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摘 要: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生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新課標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3-217-01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fā)展和學生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設計,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p>
而在當前的教學中,尤其是語文教學,還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違背教學規(guī)律的現象,課堂教學齊步走、一刀切,學生的思維往往被統(tǒng)一起來,思路大都隨教師走在同一條路上,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必須在教學中嘗試創(chuàng)設多種探索情境,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大膽去想,大膽去說,大膽去探索,讓學生盡可能地進行自學實踐,自組探索,充分發(fā)揮學生巨大的自學潛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想象的欲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可以說,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當今教學的主旋律,在眾多的探索過程中,積累了相當的經驗,但在實踐操作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關于自主學習
學生自主學習是創(chuàng)造學習的基礎,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的學習品質至關重要。人本主義教學觀認為:“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都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痹S多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大腦就像一個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強大的電腦還要強幾千倍?!币虼耍處熞匀藶楸?,相信潛能,相信學生能夠獨立學習,自主學習,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斷變化發(fā)展與進步的個體。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育的主體。人本主義的教育理論正是強調以兒童發(fā)展為中心,促進其自主學習與自主發(fā)展。只有思考,才會有所得。特別是自主的、獨立的思考,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給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素材,讓他們有所想;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時間,讓他們在思考中有所得。因此,在教學中學生能發(fā)現的要讓學生去發(fā)現,學生能習得的要讓學生去習得,學生能說的要讓學生說,學生能做的要讓學生做。筆者在教學中,經常采用合作的學習形式,但往往是要求學生先自己想想,如果不能解決的,再可以小組討論一下。
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命題,也是語文學習的基本策略。既然語文是一個大世界,是一個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才能學好的科目,那么,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就顯得格外重要,它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局、帶動語文學習各方面的核心作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主動和自主,不僅表現在思考上的主動與自主,也表現在表達與行為上的積極獨立。值得高興的是,我們正在逐漸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控制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作法,“比如不允許左手寫字,要求上課時把兩手放在桌上,或背手坐直等,過于鼓勵‘角色行為而抑制‘獨立行為,過于重視角色教育,而忽視對人自身的教育,過于重共性而輕個性,過于重義務而輕權利,過于重服從而輕自主,過于重外在的紀律而輕內在的能動等。”
二、關于合作學習
作為新課程倡導的三大學習方式這一--小組合作學習,這是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的一個最明顯的特征。這樣的形式,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機會。在當今社會,由于個人能力的限制,很多工作需要有團隊協(xié)作方能完成。因此,合作學習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體現學生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標志,也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饋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的重要活動方式。就學習而言,已有認知結構是學生學習的出發(fā)點,每個學生總是以自己的認知方式和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因此,在課堂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既可使學生從多角度看問題,也可使學生通過對比發(fā)現自己存在的問題。
合作與交流,能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因此,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一生中有效方法。在教學中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系統(tǒng)材料,在個體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在小組內或班級集體范圍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及過程,相互討論分析,揭示知識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互相幫助,實現學習互補,增強合作意識提高交往能力,促使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三、關于探究學習
所謂探究性學習是指人們?yōu)楂@得對某一事物的正確認識而對相關材料進行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的行為方式。
我認為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都是一種探究性學習。所以有時候三者之間不能分得一清二楚,也沒有必要去分得一清二楚。合作時你必須有自主的學習,學生個人的自主學習質量高,合作學習的質量才會高,沒有學生自主的學習、思考,上來就小組討論,合作學習就容易流于形式。而自主與合作都是種探究性學習,離開了探究的實質,自主與合作還有什么意義呢。但不管怎樣,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最終的語文教育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
新課程提倡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然而沒有自主的學習就沒有個性,沒有自主的學習也不能更好地進行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要以老師的有效引導為輔助,合作學習要以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基礎,探究學習要以強化語文本體為原則。
總之,新課程改革為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式,帶來了生機,讓課堂教學充滿自由和歡樂,激發(fā)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我們期待著語文教學高效低耗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