患者預后關系密切(P<0.05),見表1。
2.3 影響老年急性脊椎骨折預后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經(jīng)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殘疾程度、骨折位置、骨折類型、骨折變形程度是影響老年急性脊椎骨折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2。
表1影響患者術后預后的單因素分析(xˉ±s)
表2 影響老年急性脊椎骨折預后的Logistic多因素分析
急性外傷性脊椎損傷是老年患者常見的骨折類型,通過對影響患者術后預后的相關因素進行分析,有利于臨床對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2]。我們將對影響老年脊椎骨折患者術后預后的相關因素分別進行單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術后疼痛程度、骨折位置、骨折類型、骨折變形程度、殘疾程度、基礎疾病與患者預后關系密切。為了避免各單因素相互作用,克服單因素分析的片面性,行單因素分析后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共篩選出殘疾程度、骨折類型、骨折變形程度等4個獨立危險因素。結果發(fā)現(xiàn),殘疾程度越嚴重的患者,其預后效果越差。其原因在于殘疾程度重的患者骨折損傷程度深,因此患者術后預后效果較差[3]。與其他兩種骨折類型相比,粉碎性骨折患者預后效果較差,其原因可能與粉碎性骨折患者椎骨粉碎后脊椎失去支撐,從而導致術后更容易出現(xiàn)椎體變形及塌陷[4]。馬曉寧[5]等研究認為粉碎性骨折患者容易發(fā)生椎骨重度變形,患者預后較差,此外粉碎性骨折容易導致脊髓受損。骨折變形程度越嚴重的患者術后預后效果越差。椎體變形時,如椎體矢狀變形較輕時對脊髓的壓迫是可逆的,其僅在椎體變形時壓迫神經(jīng),且不會引起患者供血障礙。但當椎體出現(xiàn)嚴重性變形時,可導致椎管進一步狹窄[6]。椎體在前方由于受到椎體變形的影響而擠壓椎間盤,從而導致椎間盤突出,當其發(fā)生在后方時則會受到黃韌帶的阻擋的影響,使得椎體橫徑增大,使脊髓牽引力增加,導致脊髓缺血,引起患者脊髓功能障礙而影響患者預后。
[1] 湯鵬.X線平片對脊椎骨折患者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28):159 -160.
[2] 白孟海,葛寶豐,白潔,等.門診中老年腰痛患者骨質疏松和脊椎骨折分析[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2,14(1):31-32.
[3] 葉高力,馬斌,葉試南,等.腰橋復位法配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胸腰椎骨質疏松性壓縮骨折[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外科雜志,2011,17(4):427 -429.
[4] 劉瑩,任志宏,劉小敏,等.骨質疏松性脊椎骨折的危險因素研究[J].職業(yè)與健康,2013,29(3):261 -262.
[5] 馬曉寧.不同術式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脊椎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8):34,118-120.
[6] 辛勝,李成山.27例脊椎骨折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1,8(33):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