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2015年伊始,全美首條高鐵終于在加州中部的弗雷斯諾市破土動工。當中國高鐵里程超過其他國家總和,當世界其他發(fā)達國家和新興經(jīng)濟體紛紛建成或開建高鐵時,曾經(jīng)的“鐵路第一大國”美國在對高鐵幻想數(shù)十年后,終于可以看到第一根高鐵鐵軌。
即使這樣,美國高鐵之路也不大可能“一路順風”。在美國,如果高鐵能迅速建成,才算得上奇跡和新聞。政黨糾紛、造價太高、官司太多、分歧嚴重……行駛在夢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美國高鐵,只不過是映射美國政治體制、社會結構、價值觀念等方面的一個縮影。
磨滅的激情
政治上相對“弱勢”的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修建高鐵的誠意很大。2009年就任總統(tǒng)不久,奧巴馬就提出建設橫貫美國高鐵干線的美好愿望,稱其將是修建州際高速公路后最宏大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此后,奧氏分別在兩次國情咨文中表示將大規(guī)模修建高鐵,并計劃為此撥款數(shù)百億美元。對于一些地方官員來說,修建高鐵也是美好愿景。現(xiàn)任加州州長杰瑞·布朗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首次擔任州長時就提出了高鐵修建計劃。
然而,奧巴馬政府的高鐵計劃,被共和黨人占多數(shù)的國會眾議院否決,佛羅里達、俄亥俄和威斯康星三州干脆退回了聯(lián)邦撥款。政黨紛爭,使美國高鐵計劃眼看要在奧巴馬任內泡湯。2012年以后,由于高鐵項目進展緩慢,奧巴馬在國情咨文演說中已很少提到“高鐵”。
惹不起的百姓
高鐵沿線社區(qū)居民,曾以高鐵噪音、占地拆遷、破壞風光等為由,將高鐵項目推上法庭,引發(fā)曠日持久的官司。加州帕洛阿爾托市市政委員會還曾通過針對加州高速鐵路局的“不信任”決議。而威斯康星州約52%的居民反對修建密爾沃基至麥迪遜的高鐵。
其實,這種麻煩并不僅限于高鐵。在今日之美利堅,任何大型項目的興建都會引發(fā)爭議。不僅兩黨政客博弈不斷,老百姓也動不動就翻臉,社區(qū)和環(huán)境組織在土地、環(huán)保等議題方面總會提出反對意見,各種官司沒完沒了,工期動不動拖上幾十年。
此外,美國大部分土地為私有,即使在人煙相對稀少的加州中部,建設高鐵也需要購買大量土地。比如在加州中部的183公里鐵路沿線,加州高鐵局就需要購買1700個有關地塊。而兩年來,按計劃應該購買的近400個地塊實際只購買了不到100個。這些因素都限制了高鐵計劃推進。
杯水車薪的資金
隨著高鐵計劃在佛州受阻,加州成為奧馬巴高鐵計劃的唯一希望,這條串聯(lián)美國西海岸經(jīng)濟帶的高鐵將連通加州南北,如果建成,從好萊塢到硅谷將只需不到3小時。
依照加州政府既定規(guī)劃,需要借助發(fā)行公共債券方式籌集約680億美元。然而,巨額的資金需求長期得不到解決。2012年7月,經(jīng)議會通過,州長布朗簽署了用45億美元州政府債券和32億聯(lián)邦撥款中的大部分,建設加州中部總長280公里的高鐵鐵路。但這些資金仍可謂杯水車薪,其余資金尚無著落。
高鐵計劃修不起,更拖不起。隨著高鐵計劃一再被拖延,美國國內反對高鐵的聲音越來越大。新近民調顯示,多數(shù)加州民眾已轉為反對高鐵計劃。
盡管高鐵項目在加州舉步維艱,但去年秋天,中國、韓國、日本、德國和西班牙等國的高鐵企業(yè)紛紛表達了投資熱情。
150年前,美國建設了橫貫東西的鐵路,中國勞工在加州北部篳路藍縷,為美國太平洋沿岸與其他部分連接作出巨大貢獻,而這條鐵路一定程度上成就了現(xiàn)代美國。時過境遷,同樣是在加州,中國企業(yè)正在參與美國首條高鐵的投標,為創(chuàng)造當?shù)鼐蜆I(yè)和促進美國經(jīng)濟增長做貢獻。而這,也凸顯出中國正由傳統(tǒng)的勞動力輸出向高技術輸出轉型。
括2007年頒布的“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當前還需要形成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目標任務相適應的法律體系,并通過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來強化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的能力。
(作者為中央黨校黨建部黨的領導與領導科學室主任、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