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
按摩手法
按揉法:將中、食兩指指腹放風池上,稍微用力,然后在穴位上做有一定滲透力的圓形運動,朝向鼻尖用力,力度以受力者能耐受為度(圖①)。
點法:把中指指腹放在風池上,然后用手腕發(fā)力,緩緩地在穴位上進行點按,力度要由小到大,以受力者能耐受為度(圖②)。
擦法:5指并攏,用小魚際著力于風池皮膚上,然后在穴位皮膚上來回地做小幅度快速摩擦,直到穴位皮膚發(fā)熱發(fā)紅為止(圖③)。
具體操作
先用按揉法在風池上操作1-2分鐘,再用點法在風池上點按30下左右,然后再用擦法擦至穴位發(fā)熱,最后用按揉法放松即可。
適用病癥
外感病引起的頭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全身發(fā)熱、四肢怕冷、頸項強直等癥;內風引起的高血壓、頭暈、目眩、眼痛、眼脹等癥;頸椎病引起的頸背部肌肉不適等癥。
常用配伍
外感頭痛:常配合使用大椎、太陽。
感冒:常配合使用大椎。
高血壓、頭暈:常配合使用太沖。
頸背部肌肉不適:常配合使用頸夾脊。
日常宜忌
1.外感頭痛者和感冒者可以配合飲用熱的生姜紅糖水。
2.高血壓、頭昏者要注意放松心情。
艾灸
艾灸種類
艾條雀啄灸: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風池,艾條與皮膚的距離不固定,而是像鳥啄食一樣一上一下地運動來進行艾灸。進行操作的人可以把食指和中指分開,放在穴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自己手指的感覺來預測被艾灸者的受熱程度,可以防止燙傷(圖④)。
具體操作
用艾條雀啄灸的方法在風池上熏灸,時間10分鐘或以患者感到溫熱舒服為度。但要注意,在艾灸過程中要及時將灰撣落,且不要用嘴吹艾條,讓其自然燃燒。
適用病癥
頭部氣血不足而引起的記憶力下降、面色蒼白、容易感冒、頭部昏沉等癥狀;頸項經(jīng)脈失調而引起的頸部僵硬及一系列頭頸部問題。
常用配伍
氣虛易感:常配合使用氣海、百會。
記憶力下降:常配合使用神庭、四神聰。
頸部僵硬:常配合使用頸夾脊。
頭部昏沉:常配合使用率谷。
日常宜忌
1.氣虛易感者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如山藥之類的補肺、脾之氣的食物,以及靈芝、西洋參、冬蟲夏草等補品;多做體育運動,尤其是戶外運動;工作不要過于勞累,尤其忌熬夜。
2.記憶力下降者可以多吃核桃、胡桃、碧根果等堅果類食品,以及黑豆、豆豉等豆類及其發(fā)酵品;生活上也是要忌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3.頸部僵硬的人首先應當選擇高度合適的枕頭,要用蕎麥皮、茶葉等硬性材料做的枕頭;長時間坐立后要在頸項部做一些搖頭、搖肩的放松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