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過來,不怕皇帝,就怕皇帝愛寫詩?;实垡獙懺姡糜腥私o他修改潤色。
給乾隆潤色詩稿比較有名的一個,名叫沈德潛。此人是清朝大臣中的九老之首,活到九十七歲,而且位極人臣,官拜太子太傅,雖說是個名譽銜,但有清一朝,能有這個頭銜的人像白烏鴉一樣稀少。此公到八十多歲退休之前,一直沒有離開皇帝的身邊。如此好運的沈德潛,唯一的憑借,就是一手好詩,以及低調(diào)而且善于迎合圣意的老道功夫。因此,有人認為,沈德潛其實是乾隆的槍手,乾隆的詩,實際上是沈的手筆。
老名士兼老大臣的沈德潛,十幾年伴君伴虎,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沒有透露半點“給皇帝改文章”的得意,由此掙來了逐年增加的恩遇,功名利祿,死了之后謚美號,立祠堂祭祀。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老名士活的時候總算安然渡過,但翹了辮子以后,還是出事了。出事的原因,是老名士雖然已經(jīng)變成了老大臣,但虛榮心卻并沒用真的丟到長白山或者爪哇國去,無論如何,給皇帝改文章都是難得的榮耀,當(dāng)時不敢說,卻不想從此被湮滅掉,因此,沈在自己的遺稿中,還是留下了表明自家榮耀的明確痕跡。不想,老名士想傳之后世的,恰是皇帝所格外忌憚的,沈德潛死后,乾隆借故從沈的家人那里,騙來了沈的遺稿,這下老名士的餡兒露了?;实郾粴饬藗€半死,公開發(fā)作不方便,找了一個茬,“奪德潛贈官,罷祠削謚,仆其墓碑”,就差掘墳鞭尸了。這個茬,有人說是沈德潛詩題曰黑牡丹者,有“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之句,可以上綱上線牽強扯成不滿“本朝”的悖逆言論。也有一說是沈德潛給某舉人的文集做過序,而這個文集后來被人檢舉,有關(guān)礙文字。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