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香梅
班主任在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成長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并負有協(xié)調本班各科的教育工作和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聯(lián)系的作用。而班級是學校的基本組成單位,由此可以看出班主任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此,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工作。
準確定位,明確工作任務
班主任首先要給自己準確定位。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與班集體建設的指導者,是初中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與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長、社區(qū)與推進課改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力量。要想切實地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就要明確班主任的工作任務,班級管理的基本任務主要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班級組織建設;班級日常管理;班級活動管理;班級教育力量管理,班級教育力量管理是指對班級有影響的各種教育力量的協(xié)調;班級危機管理,班級危機管理指對在班級、校園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的干預、處理。班主任只有給自己準確定位并明確工作任務才能在班級管理中處于主動地位。
要有務實精神,做到大愛無私
班主任應該比其他任課教師更多地了解學生,包括他們的家庭環(huán)境、性格、思想、道德、情操、習慣等方面,真正做到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才能找到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才能對學生進行實事求是、恰如其分的教育。
要真正做到全面了解學生,班主任必須進行調查研究。這種調查研究首先是真誠而相互信任。其次更是深入、細致、艱苦的,需要班主任用理智控制行動,不能感情用事。再次,這種調查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有計劃、長期的過程。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班主任要對本班每一位學生做一個梳理,做一番分析,設置相關欄目,為他們建立個人檔案。
要練就慧眼,注重個別教育
學生是存在各種差異的,班主任在實施集體教育的同時必須進行個別教育以消除那些偏離教育目標的差異。
在進行個別教育時,班主任首先要把握學生的問題所在,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明確教育目的,準備相關材料、數(shù)據(jù)、事例。在與學生溝通時,也要區(qū)別對待,如對勤奮好學、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開門見山直接說;而對缺點多、自尊心強的學生則適宜先與學生融洽感情再由淺入深逐步涉及教育內(nèi)容;對那些不善言談而又心理緊張的學生適合采用啟發(fā)式,針對學生問題啟發(fā)誘導,使他們思想上有所發(fā)現(xiàn),并體驗到頓悟的快樂;用參照方式提出教育內(nèi)容,讓學生在跟參照對象的對比中感受到心理上的某種壓力,促使自我認識,適用與中等學生;對那些行動散漫、不能正視自己缺點的學生可以用措辭比較尖銳、語調比較激烈的方式進行教育。
要講究工作方法,要有水的智慧
初中生不管從心理還是生理上來說都還沒有達到發(fā)育健全的程度,他們的一切都顯得很不穩(wěn)定,包括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中的種種表現(xiàn)。我們切不可以視之為沒有原則,出爾反爾從而在人品上否定他們,而應該像水一樣溫柔地打磨掉那些旁逸斜出不合時宜的東西,若是想要一刀砍掉只會讓他們感覺到疼痛,從而產(chǎn)生叛逆心理,加大管理難度。
孩子的成長是一天一天進行的,做班主任的首先要有等待的心態(tài),相信只要用心用愛在付出,孩子們就一定會按照我們的設想水到渠成地成長。班主任的人格與學識就像水一樣,孩子們則如同禾苗,他們的成長離不開水,水也不必過分愛護禾苗,只要每天澆灌一點,孩子們必然在潛移默化中長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