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
現(xiàn)階段,我們中小學教學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教師辛苦,學生痛苦;教師苦教,學生苦學;學??嘧ィ议L苦陪。如何才能把以教師為中心、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轉向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讓效果好起來的新課改下的課堂,是擺在我們老師眼下的難題。
而導學案的編寫就是萬里長征邁開的第一步,是我們必須首先解決得最大難題。
在我的眼中,導學案是導(師)的母板,是學(生)求方法的方案與設計。導學案是線路圖,是指南針,是方向盤,是導航儀……。從這個意義上講,我以為導學案至少要解決三個基本問題:
我們要走向哪里?(學習目標)
我們如何到達那里?(學習材料、學習策略)
我們如何到達目的地?(修正評價)
針對這三個問題,導學案的設計應該有以下內容:
預習環(huán)節(jié)(課前15到20分鐘)
一、明確的預習內容
二、明確的預習目標
課堂環(huán)節(jié)(40分鐘)
1.教材與考點的分析。
2.圍繞考點,確定學習目標(知識、技能、情感)。
3.根據(jù)學情,確定學習重難點(能力點,探究點)。
4.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學設想(學習方法)。
5.課時安排:
教學流程
一、新課導入:
二、預習檢查:(字詞訓練以及語文學科整體閱讀的內容,包括作者、背景、中心、層次等等)
三、合作探究(二到三個問題,一般為課文的重、難點。時間在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展示)
四、我的疑惑:(自學或小組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學習困難)
五、課堂知識小結。
六、當堂訓練(時間在5分鐘左右)
七、作業(yè)布置
1.固學作業(yè)(選取與當堂課有關的習題,時間為二十分鐘左右)。
2.預習作業(yè)(下節(jié)課要學的內容,時間為十五分鐘左右)。
下面我以《包身工》的第一課時的導學案為例,淺析高中語文導學案編寫的原則:
《包身工》導學案
教材分析 :本文是高一語文必修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是一篇報告文學。主要學習目標一是要了解和掌握報告文學的特征。二是通過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激發(fā)學生對弱勢群體的同情。
課程學習目標
1.掌握報告文學的文體特點。
2.學習本文“點面結合”的寫作手法,能品味文中內涵豐富、情感充實的句子。
3.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認識帝國主義及封建勢力殘酷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激發(fā)學生對包身工的同情,對剝削壓迫者的仇恨。
1.情感和能力目標:學完本文后,能由此深入思考現(xiàn)實問題,關注弱勢群體。
重點、難點
1.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
2.通過對文本的解讀,理解“包身工”的內涵。
3.學會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在復雜記敘中有條理地穿插描寫、議論和抒情。
課時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
1.閱讀《金太陽導學案》《點進訓練》上的背景知識推送,提示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引導”和“基礎知識梳理”
2.教師準備好多媒體,展示圖片或文字材料。
學法指導:要以啟發(fā)誘導為主,適當點撥總結,引導學生自覺深入課文、獨立思考、分析研究問題,可按“自學預習(啟發(fā))——質疑問難(解答)——研究討論(點撥)——綜合練習(鞏固)”的順序進行教學。
合作小組功能發(fā)揮:
1.閱讀課文,利用《導學案》和《導學案補充》,完成課文預習。
2.閱讀文本,分組討論,各小組展示、辯論,發(fā)表見解。
教學流程設計:
第一課時
預習環(huán)節(jié)(15分鐘)課前自習完成
1.明確學習目標,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5分鐘)
2.完成《金太陽導學案》“預學區(qū)”內容,積累語言基礎知識。(10分鐘)
課堂環(huán)節(jié)(40分鐘)
目標明確(1分鐘)
1.了解作家作品,寫作背景。
2.初步了解報告文學的特點。
3.整體感知課文。
一、導入新課(1分鐘)
(知識鏈接:利用上節(jié)課的內容,黑磚窯事件,美國黑奴等背景導入課文)
二、預習檢查(5分鐘)學生回答,教師糾錯。
報告文學的相關特點,《金太陽導學案》上相關字詞梳理
三、合作探究(20分鐘)
1、學生勾畫重點句子,小組集體朗讀課文,感知內容。(5分鐘)
2、問題探討,小組分工合作完成表格。(分層次填空)(15分鐘)
四、我的疑惑:
(課后各小組學科長做好統(tǒng)計,下課后反饋給老師,老師補充下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五、課堂小結(1分鐘)
六、課堂訓練:導學案上課堂練習一(5分鐘,由小組之間互評或小組學科長評閱)
七、固學環(huán)節(jié)(課后完成,約30分鐘)
1.課后固學:完成固學案第1--5題。(15分鐘,教師評閱)
2.課前預習:(15分鐘)
熟讀《包身工》,梳理文章結構和思路。(10分鐘)
所以高中語文導學案設計必須遵照以下幾個原則:目標清楚,明確指令; 文本導讀,自主解決;學案探路,整體感知;品讀鑒賞,選準角度;質疑探究,分層推進;拓展運用,及時反饋。要做到教、學、研、做合一,研讀課標作指南,用好教材促發(fā)展,學情調查為起點,
分層設計重差異,學法指導在其中。
轉變傳統(tǒng)教學是新課改的要求,也是時代大勢所趨,而教師編好導學案,讓它行之有效,是每個老師當下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蔽覉孕牛灰覀冃膽丫氉髦?,我們的導學案教學改革效果定會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