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范慶芬
作為年輕的音樂教師,我非常喜歡低年級的孩子們,他們活潑可愛、好奇心強,學習興趣特別容易調動。但是由于他們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想成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是相當困難的。結合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教學態(tài)度要親
新生入校,離開了溫馨熟悉的家庭環(huán)境,來到了陌生的校園,在感情因素中需調整周邊關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主動與學生建立一種親密的關系,從一接觸孩子就要樹立自己在他們心中的美好形象。教師要把微笑帶進課堂,用眼神與學生交流,細微的動作、和藹的態(tài)度,會縮短師生心靈間的距離,再加上教師富有感染力的范唱與范奏,學生會很容易感受到音樂的美,會陶醉于課堂教學之中。
二、課堂教學要直觀
1.利用可視圖片將音樂內容直觀化
從事教學的過程中,我發(fā)現低年級學生欣賞音樂,就是聽個熱鬧,對音樂所表現的內容一點也不理解,給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不便。如果能提供一些與音樂有關的圖片,兩者結合,會易于學生的理解。學生豁然開朗,而且覺得特別有趣,這使本來抽象的音樂變得直觀了。
2.把教學難點直觀化
在教學中我經常將難理解的節(jié)奏形象化、趣味化,引導學生在模擬音響的同時,解決歌曲難點。如,在認識八分節(jié)奏時,我提示學生鬧鐘走路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學生會說:“滴答 滴答。”其實在說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掌握了這個節(jié)奏型,這樣不僅能很快地掌握節(jié)奏,而且會給孩子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
三、課堂氣氛要活躍
在課堂教學中可運用多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腦、動手、動口的機會,引導孩子們用律動等不同形式來表現音樂,使整個教學過程輕松,從而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如,在學習《大鹿》一課時,我出示不同角色的頭飾,鼓勵學生到講臺前展現故事內容。孩子們高興極了,爭先恐后地舉手。平時一些膽小不敢表現的學生,在大家的帶領下主動要求參加。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表演,“學學玩玩”中提高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四、激勵方式要新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要讓孩子們體驗勞動的歡樂和自己的勞動而感到自豪?!辈还苣膫€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贊揚與肯定。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尤其重視老師對他的評價。
因此,在低年級課堂上五顏六色的小花出現了,誰表現得好就可以得到一朵,攢夠十朵獎勵一面小紅旗。在這種方式的激勵下,很多學生有了被認可的滿足感,學習興趣大增,課堂做到了活而不亂。
實踐中,我感受到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我深深體會到只有“穩(wěn)中求活、穩(wěn)中發(fā)展”,低年級音樂教學才會豐富多彩。相信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引領下,我會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