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啟芹
中圖分類號:G83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5-000-01
摘 要 體操運動不僅能夠培養(yǎng)人們的勇敢、拼搏的優(yōu)秀品質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品質,還能提高人們力量、柔韌、靈敏等各項身體素質。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過對中學體操教學影響影響因素的分析,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尋求解決方法,提出改善中學體操教學現(xiàn)狀的合理化建議及對策,為中學體操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 體操教學 現(xiàn)狀分析 對策
一、中學體操教學相關研究的歷史及現(xiàn)狀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資料,我國關于體操科研工作起步比較晚,從1980年以后體操的科研論文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大多體操科研的研究重點都集中在體操動作技術的生物力學分析上,真正關于中學體操教學內容改革與中學體操教學開展情況的相關研究較少。中學體操教學是我國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學體操教學對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和體育鍛煉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提高中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具有培養(yǎng)中學生意志品質的作用[1]。因此,中學適當?shù)拈_展體操活動,將會有助于中學生身心得到全面協(xié)調的發(fā)展??梢姡袑W體操教學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通過對中學體操教學的影響因素分析,提出相應策略與對策,從而使中學體操教學能夠更好地開展。
二、影響中學體操教學的因素研究
(一)中學學校行政領導對體操的不重視
當前中學學校體育教育思想觀念有一定偏差,中學體育發(fā)展受到主要的障礙是來自應試教育的升學熱。大多數(shù)學校行政領導不惜刪減體育課,為的是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文化課。其中一些學校領導怕?lián)熑?,害怕體育課,尤其是體操課上出現(xiàn)傷害事故,因此,在學校體育課中,體操被列為危險項目。從而使中學體操教學內容、中學體操教學課時數(shù)不斷減少。甚至有些中學直接取消體操教學的內容[2]。
(二)中學體育教師的體操教學態(tài)度
在中學體操教學中,中學體育教師的保護與幫助能力在中學體操教學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有些體育教師對體操項目的教學不怎么熟悉,自身對體操的動作技術掌握不全面,有時會產生學生不服的現(xiàn)象,不利于教師組織教學與管理,從而使中學體育教師放棄體操教學去選擇一些易于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去教授學生,這就更降低了中學體育教師對體操教學的重視態(tài)度[3]。
(三)中學生對體操教學學習態(tài)度
當前中學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中學生對體操教學的價值不太了解,學習興趣不大;同時中學體育教師男女比例的失衡,使多數(shù)中學女生對男體育教師的保護和幫助變得比較敏感,但是體操的保護與幫助是中學體操教學所必須的教學手段,對于中學女生而言由于身體處于發(fā)育階段,要是在體操學習中需要男體育教師保護,有時會帶來諸多不便,也會給女生心理帶來一些顧慮,這也將會直接影響到中學生練習體操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四)體操運動項目本身的特性
體操教學大多數(shù)是在器械上進行的,在器械上的練習大多數(shù)都是學生處于不同的支撐、懸垂或者是兩者通過一定條件下進行變換,利用身體諸環(huán)節(jié)來完成。對于中學體育教師和中學生而言,在器械上練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和危險性。尤其是在單杠、雙杠和支撐項目的危險性事故較多,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的恐懼心理及反感心理也會成為影響中學開展體操教學的因素之一[4]。
三、開展中學體操教學的策略與建議
(一)提高中學體育教師的體操專業(yè)技能水平
對于中學體育教師,應該進行中學體操教學技能的專業(yè)能力培訓,通過對中學體操教學能力和中學體操理論知識的培訓,使兩者緊密相連。通過中學體育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解,優(yōu)美標準的示范動作能夠激發(fā)中學生的體操學習興趣,同時中學體育教師良好的幫助與保護能夠更好地消除中學生的心理恐懼,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體操動作[5]。
(二)通過調整體操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shù),確定體操教學的具體內容
中學體育教師應該根據(jù)中學體育學習目標以及基礎教育初級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選擇體操教學內容,中學生的體操運動興趣至關重要。因此中學體育教師可以對一些難度較大的體操運動項目可以進行適當?shù)暮喕档碗y度等。同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在中學體操教學課堂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6],在注意運用適當?shù)捏w操教學組織形式的同時,還應該高度重視體操教學方法的改革。
(三)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體操比賽和課外活動
中學體育應該適當開展一些與體操內容相關的課外比賽活動,以提高中學生的體操學習積極性與動作創(chuàng)新能動性,培養(yǎng)中學生團結、友愛、合作的美德。同時,教育部門應采取措施調動各學校參加與體操相關的活動項目的表演、比賽,如健身健美操等,以提高中學的體操教學水平和加深學校間的友誼。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譚華.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J].體育學刊.2006(2).
[3] 高元元.建構主義教學情境下動機因素、學習策略對體操技能學習的影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1):83-85.
[4] 凌輝.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教學改革實驗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682-683.
[5] 何元春.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進程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4).
[6]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試用修訂本)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小學、初級中學、普通高級中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