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麗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貽?!边@句學習中的至理名言從“學”和“思”的辯證關(guān)系中,讓我們明白了思維在學習中的重要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識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目標都離不開學生思維的培養(yǎng)。長期的教學工作也告訴我,學生思維的訓練,不僅對于語文教學,而且對人的一生的持續(xù)發(fā)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我們要利用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多方面關(guān)注學生的思維過程,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
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訓練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呢?我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感受到語言的學習絕不是主體獨自學習語言的過程,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共建意義的過程。日本著名學者佐藤學先生曾說過:“學校是人們共同學習成長的場所?!崩煤眠@個共同學習的場所,能有效地訓練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在這幾年的教學中,我開展了以小組活動互相交往的形式,形成了“語文學習共同體”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學習小組內(nèi)成員通過相互依賴、探究、交流、協(xié)作的方式進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fā)展。
一、話題共商,降低了思維的難度
1.集體思維,減緩思維的坡度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語言訓練時,學生敘述自己的思維過程,思維逐漸顯化的過程,不但有利于思維上的相互借鑒,也方便他們在思維遇到困難、問題時,相互幫助,減緩他們的思維坡度。學生個體在思維的過程中往往會發(fā)生一定的障礙,這時,大腦容易產(chǎn)生疲倦,尤其是小學生,容易放棄。這樣思維就會停滯,不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在課堂上,有的孩子是思維游離在課堂之外的,有的孩子是跟不上教學過程的。這種情況每節(jié)課都在發(fā)生。但是如果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生就會互相彌補思維的不足及空白處,用別人的思維來彌補、提醒自己的思維,讓孩子能輕松地越過這一障礙,降低思維的難度。
2.共同學習,激活思維的靈感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維總是從問題開始的。學習生疑,是學生積極思維的表現(xiàn)??墒峭谡n間,學生不愿意在大眾面前表露出自己的疑問,這可能是源于他們的內(nèi)心怕說錯,會引起不必要的批評,久而久之學生的疑問越來越少,學生的思維也逐漸停滯,課堂成了一灘“死水”。這樣的語文課,會讓學生和老師憋悶,怎樣打破這樣的常態(tài)呢?采用小組合作互動的方式,就能放低要求,捕捉到學生在私底下思維活動的靈感。學生本不愿意在全班面前吐露的心思,不愿講的話,通過小組討論,將原來的害怕的心里陰影去除,學生在沒有權(quán)威,不怕說錯的環(huán)境中,他們會愿意與兩三個小伙伴說。教師拋下一個話題,讓學生盡情地說,這樣達到了第一步,讓孩子通過同伴的支持、協(xié)商或者沖突激發(fā)他們的思維。
二、合作共贏,拓寬思維的廣度
1.分工合作,拓寬思維的寬度
學生個體的思維,往往比較狹窄,有的甚至比較偏激,容易鉆牛角尖。而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能大大拓寬學生的思維寬度,讓他們獲取別人思維中有益的部分,并補缺自身思維空白。如,在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篇課文時,我讓孩子們自己讀讀課文,然后小組合作也來學做小詩人,除了蔚藍色的大海、金黃色的沙漠、藍得發(fā)黑的天空、綠瑩瑩的草地,還有怎樣的地方。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你一句,我一句,一會兒,美麗的詩篇就產(chǎn)生了,這種合作編詩歌的方式,學生個個都是成功的小詩人,大屏幕上,小組交流,童詩飛揚。老師讓學生將這些詩歌積累在一起,貼在教室后的學習園地中,一首首小詩就應運而生了。
2.引發(fā)沖突,拓寬思維的廣度
思維是需要激發(fā),需要沖突的,在激發(fā)與沖突中,學生才能變得能思、善思。如果總是“人云亦云,老生常談”,那么班級就會陷入這么幾個思維相對敏捷、發(fā)言踴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發(fā)言,而且久而久之學生會形成定式思維,這幾個人回答總是對的?;蛘呤亲屗麄兯伎及桑揖筒凰伎剂?,我只要知道答案就可以了。
在老師創(chuàng)設(shè)的、民主和諧的學習共同體中,學生消除了緊張感、戒備心,也愿意分享各自的思維過程,有不足的,相互補充;有創(chuàng)造的,相互學習;有不同意見的,相互碰撞,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愈來愈廣闊。
如,我在教學《趕花人》這篇課文時,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談到的“趕花人的生活是艱辛的,又是充滿詩情畫意的?!边@句話進行辯論,趕花人的生活你認為是艱辛的還是充滿詩情畫意的,通過課文中的語句來證明你說的觀點。學生一下子就形成了兩種觀點,成為正方和反方,兩個陣營,學習氛圍變成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成為主持人,而學生的思維在互相的碰撞中更加深化。
三、多維共評,挖掘思維的深度
在語文學習中,往往要對學生進行評價,一般課堂中由老師做出評價,往往形成了定式,老師說好就是好,老師說不對就是不對。在小組學習中,可以采用各種評價方式,讓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fā)展。
1.對手互評法
所謂對手互評法,就是小組內(nèi),讓兩名水平同等的學生結(jié)為對子,互相評定對方,由小組成員作為裁判,這樣既可以互相合作,分享他人的思維過程,又由他人的思維引發(fā)進一步的思維,這種一對一,甚至可能是一對眾的思維碰撞,交鋒,修正,有力地提升了組內(nèi)成員的語言思維能力。
2.小組互評法
小組互評是各小組間進行的評論,不同組間的交流,擴展了學生互動形式,尤其是學生聽后及時互動評論,瞬時激發(fā)靈感,啟迪智慧。
思維訓練的目的是開啟學生的智慧;思維訓練能讓老師成為課堂真正的引導者,課堂成為一個互助的地方;教學才能讓學生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小學語文教學向來是離不開思維訓練的,幾年來我一直嘗試以小組學習為構(gòu)建學習共同體的形式,以樂思、善思、學好語文、用好語文為目標的教學,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成為會思考、有主見、能創(chuàng)造的社會主體。
編輯 謝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