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宗祥
(重慶市豐都縣中醫(yī)院,重慶 408299)
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達9.7%,患病人數(shù)高達9 240萬,居世界首位[1-2]。胰島素抵抗與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重要特征[3],故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能有效治療2型糖尿病。天麥消渴片可顯著降低胰島素抵抗,吡格列酮屬于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臨床應用廣泛,但這2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不同。筆者觀察了天麥消渴片聯(lián)合吡格列酮治療初發(fā)2型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及對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及β細胞功能指數(shù)(HOMA-β)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初發(fā)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均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4],且均為初發(fā)。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對照組患者給予鹽酸吡格列酮片(江蘇德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0047,規(guī)格為每片15 mg)15 mg,睡前口服,每天1片;服用1周后空腹血糖(FPG)≥7.0 mmol/L時,改為每天2片,早、晚口服。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天麥消渴片(河北富格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49007,規(guī)格為每片0.12 g)0.12 g,每天4片,早、晚各口服2片。兩組均以8周為1個療程。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患者FPG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空腹胰島素(FINS)水平,采用穩(wěn)態(tài)模型(HOMA)法計算穩(wěn)態(tài)模型的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F(xiàn)INS×FPG/22.5)與穩(wěn)態(tài)模型胰島素分泌指數(shù)[HOMA-β,F(xiàn)INS×20/(FPG-3.5)][5]。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 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 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2和表3。觀察組患者未見明顯不良反應;對照組患者中有2例出現(xiàn)下肢水腫,經及時治療后消失。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
表2 兩組患者FPG和FINS比較(X ± s,mmol/L,n=46)
表3 兩組患者HOMA-IR和HOMA-β比較(X ± s,n=46)
胰島素抵抗與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是2型糖尿病發(fā)病的重要特征[6]。胰島β細胞的主要作用是代償性地分泌適量胰島素,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如果長期過度分泌會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障礙,進一步會引起胰島素抵抗,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胰島素抵抗會愈加嚴重[7]。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血糖狀態(tài)形成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會引起其他代謝異常,導致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因此,抑制胰島素抵抗,進一步保護并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能有效降低血糖,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延緩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吡格列酮是噻唑烷二酮類降糖藥,屬于過氧化物酶體增殖激活受體γ(PPARγ)的高選擇性激動劑。PPARγ基因能改變脂毒性、脂肪細胞因子表達,進一步對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產生影響;PPARγ基因被激活后會調控脂肪細胞因子的表達與釋放,增強靶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反應,調節(jié)血糖水平,使器官組織對內源性及外源性胰島素的反應更加敏感,且不會相應增加胰島素的分泌[8]。
天麥消渴片的主要成分為吡考啉酸鉻與中藥(天花粉、麥冬、五味子)。吡考啉酸鉻屬于有機三價鉻化合物,三價鉻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主要作用是參與人體內部的糖脂代謝,并輔助胰島素保持正常的糖耐量水平[8-9]。當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鉻水平明顯較低時,及時補充鉻后,患者的血糖會下降,而且胰島素水平及C肽水平也會呈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降。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FPG,F(xiàn)INS,HOMA-IR,HOMA-β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梢?,天麥消渴片聯(lián)合吡格列酮可有效改善FPG和FINS水平,進一步改善HOMA-IR和HOMA-β,從而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天麥消渴片聯(lián)合吡格列酮可有效抑制胰島素抵抗,保護β細胞功能,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值得臨床推廣。
[1]趙邵聰,呂肖峰,肖新華,等.天麥消渴片治療中國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的療效研究[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22):1 522-1 526.
[2]白麗華,王小強,戴衛(wèi)紅,等.天麥消渴片和吡格列酮對初發(fā)2型糖尿病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1(24):2 666-2 667.
[3]周 建,陳麗萍,王 宏,等.天麥消渴片聯(lián)合阿卡波糖治療2型糖尿病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3):358-359.
[4]蔣 飛.參芪降糖顆粒聯(lián)合天麥消渴片治療2型糖尿病腎病30例觀察[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2,47(11):804.
[5]苑曉燁,楊圣俊,溫志謙,等.天麥消渴片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1,33(12):1 811 -1 812.
[6]王美建.天麥消渴片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新診斷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2.
[7]申 琳,王 浩,葉 平,等.吡格列酮對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受體γ輔激活因子lα表達的影響[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4(2):197 -200.
[8]楊 放,萬青松.艾塞那肽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療效[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1,32(3):232 -235.
[9]王繼東,黃維蘅.胰島素聯(lián)合吡格列酮治療2型糖尿病48例[J].中國藥業(yè),2013,22(7):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