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兀鵬越,孫鋼虎,王智高,甘江華
(1.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武漢 430071;2.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32;3.許繼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端子松動故障分析
王松1,兀鵬越2,孫鋼虎2,王智高1,甘江華3
(1.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武漢 430071;2.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710032;3.許繼集團有限公司,河南 許昌 461000)
描述了一起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觸不良導致發(fā)電機差動保護誤啟動的事故經(jīng)過,通過電流互感器電路模型對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開路過電壓產(chǎn)生的機制進行了分析,并在實驗室進行了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試驗,定性驗證了過電壓與一次電流的關系。最后給出了排查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觸不良的幾種方法。
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過電壓;差動保護;誤啟動;接觸不良
運行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是電氣工作中的大忌,會感應很高的開路電壓,造成人身傷亡、設備損壞、停電、保護動作等重大事故。因此,在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工作中,電氣技術人員采取各種方法,避免此類事故的發(fā)生。一般而言,電流二次回路直接開路的故障很容易發(fā)現(xiàn),高電壓會導致互感器發(fā)熱、斷口擊穿等嚴重的后果。而電流二次回路接觸不良故障往往很難在設備投運之初被發(fā)現(xiàn),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運行過程中逐步發(fā)展,最終導致的后果可能更為嚴重,為了消除此類問題付出的代價也更大。因此,對于電流二次回路接觸不良問題要給予高度重視,有必要對此類問題進行研究[1-4]。
某電廠本期工程擴建2臺660MW發(fā)電機組,2臺機組均采用發(fā)電機變壓器組(以下簡稱發(fā)變組)單元接線,以220 kV電壓、雙母線方式接入系統(tǒng)。發(fā)電機出口不設斷路器,發(fā)電機與主變壓器、勵磁變壓器和廠用工作變壓器均用離相封閉母線相連接。發(fā)電機采用自并勵靜止勵磁系統(tǒng)。發(fā)變組保護采用國電南自DGT-801系列發(fā)變組成套保護裝置,雙重化配置。
2013年11月26日,#1機組運行(660MW機組帶500MW負荷)中電機保護出現(xiàn)短時的C相差動保護啟動(未出口),C相電流短時異常,波形如圖1所示。此過程中電壓無異常,A,B相電流無異常,除了此繞組外其余繞組C相電流也無異常。
圖1 電流回路故障波形
由錄波器及保護裝置錄波發(fā)現(xiàn),電流互感器(CT)波形出現(xiàn)了短時的畸變,懷疑是互感器鐵芯飽和所致。根據(jù)有關資料,導致電流互感器飽和的原因有鐵芯剩磁、一次電流過大以及二次回路負載過大等。由于僅有機端CT的一組繞組出現(xiàn)問題,其余繞組均正常,因此,基本可以確認該二次繞組回路存在異常。
由于機組不能停運,檢修人員在運行中對該CT二次繞組回路進行了檢查,回路完整,未發(fā)現(xiàn)明顯異常情況。
進一步檢查需要停機,鑒于無法立即停機,經(jīng)電廠專業(yè)人員探討,總工批準,將#1機組A套發(fā)電機差動保護跳閘壓板退出,只投報警。
同時,該電廠檢修部積極聯(lián)系設備廠家、省電力科學研究院等部門,分析問題原因。由于該故障僅短時發(fā)生,以后再無重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僅有故障錄波波形,因此無法找出確切原因,各相關單位給出的分析均無定論。
2014年4月1日,機組按計劃大修。停機后,檢修人員對整個二次回路進行細致的排查。在故障錄波器處發(fā)現(xiàn)發(fā)電機電流A,B,C三相接線端子中部呈炭化狀(如圖2所示),從而確認了故障點。由于端子排擊穿位置在端子中心位置,外部觀察難以發(fā)現(xiàn),此前在運行中未能發(fā)現(xiàn)。更換全部端子排后,機組投入運行。
圖2 被擊穿的端子排
3.1 電流波形畸變分析
電流互感器等值電路如圖3所示。圖3中:I1為一次電流;I2為二次電流;I0為勵磁電流;R0為勵磁回路電阻;X0為勵磁回路電抗;R2′為二次繞組的電阻;X2′為二次繞組的電抗;Rz′為折算后二次負荷的電阻;Xz′為折算后二次負荷的電抗。
圖3 電流互感器等值電路
I2發(fā)生畸變,原因在于互感器鐵芯飽和。圖4a為電流互感器近似磁化曲線(圖中:B為磁感應強度;H為磁場強度),圖4b中虛線是一次電流波形,實線是二次電流波形[5-7]。由于過了飽和點以后,一次電流無法傳遞到二次側,所以二次電流發(fā)生了畸變。
圖4 電流波形畸變分析
圖5為實驗室實測的TA飽和以后的二次電流波形[8],可以看出和本文事故波形有相似性。
圖5 實測的TA飽和后的一、二次電流波形
3.2 電流互感器開路過電壓分析
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后,當一次繞組流過電流時,由于二次磁動勢不存在,一次磁動勢全部用來勵磁,則勵磁磁勢為
鐵芯中的磁密急劇增加達到飽和,磁通波成為平頂波。由電磁感應定律可知E2=-(式中:E2為感應電動勢;Φ為二次繞組匝鏈的磁通),所以在一個周波內(nèi),當磁通由正變到負或者由負變到正時,二次感應電勢急劇上升,而在磁通飽和變化平緩期間,二次感應電勢很小。磁通及二次感應電勢的波形如圖6所示,由圖6可知,二次繞組中的感應電勢峰值很高,即開路電壓很高[2]。
圖6 電流互感器開路時的磁通和電壓波形
在額定一次電流下的二次開路電壓可按照下述經(jīng)驗公式計算[2]
式中:Ek為二次開路電壓(峰值),V;N2r為額定二次匝數(shù),本例中為5 600;A0為鐵芯有效截面積,150 cm2;f為電源頻率,50 Hz;L0為平均磁路長度,300 cm;I1r為額定一次電流,20 000 A;N1r為額定一次匝數(shù),1;K為系數(shù),與鐵芯材質(zhì)和鐵芯形式有關,冷軋硅鋼板卷鐵芯取4.13×10-2,鐵芯取2.59×10-2。粗略估算,此次事故中CT二次完全開路電壓
可見,運行中CT開路電壓瞬時峰值是非常高的,足以在開路的瞬間在斷口處擊穿空氣,形成電弧,將端子排等擊穿燒毀,造成嚴重的后果。以上計算結果再次說明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是非常嚴重的事故,工作中必須杜絕此類故障。
3.3 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的試驗
為了實測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時的過電壓情況,在實驗室進行了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的試驗。
試驗采用的互感器變比為100 A/5 A,容量為2.5V·A,精度等級為0.2。在互感器一次側分別通入50Hz額定交流電流100A和200A,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開路電壓波形如圖7所示,可以看出電壓已經(jīng)不再是正弦波,而是畸變?yōu)榧忭敳ǎS著一次電流的增大,尖頂波峰值增高,與以上理論分析吻合。
圖7 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時電壓實測波形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此次事故中,由于某種原因(投運時端子排螺絲緊固不到位、長期運行中機組振動等),故障錄波器處電流端子排在運行中出現(xiàn)接觸不良,導致電流二次回路瞬時開路。二次回路開路以后,互感器二次負載突然變大,導致互感器鐵芯飽和,引起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波形畸變。由于發(fā)電機差動保護的另一組電流正常,此畸變電流在差動保護中形成差流,導致差動保護啟動。但由于差流較小,差動保護啟動后又返回,未出口跳閘。
電流二次回路開路瞬間,在開路處過電壓產(chǎn)生電弧并發(fā)熱,迅速將端子排燒融,導致其炭化。
鑒于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觸不良故障不像開路故障那樣容易發(fā)現(xiàn),因此,對于此類問題的排查需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需要在工作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檢查方法。
5.1 回路檢查
在電流回路二次接線階段,就要進行電流二次回路檢查,對所有電流回路的端子排螺絲進行緊固,這是最基本的工作。
5.2 直阻測量法
如圖8所示,在本體端子箱處斷開A,B,C相試驗端子聯(lián)接片,在端子兩側用萬用表200Ω電阻檔測量各相相對于N相的電阻。當測量電流互感器二次側繞組時,應測量到繞組的二次直流內(nèi)阻,幅值約零點幾歐姆,但三相平衡;當測量電流回路負載側時,各相負載一般不大于1Ω,基本平衡;最后,在每相端子連接片斷口上測量A-A,B-B,C-C均應導通,即說明電流回路無開路。檢查無異常后,恢復接線,將A,B,C相試驗端子聯(lián)接片連接起來并緊固螺絲[9-10]。
圖8 電流回路完整性檢查
5.3 二次通流法
試驗時用電流源(繼電保護測試儀等)經(jīng)CT端子箱注入電流。先分相加入不同電流,如Ia=0.5 A,Ib=1.0A,Ic=1.5 A,然后在二次回路流經(jīng)的各個保護、測量設備處檢查三相數(shù)值是否一致,確認相序正確。然后再向三相回路加入額定電流,在CT端子相處測量二次負擔。在三相負載平衡的情況下,如果各相二次回路壓降差別較大,應檢查壓降較大相是否有螺絲松動、接觸不良等現(xiàn)象[10]。
5.4 溫度測量法
在電流互感器投入運行并帶一定負荷運行后,此時二次回路已有負荷電流流過。當某些端子有接觸不良的故障,由于接觸電阻的存在,當電流流過時會發(fā)熱。因此,當設備運行后,通過測量電流回路的溫度可以發(fā)現(xiàn)此類問題??梢圆扇〖t外測溫的方法,在運行中定時對電流回路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
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瞬時開路后,會導致互感器鐵芯飽和,電流波形畸變。而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開路過電壓有可能將開路斷口擊穿并形成穩(wěn)定電流回路,因此對于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波形異常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1]凌子恕.高壓互感器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46-50.
[2]肖耀榮,高祖綿.互感器原理與設計基礎[M].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07-108.
[3]國家電力調(diào)度通信中心.電力系統(tǒng)繼電保護實用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4]高齊利.繼電保護缺陷微機化管理及應用探索[J].電網(wǎng)與清潔能源,2008,24(5):25-27.
[5]陳建玉,孟憲民,張振旗,等.電流互感器飽和對繼電保護影響的分析及對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0,24(6):54-55.
[6]兀鵬越,王團結,陳少華,等.利用一次電流檢驗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方法[J].電力建設,2011,32(2):115-117.
[7]DL/T 995—2006繼電保護和電網(wǎng)安全自動裝置檢驗規(guī)程[S].
[8]蔡耀紅,繆仙榮.抗電流互感器飽和電流繼電器的研究與應用[J].華東電力,2001(2):47-48.
[9]秦苓,刁敏,孫鋼虎,等.發(fā)變組二次回路調(diào)試基本方法(下)[J].電工技術,2013(7):68-69.
[10]兀鵬超,衛(wèi)娟萍,孫鋼虎,等.電流二次回路調(diào)試的兩種實用方法[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2,28(9):29-30.
(本文責編:劉芳)
TM 452
:B
:1674-1951(2015)04-0019-03
王松(1972—),男,湖北武漢人,部門主任,工程師,從事發(fā)電廠電氣設計及EPC工程管理工作。
兀鵬越(1976—),男,陜西藍田人,調(diào)試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工學碩士,從事發(fā)電廠電氣調(diào)試和機組啟動調(diào)試技術研究工作(E-mail:wupengyue@tpri.com.cn)。
孫鋼虎(1964—),男,陜西西安人,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教授級),從事電站啟動調(diào)試及其相關技術研究工作。
王智高(1988—),男,遼寧沈陽人,工程師,工學碩士,從事發(fā)電廠電氣調(diào)試和機組啟動調(diào)試技術研究工作。
甘江華(1976—),男,江西高安人,高級工程師,工學碩士,從事電力系統(tǒng)電氣設備研究開發(fā)工作。
2014-09-30;
201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