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影
師者,德先行。若想做好師,必先為好人。以德塑其形,以形育其人。小學階段是孩子身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以良好的師德教育、培養(yǎng)、引導孩子走進集體,感悟生活,學會求知、學會進取,必須具備“三個心”,即愛心、責任心和上進心。
一、教育是愛心事業(yè),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是世界上最美的、最無聲卻最有效的教育,愛是心與心的交流,是心與心的溫暖。我們都知道有這樣一則故事:開學的第一天她說她會平等地對待班里的每一位學生。可她卻發(fā)現(xiàn)班級里有一位很邋遢的小男孩……在湯普森夫人翻看學生檔案時發(fā)現(xiàn)泰迪曾經(jīng)是一個很優(yōu)秀的學生,但母親的去世令他的世界改變了。湯普森用無私的母愛培養(yǎng)了他——一個醫(yī)學博士,在泰迪的婚禮上,湯普森夫人戴著泰迪母親的噴著泰迪母親喜歡的香水的手鏈,并坐在新郎母親的位置上與新郎擁抱,斯托達德博士輕聲在湯普森夫人的耳畔說:“謝謝你,湯普森夫人,非常感謝你讓我知道自己可以有所作為?!边@就是一個老師無聲的愛的教育。
二、一個好的教育者應具備良好的責任心
學生就如同你的孩子,你生了他就應該承擔起培養(yǎng)好他的責任。所以當學生走進了你的班級那一剎那,作為一名老師就應該明確自己肩負的責任。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曾經(jīng)是一名低年級班主任,就因為深知責任的重大,在母親患病期間我沒耽誤學生一分鐘時間去照顧母親,在短短的三個月里,我是白天在學生身邊,夜晚在母親身邊,在送走母親那一刻我也收到了我們班被評為區(qū)里優(yōu)秀班級的信息。我想這就是你播種,你收獲了;你付出了,你也就得到了。
三、做好一個教師應具備積極的進取心
陶行知說:“人出生是開學,死了是畢業(yè)?!爆F(xiàn)在的科技不斷進步,教育不斷發(fā)展,要想緊跟時代步伐,就要不斷更新自己!也許在昨天你還是好老師,在今天也許并不能稱之了,而明天則可能會被淘汰。一個好的教師是需要不斷提高、不斷進取的。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應該有一桶水。要想給學生新的知識,我們就應該時時學習,刻刻進取。躺在原有知識上,即使再有奉獻精神也未必是一位好老師。只有老師勤奮,才能鼓勵學生進??;言傳身教,我們不求做到最好,只求做得更好。
冰心說:“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教育是愛的事業(yè),作為教師,首先要愛教育這一職業(yè),愛我們的學生。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