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彩虹
摘要:本文以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的概念介紹為切入點展開論述,接著簡單闡述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的教育價值,最后從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開放心智、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彰顯主體、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科學認知以及創(chuàng)新師生關系體驗幸福四個角度詳細闡釋創(chuàng)新開啟小學語文教學的新天地。
關鍵詞:創(chuàng)新 小學生 語文 新天地
小學語文具有很強的基礎性、人文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對小學生的快樂學習和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然而,很多教師對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視而不見,習慣于落后的說教活動,沉悶的教學氛圍、固定化的教學過程及單一化的內容導致小學生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課堂效率很差。因此,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教學、培養(yǎng)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成為大勢所趨。
一、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
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全新的教學思想為指導,積極構建開放化、人性化、科學化的教學氛圍,為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創(chuàng)設出輕松自在、暢所欲言的互動平臺,激發(fā)小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意識,體現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主動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實現小學生的快樂認知和幸福成長。
二、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的教育價值
首先,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能夠發(fā)揮小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促進小學生主動探究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認知習慣,喚醒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效率的提升。其次,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能夠使小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積極互動、主動合作中大膽創(chuàng)新,共同體驗成功的快樂,從而幫助小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體驗,實現小學生語文學習效率的提高,推動語文認知的科學發(fā)展。最后,創(chuàng)新型語文教學成為素質教育的突破口,直接促進課堂教學理論體系的完善與發(fā)展,更成為新課改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語文教學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有效促進語文教學的人性化和科學化。
三、創(chuàng)新開啟小學語文教學新天地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fā)展各種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觀與道德品質的過程。
(一)創(chuàng)新教學氛圍開放心智
語文學習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教育性,需要一個人性化、科學化的認知環(huán)境,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好習慣,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積極通過“思想解放和形體松綁”開放小學生的心智,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開放性、互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平臺,激活小學生的生命靈性,為語文教學的高效進行打下堅實的基礎。學者吳洪成也認為“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是師生協同進行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語文學習不但包括小學生的知識學習,也是小學生思想進步和道德提升的重要平臺,需要用開放自由的寬松認知環(huán)境點化小學生的個性化認知,在暢所欲言、自由交流中激發(fā)小學生的參與意識、互動意識、合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真正實現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高效化和科學化。
(二)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彰顯主體
在傳統語文課堂上,教師習慣于將“死記硬背”當作課堂學習的重點,小學生在“生吞活剝”中疲于應付,認知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遭遇巨大的浪費,不但無法體現語文固有的學科特點,也無視小學生的生命本能,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也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引導小學生親自參與課堂活動,在積極合作、主動探究、大膽創(chuàng)新中探究學習。另外,退居“二線”的教師還要為小學生提供及時的科學指導,開啟小學生的認知活力,幫助小學生科學高效地進行語文學習,引導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個性化學習,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高效化、個性化、科學化開展。因此,教師在積極發(fā)揮課堂教學主導作用的前提下,強化小學生在語文認知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為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最優(yōu)質的服務,有力突出小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三)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科學認知
在傳統語文課堂上,教師將生字、詞語以及古代詩詞的背誦成為小學生死記硬背的重點內容??菰锓ξ兜慕虒W內容造成了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弱化,教學效果很差,直接影響了小學生的快樂參與和科學發(fā)展。教師不但要重視小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有效掌握,還要注意教學形式對教學內容的影響。教師不但要積極組織小學生進行生詞大比拼、詞語集中營以及成語大碰撞等活動夯實小學生的知識基礎,還要通過演講、朗誦、角色扮演等活動引導小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研讀和賞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語文教學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因此,多元化學習能夠為小學生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通過多元營養(yǎng)促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真正實現小學生語文認知的科學化,也完全順應新時期藝術教育的需求,改變傳統單一化的課堂模式,充分體現當今社會的藝術教育層面多功能和多角度的培養(yǎng)目標。
(四)創(chuàng)新師生關系體驗幸福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書匠式”的教師僅僅將師生關系局限于教與學的層面,浪費了融洽師生關系的強大教育價值,也難以滿足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需求,無法實現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在認知、心理與情感上的高度一致。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能夠熱愛學生,感到和學生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于和學生交朋友,關心他們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學生的心靈,時刻不忘自己也曾經是個學生。因此,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小學生進行情感溝通,走進小學生的內心世界,努力通過“親其師、信其道”實現“踐其言、行其效”的教育效果,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到偉大的師愛,真正實現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科學發(fā)展。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型語文課堂的科學構建,為小學生探尋一條快樂學習、高效發(fā)展的捷徑,通過個性化、高效化、最優(yōu)化的課堂教學促進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科學發(fā)展,為社會造就高質量的優(yōu)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徐麗麗.新課程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觀念.吉林教育:綜合,2014(6).
[2]周利民.淺談如何增加語文學習的趣味性.現代農村科技,2014(11).
[3]張利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20).
[4]楊秀霞.小學語文新課改中的心得體會.散文百家:下旬刊,2014(6).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