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玉
閨女剛一歲多點時,我給女兒洗屁屁,發(fā)現(xiàn)她的小陰唇有2~3毫米粘連在一起,連接處有一條灰色的膜狀組織,能看到尿道口,看不到陰道口。上網(wǎng)查了查,這叫陰唇粘連。我的心立馬糾結(jié)在一起,告訴家人后,老公和婆婆都懵了,什么東西?以前從沒聽過。又問了媽媽和已有快四歲侄女的嫂子,都說怎么現(xiàn)在出來這么多名堂了。
自己上網(wǎng)查了查,這種情況的小孩還不少,去醫(yī)院后,大夫基本上都會判斷是輕微粘連,用棉簽挑開,然后開中藥坐浴和消炎類涂抹藥,一周后復查,非常簡單的小手術(shù)??梢粴q多的閨女非常敏感,每次喂藥、檢查抽指血、大夫檢查身體,還沒有進行,她都能立刻感覺到氛圍的變化并且奮力反抗,有時候我和老公都按不住,哭得我心都揪在一起。想起來要幾個人按住寶寶,她要哭著被大夫分開腿,之后兩三天上藥的不配合,我都不敢?guī)е⒆尤メt(yī)院。而且,家人都表示了同一個疑問:非得去醫(yī)院用棉簽挑開么?
這確實是問題所在。我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1.如果是紙尿褲、濕巾導致,為什么這條知識沒有被普及?在我翻看的很多本育兒書中都沒有提及。為什么國外很少聽過陰唇粘連的手術(shù)?為什么現(xiàn)在四五歲那波同樣也是尿不濕長大的女孩子們中發(fā)生率很少?
2.如果不是紙尿褲導致,那為什么我們小的時候基本上都沒有聽過,除了先天疾病類,長大后的女性極少會發(fā)生這種情況?
3.我閨女滿月前,確實發(fā)現(xiàn)過一些白色分泌物,我很小心地用棉簽清理干凈后再也沒出現(xiàn)過。平時白天用尿布,濕一點就換了,晚上睡覺才用尿不濕,早上起來和晚上睡覺前用清水洗,而且是扒開洗,還是發(fā)生粘連。那去醫(yī)院挑開后,我還該怎么加強措施呢?挑開后再粘上呢?粘一次挑一次?
4.如果這種情況這么普及,為什么不作為體檢的必查項目?而且我發(fā)現(xiàn),很多醫(yī)生對是否粘連的判斷都不一樣,而且對是否必須做手術(shù),不做行不行沒有肯定的回答。
這些疑點折磨得我呀,快魔怔了,整天盯著閨女的屁股研究。之前兩三次小病,因為過分緊張,已經(jīng)讓閨女受了一些不該經(jīng)歷的折騰,吃了可以不吃的藥。去醫(yī)院,我擔心孩子受不了,心理留下陰影。不去吧,又擔心越來越嚴重。后來,在《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第100頁看到:女寶寶到了一兩歲時,陰部那道狹長的縫隙可能會閉合。在嬰兒的例行身體檢查中,要把這種情況告訴你的醫(yī)生。這叫做陰唇粘連,因為陰道開口兩邊非常接近,以至于開始長在一起。這不會讓寶寶有任何不舒服或者疼痛。這樣的粘連通常會自動分開。但如果粘連變得越來越厚,阻塞了尿液流出,醫(yī)生可以將它輕輕地分開。你也可以每天溫柔地將寶寶的兩瓣陰唇分開,防止它再次長在一起。萬一又長回去,醫(yī)生可以在兩邊陰唇上涂抹含雌激素的乳膏,防止進一步粘連。到了兩歲左右,寶寶自身可以開始分泌雌激素時,陰唇粘連的現(xiàn)象會自動消失。這讓我看到了曙光。網(wǎng)上也有個別帖子說,寶寶小時候粘連,后來自己張開了。我決定再等等,觀察到兩歲,看看隨著雌激素水平的增多,能不能自己分開,不行到時候再去醫(yī)院,反正現(xiàn)在她也不疼,尿尿也挺正常。
雖然決定不去醫(yī)院,但不是聽之任之。不管穿不穿紙尿褲,我更加注意日常的護理,早晚保證用溫水確保清潔,用干凈柔軟的紗布蘸干。濕巾停止使用了,孩子大了,沒必要經(jīng)常用濕巾擦屁屁,那東西畢竟有化學成分。每次孩子尿尿后,都用比較細軟的紙或者干凈的尿布蘸干,保證干燥潔凈。平時密切觀察孩子尿尿的狀況,我覺得如果小便情況有異、粘連范圍加大,或者孩子出現(xiàn)癢痛,還是要及時就醫(yī)。雖然想得比較充分了,也抱著不能急的心態(tài),但有時候真的很懷疑自己,有時還借鑒網(wǎng)上的說法,用棉簽蘸著煮熟的香油或者紅霉素眼膏涂抹,想著堅持一周看能不能把它們挑開,試過一兩次后讓老公制止了,他說:老婆,孩她媽,我求你了,別再變著法拿寶兒當試驗了,別折騰自己了,既然想通了就耐心等等看行不?有幾次我都想抱著孩子去醫(yī)院了,但是看著孩子咯咯笑,想起了一本書上說的“相信孩子,相信他/她可以”,就又放棄了。
五個月后的一天,晚上回家給閨女洗漱,例行扒開寶貝屁屁一看,竟然真的分開了!激動地抱著寶貝一直親,寶寶被我逗得咯咯笑,她還不懂媽媽這幾個月來的迷茫和猶豫,更不知道那份決定之后,不斷自我懷疑又最終堅持的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