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仙
內(nèi)容摘要:葉圣陶說:在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字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目前,高中階段的口語訓練停留在工作計劃之中,即使已經(jīng)在實施,也僅僅在摸索探索階段。本文就此談些看法。
關(guān)鍵詞:口語表達 訓練方法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在語言文字的訓練“聽、說、讀、寫”四個字中間,“說”字最基本,說的功夫差不多,聽、讀、寫三項就容易辦了。理想很夢幻,而現(xiàn)實很骨感:高中階段的口語訓練停留在工作計劃之中,即使已經(jīng)在實施,也僅僅在摸索探索階段。
究其原因,歸結(jié)起來大概有如下幾個:
1.從社會大環(huán)境來說,不重視口語訓練,總以為口語就是說說話,誰還能不會,致使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口語表達訓練。
2.高考“指揮棒”的作用,目前的高考形式是以書寫作答為主,雖有高校自主招生中面試這一環(huán)節(jié),但覆蓋面畢竟有限。高考不考,所以不教不學。
3.教育屆對口語訓練思想上不重視,沒有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與其他熱點問題相比,口語訓練處于“偏門”。
語文教育專家呂叔湘先生曾就口語訓練的問題提出過嚴厲的批評:“表面上看,兒童七歲入學,口語早已學會了,不用老師操心,只要教他識字、讀書、作文就是了?,F(xiàn)在的語文教學基本上是從這種認識出發(fā)的,也就是說,只注意文字的學習,不注意甚至不理會語言的學習。盡管我們天天講‘語文教學,實際上我們教的和學的都僅僅是‘文,并不包括‘語,我們的語文教學仿佛有點半身不遂似的?!?/p>
口語訓練存在著這樣的先天不足,那么怎樣才能在高中必修課中落實學生的口語表達訓練呢?我們知道口語訓練是一個艱巨性和長期性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必須要有時間進度表和嚴密的監(jiān)控制度。
在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的基礎(chǔ)上,加上個人自身的用心探索,我努力從以下幾個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1.課堂朗讀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方法,必修教材也是口語表達訓練的范本,同時朗讀也是學生克服畏懼心理的好辦法。
必修教材中經(jīng)典美文比比皆是,如《沁園春·長沙》、《荷塘月色》等,像這樣文質(zhì)經(jīng)典的文章要經(jīng)過范讀,齊讀,自讀,讀背等幾個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體會其中的語言美;有些教師在授課時擔心教學時間來不及,以為匆匆讀過就萬事大吉了,趕緊要求學生背誦,應付考試足以。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對于語文學習來說卻是本末倒置,學生對語文敬而畏之。
同時有部分學生在大眾面前回答問題時,態(tài)度忸怩,口齒不清,甚至詞不達意,男生在這方面尤為突出。那么,怎樣消除這種畏懼心理呢?課堂教學是語文課最基本的授課形式,也是進行口語訓練的主要場合。課堂朗讀是克服學生畏懼心理的最好形式。照課本朗讀學生的心理壓力小,站起來讀課文就放得開,畏懼心理就慢慢消失。膽子小聲音小的學生要多讓他們站起來讀,逐步提高其口語能力。
2.情境教學
怎樣才能讓學生有口語表達的沖動和興趣呢,我覺得創(chuàng)設(shè)情境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谡Z交際的情境氛圍往往能引發(fā)交際主體的交際欲望、交際動機,當外界的特性與交際主體內(nèi)在的因素相融時就可以引發(fā)交際主體的某種心境情緒。
在口語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必修教材積極營造各種有利的情境,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樂于開口,使其口語表達得到最大可能的發(fā)揮。
在日常的授課中,可利用有利條件讓學生在現(xiàn)時氛圍中進行口語訓練。如:組織主持會議;表演課本劇等。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時,可以動員全班參與到課本劇的表演當中,讓學生在“做中學”;在《鴻門宴》《廉頗與藺相如列傳》等都是課本劇的好本子。在表演訓練中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期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同時即興討論也是口語表達訓練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克服單方面、淺層次的思維活動,發(fā)展多方位、多層次、多視角的立體思維,要求能識別大局、隨機應變、對答如流、兼顧某一話題的主旨。
我在閱讀教學中,經(jīng)常抓住教材內(nèi)容,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shè)有利情境,讓學生即興分組討論。如:教《我與地壇》,在同學們理解了史鐵生意志力的頑強和史鐵生母親對兒子的濃濃母愛后,我及時提出了“生命的重量——關(guān)于苦難”、“母愛深深——感悟母愛”兩個話題,由同學們自由討論。同學們的討論很熱烈,發(fā)言也非常踴躍,對兩個話題的認識也很深刻,有些女同學在談到母親對自己的深愛時,甚至流下了感動的熱淚;《米洛斯的維納斯》,我讓同學們就“殘缺與完美”之一主題展開即興演講。
配合閱讀教學,創(chuàng)設(shè)情景,讓學生即興討論,以讀促說,這是培養(yǎng)學生口語能力的好方法。
當然口語表達訓練的方法還有多種,例如“課前演講”、“口頭作文”、“復述”等,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將和我的學生們一起探索,努力前行!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