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國
摘要:黨校承擔著培訓入黨積極分子、中青年骨干公務員、黨員干部等主要任務,是輪訓和培訓黨員領導干部、培養(yǎng)黨的理論隊伍、學習研究理論的重要陣地和干部增強黨性鍛煉的熔爐。近年來,棗莊市嶧城區(qū)委黨校通過確?!叭齻€到位”、實施“三個創(chuàng)新”、構建“三個機制”,實現了“三個增強”,黨校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黨校 干部 培訓教育 實效性
一、確保三個到位,營造黨校陣地作用新氛圍
(一)思想認識到位。校黨委充分認識到要想進一步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要想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努力做我國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先進文化的弘揚者和最廣大人民利益的維護者,就必須依靠黨校的培養(yǎng)、培訓、教育和引導,努力認真、扎實有效地強化黨校在黨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工作思路定位。近年來,將黨校工作定位為緊緊圍繞“一個中心”,著力實現“兩個提供”,注重發(fā)揮“三個作用”?!耙粋€中心”,即緊緊圍繞區(qū)委的中心工作,確定黨校的教學內容、培訓計劃和參訓對象;“兩個提供”,即黨校開展的培訓工作必須為完成區(qū)委的中心任務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可靠的思想保證;“三個作用”,即培訓黨員、黨員領導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作用,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重要理論的陣地作用,增強黨員、黨員領導干部黨性鍛煉的熔爐作用。
(三)培訓措施到位。一是重要精神進課堂。黨校培訓班組織廣大學員認真學習中央、省委、省委教育工委一系列重要文件,使廣大學員進一步明確黨員標準和黨建工作的重大意義。二是區(qū)委領導、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走進黨校課堂,為廣大學員闡釋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是緊貼實際,舉辦“演講賽”“辯論賽”“知識競賽”“社會調查”“紀念活動”“座談會”等活動,促進學員間的交流,增強學習培訓的實效性。 二、實施三個創(chuàng)新,探索黨校教學改革新措施 近年來,區(qū)委黨校緊緊圍繞“成為開展黨員思想政治教育的堅強堡壘”的要求,立足實踐,創(chuàng)新思路,積極探索黨校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黨性鍛煉內容,提高了黨校的教育效果。(一)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提高前瞻性和針對性。一是提高前瞻性。區(qū)委黨校遵循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不斷增加新內容,采取新方式,如舉辦研討會、專題講座、組織參觀訪問、運用多媒體教學、看電影、圖片展覽、深入社區(qū)搞調查等方法,不斷用“新、活”的內容來提高教育培訓質量。二是提高針對性。黨校的課程設置“菜單”,由區(qū)委領導和主要部門負責人緊密結合學員的特點,安排培訓內容,提高黨校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深化開放性和多樣性。首先,在教學方法上努力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椤皡⑴c式”教學;二是從“被動式”學習轉變?yōu)椤坝懻撌健睂W習;三是從主要安排課內活動轉變?yōu)檎n內、課外相結合。其次,對青年學員的培訓主要是以對話討論的形式出現,讓大家爭論問題,在爭論中釋疑解惑。再次,借助網絡教育資源,增強教育的輻射力和感染力,使原先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開放式的教育空間。
(三)創(chuàng)新黨性鍛煉內容,注重有效性和連貫性。在黨性鍛煉中,區(qū)委黨校主要抓了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進行入學教育。黨委或有關部門的領導做學習動員,對學員宣布學習紀律,提出具體要求,使學員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思想認識。二是把增強黨性貫穿于“教”與“學”的全過程。教師在講授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時,緊密結合學員的思想實際和黨性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三是對學員的學習情況、思想狀況、平時表現、組織觀念等進行全面了解和綜合考核,綜合各方面的實際表現,建立優(yōu)秀學員檔案。 三、完善三個機制,推動黨校建設步入新平臺
(一)完善按綱施訓機制,保證教學有序性。每年按照區(qū)委對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任務的總要求,在充分調查研究、注重實際的基礎上,擬訂了年度培訓計劃,明確規(guī)定“施訓大綱”,使教學按計劃和規(guī)定進行。
(二)完善監(jiān)督約束機制,提高守規(guī)自覺性。校黨委先后制定了“學員須知”“考勤制度”“學員守則”和“文明公約”等制度,建立健全學習考勤、檢查驗收等制度,促使黨員學習有心得、讀書有體會。對違反制度的學員,除批評教育外,還要記錄在學員檔案上,作為對黨員、干部評議和提拔使用的依據。強制措施的實行,提高了學員遵紀守規(guī)的自覺性,做到了時間、內容、人員和效果四落實。
(三)完善激勵機制,增強行為示范性。黨校要求學員在黨校學習期間,不僅要將黨課學習與自己思想認識的實際相結合,使自己思想認識的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要將思想認識的成果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用實際行動去體現黨課學習的效果。在群眾中發(fā)揮好“四個模范”的帶頭作用,即在學習中當好示范員、在工作中當好學工干部的助理員、在生活中當好服務員、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當好實驗員。
四、呈現三個增強,黨校辦學質量取得新成效
(一)組織制度建設得到增強。區(qū)委對黨校工作非常重視,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對黨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黨校校長由區(qū)委書記兼任,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提升為副縣級。黨校設立校務委員會,校務委員會由黨校正副校長、黨辦主任、學工部長、社科部主任和各黨總支書記組成。校務委員會在校長主持下領導黨校工作。。 (二)教學師資能力得到增強。一是大力引進人才資源,努力改善人才隊伍結構。確定立足本身,兼顧外聘的人才發(fā)展思路,堅持“挖潛與引進”相結合。挖潛方面,突出抓好現有人員的知識更新,不斷提高教師業(yè)務能力。通過崗位自學、學習培訓、進修提升、專家講學、集體備課、社會實踐調研等活動,實現自身人才優(yōu)勢。引進方面,去年底,面向全國,公開招聘了6位擁有專業(yè)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充實了黨校教師隊伍,形成較為合理的人才梯次結構。二是完善人才培養(yǎng)機制,提升崗位工作能力。制定《中共嶧城區(qū)委黨校重點人才工作項目實施計劃書》,重點實施“青藍工程”培養(yǎng)計劃。通過以老帶新結對子幫扶,快速促進人才成長。建立人才鍛煉培養(yǎng)機制,將6位青年教師安排到重要部門學習鍛煉。注重實踐培養(yǎng),開展實地調研活動,提升教師教研水平。
(三)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增強。區(qū)委黨校以改革的精神認真分析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深入研究新思路、新舉措,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使廣大黨員干部的素質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