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寶蘭
摘 要:該文結合國道320線K3089+400跨線立交橋引道大修工程的工程實例詳細介紹了橡膠粉改性瀝青的施工工藝和原理及試驗檢測,較好證明了使用橡膠粉改性瀝青鋪筑的路面能夠滿足道路使用要求,并具有良好的使用特性。由此可見,對橡膠粉改性瀝青在路面養(yǎng)護中的應用及技術控制進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做好該項技術研究,才能保證橡膠粉改性瀝青在路面養(yǎng)護中得到全面應用,并取得實效,滿足路面施工的實際需要,保證路面養(yǎng)護質量達標。
關鍵詞:橡膠粉 改性瀝青 路面施工 技術控制
中圖分類號: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c)-0073-02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的公路建設速度也得到了迅猛的發(fā)展。與此同時,路面行車呈現(xiàn)高速、超載和高動水壓力的趨勢,在超載、溫變和車速等因素綜合作用下,高等級公路大面積的水損壞、瀝青遷移、高溫永久變形等早期路面損壞現(xiàn)象日趨明顯,傳統(tǒng)瀝青的性能已經滿足不了公路發(fā)展的要求。通過了解發(fā)現(xiàn),橡膠粉改性瀝青的性能較為突出,對改善材料抗水抗裂能力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橡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成功應用,一方面可以解決因廢舊輪胎大量堆積而造成的黑色污染和土地占用,保護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又能實現(xiàn)廢舊輪胎的資源化再利用,緩解國家資源短缺的壓力。
1 橡膠粉改性瀝青定義
橡膠粉改性瀝青是近些年新出現(xiàn)的材料形式,其主要成分是橡膠粉,其生產過程是將廢舊的橡膠材料研磨成粉狀,并在橡膠粉內添加各種提高橡膠粉性能的添加劑,保證橡膠粉能夠具有足夠的強度。同時,將改性后的橡膠粉加入到瀝青中,對復合瀝青材料進行加溫加壓,最終達到提高改性瀝青整體強度和抗氧化、抗水及抗裂縫的能力。因此,橡膠粉改性瀝青以其獨有的優(yōu)勢,在公路建設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
2 工程實例及施工工藝
2.1 橡膠粉改性瀝青的工程實例
長期以來云南省公路局高度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fā)與利用,尤其近兩年來公路局、總段、段各級都在積極的開展瀝青路面預防性養(yǎng)護勞動競賽,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的大力應用。那么如何采用多元化的新型材料和新工藝來提高養(yǎng)護質量,延長公路使用壽命,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xiàn)實和難題??紤]到橡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在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抗水損壞能力、抗老化性能和抗疲勞性能等方面更優(yōu)于其他改性瀝青混合料,大理公路管理總段通過論證后決定在國道320線K3089+400跨線立交橋引道大修工程面層采用橡膠粉改性瀝青AC-13C作為試驗路段。
2.2 橡膠粉改性瀝青的施工工藝
2.2.1 技術控制
橡膠瀝青的材料技術控制詳見表1和表2。
2.2.2 橡膠瀝青的生產工序
(1)用水洗法將不同細目的橡膠粉分別過2.0MM的篩孔,并計算出各自的通過量百分率。根據各細目的橡膠粉篩分結果和配比計算出合理的級配。
(2)按要求稱出定量的90#基質瀝青。
(3)已稱好的90#基質瀝青慢慢倒入拌合設備內,升溫至180℃。
(4)按比例把摻配好的橡膠粉徐徐放入已升溫至180℃的基質瀝青中。
(5)將瀝青與橡膠粉混合后加熱,待溫度升高到218度時開始均勻攪拌。
(6)將材料倒出,并對材料進行保溫。
2.2.3 混合料的運輸
由于橡膠瀝青的材質相對特殊,在運輸過程中只有保證材料的溫度處于所需范圍,才能避免橡膠瀝青過熱或者過冷造成材質變化?;谶@一認識,在橡膠瀝青的運輸過程中,我們應采用恒溫容器運輸,并且避免橡膠瀝青與空氣直接接觸,減少橡膠瀝青的變質的機會。同時,還要在物料運輸過程中在橡膠瀝青中插入溫度計,如果橡膠瀝青出現(xiàn)溫度快速變化,應立刻采取應急措施。
2.2.4 混合料的攤鋪
在公路施工中,瀝青攤鋪如何保證均勻是重要的質量指標?;谶@一需求,既要從設備控制入手,也要從物料混合粘稠度的控制入手。螺旋布料器中的混合料稍高于螺旋布料器的2/3,使熨平板的擋板前混合料的高度在全寬范圍內保持一致,避免攤鋪層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
2.2.5 混合料的壓實
橡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的碾壓與SMA混合料基本類似。由于瀝青用量較高,為了防止膠輪壓路機粘輪和泛油現(xiàn)象,碾壓過程中不宜使用橡膠壓路機。同時由于橡膠瀝青粘度大,在碾壓過程中應嚴格控制各環(huán)節(jié)溫度。本實驗路段采用“靜1+振5+收面”的方式,壓路機采用高頻低振幅的模式碾壓,混合料碾壓過程中指派專人對碾壓遍數(shù)、碾壓效果進行跟蹤,確保碾壓工藝匹配性。
結合公路施工實際,在橡膠粉瀝青攤鋪過程中,由于橡膠粉瀝青對溫度比較敏感,一旦橡膠粉瀝青在攤鋪過程中溫度下降過快,將會導致橡膠粉瀝青迅速變硬,不但會影響公路的施工質量,還會影響橡膠粉瀝青材料的使用。因此,在橡膠粉改性瀝青混合料的壓實過程中,我們應注意控制橡膠粉瀝青的溫度,并注意澆水時機,確保橡膠粉瀝青在攤鋪過程中能夠取得積極效果。
2.2.6 接縫處理
接縫處理主要注意縱向施工縫和橫向施工縫。
(1)縱向縫采用熱接縫,當攤鋪搭接寬度適合時,可將搭接部分新攤鋪的熱混合料回推,在縫邊形成小的凸脊形。如果搭接材料過多,則應直接用平頭鏟沿縫邊刮整齊,刮掉多余的混合料應廢棄,不得拋灑于尚未壓實的熱混合料上。
(2)橫向縫采用平接縫,應當在當天施工結束后挖出、清掃、成縫。連續(xù)攤鋪前應選用3m直尺檢查接縫處壓實路面的平整度,如果平整度、厚度不符合要求用切割機切縫,切除后在攤鋪新的混合料。橫向接縫應先涂一層瀝青使前后兩部分粘結好,攤鋪前熨平板應充分預熱并在攤鋪機的熨平板下放置起始墊板,墊板的厚度應等于混合料松鋪厚度與壓實路面厚度的差,其長度應超過整平板前后邊距。橫向接縫處攤鋪混合料后應先清縫,然后檢查新鋪筑的混合料松鋪厚度是否適合。碾壓時應先按垂直車道方向沿接縫進行并,并應在路面縱向邊熨平板放置帆布或土工布,其長度應足夠壓路機駛離碾壓區(qū)。
2.2.7 施工質量檢測
(1)道路碾壓成型后經外觀檢查:外觀均勻、密實無泛油現(xiàn)象。經鋪砂法檢測深度在1.22cm左右,說明抗滑性能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2)現(xiàn)場隨機鉆起4個芯樣,檢查路面厚度和壓實度。檢查結果:壓實厚度在4cm~4.3cm間,路面壓實度在98%~99.3%間,滿足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
(3)現(xiàn)場進行滲水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路面結構滲水系數(shù)較小每分鐘在45ml/min,表明具有良好的密水性能。
(4)用連續(xù)平整度儀檢測平整度:檢測結果平整度為0.65滿足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要求。說明施工環(huán)節(jié)控制較好。
3 結論
通過嚴格的項目管理和技術控制,橡膠粉改性瀝青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在國道320線K3089+400跨線立交橋引道大修工程中的使用,較好滿足了各項技術指標要求,大大提高了路面質量,降低行車噪音,更能體現(xiàn)出它具有的高溫穩(wěn)定性、低溫抗裂性、抗水損壞能力、抗老化和抗疲勞等性能。
通過本次實驗工程我們認為,橡膠粉改性瀝青的使用拓展了道路工程材料選擇的空間,能夠對環(huán)境資源的和諧發(fā)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符合國家循環(huán)經濟和綠色經濟發(fā)展方針,橡膠粉改性瀝青將成為我國瀝青路面材料領域又一項很有前景的新興技術。
參考文獻
[1] JTG F40-2004.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S].
[2] 吳曉東.橡膠粉改性瀝青的路用性能及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9(11):55-57.
[3] 魏浩,李強,王玉臣.橡膠瀝青碾壓工藝初探[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