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均梅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興趣是所有智力方面工作的基礎,沒有興趣,智力開發(fā)就會受到阻礙,這種帶有積極心理傾向的情緒會將人們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探求欲望激發(fā)出來。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顯得尤其重要,筆者在研究中發(fā)現,只有26%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是感興趣的,這個數字給英語教育者帶來了一種震撼,沒有興趣何談成效?沒有興趣何談發(fā)展?而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同樣發(fā)現,很多學生是因英語老師而對英語產生學習的欲望。故而,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體現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創(chuàng)新方法,誘發(fā)興趣
英語學習的主要阻礙便是學生不敢大膽地進行語言表述,大部分的學生心中都存在著畏難情緒,認為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學習起來倍加困難,從心理上就有所抵制。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學生的主體性備受關注,教師的作用就是將學生引領進英語的廣闊天地中。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最主要的途徑就是要通過教師教學的藝術來構建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立足于學生本身去挖掘課程內容中能夠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去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愛學、樂學、會學,在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中,培養(yǎng)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例如,在牛津英語7A Unit2 lets play sports 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引下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興趣,《my favourite football player》的閱讀內容相對簡單,七年級大多數的學生在小學學習英語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往往不會產生費解的現象,教師就可以將這次閱讀的機會留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當然,在學生閱讀之前,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相關的閱讀氛圍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世界杯的視頻,引起學生對于足球運動的興趣,還可以為學生講述視頻中的某個球星的背景資料,激發(fā)起學生的閱讀欲望。教師引導下的自主學習,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興趣盎然的學習情境中,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性地發(fā)現閱讀內容中的句式的特點,還可以讓學生依據課文中的句式進行仿寫。例如,I like basketball. I am good at dancing.等,以此來提高英語學習的有效性。
初中課堂有效性的發(fā)揮是建立在學生學習興趣之上的,沒有興趣就沒有問題的探究和思維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采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發(fā)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才能促進其英語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二、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興趣
情境是對于任何學段的學生都具有迅速地融入新知識學習的作用,教學情境的設置,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更是收效甚大,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習的學科。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中明確地規(guī)定了學生語言閱讀能力以及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而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要立足于學生有學習欲望的前提之下,學習欲望獲得的主要途徑就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
例如在牛津英語7A Unit6 《keeping fit 》的閱讀教學中,教師便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對于健康問題的關注。例如為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我國因健康問題受到困擾的人數,驚人的數字首先會給學生帶來一種震撼,進而產生對于健康問題的關注欲望。在這樣的欲望下,教師還要創(chuàng)設食物的情境將學生帶入健康與食物的關聯(lián)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綠色飲食習慣。具體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班級中學生的身體特征來引入話題,或者是讓這些特征明顯的同學為大家講述自己的飲食特點,讓學生嘗試運用We should/ shouldnt 以及 You should…/ shouldnt …的句式,學生提出合理化的飲食建議。
初中生對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他們已經具備了對于一種事物的主觀評判標準,如果教師不能立足于這樣的學情,而創(chuàng)設一些學生覺得了無生趣的情境,那么效果應該是事倍功半的。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要以幫助學生理解英語學習的重點為基礎,以學生樂于學習、會學習為目標,這樣才能充分地發(fā)揮課堂的有效性。
三、分層教學,激發(fā)興趣
分層教學法是在新課程改革下尊重學生主體性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置分層教學模式,力求每個學生都有學習的機會,每個學生都能在英語的學習中有所收獲,得到一種滿足感。這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的滲透。對于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有所側重,這樣學生就會沒有那種學不會的失落感。
例如在牛津英語9A Unit 2 Color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設置分層教學,使每個學生都在英語課堂中有一種成就感和繼續(xù)學習的欲望。具體的操作中,教師可以設置基礎等級和優(yōu)化等級以及提升等級三個學習目標。基礎等級要求學生學會簡單的詞匯和句式,提升等級要求學生能夠將課文內容進行復述和演繹,而提升等級就可以讓學生利用已學句式來進行仿寫句子,并且進行表述,達到語言運用的效果。
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對英語課充滿著期待,這樣的分層教學,對于達成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意識、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總之,興趣的培養(yǎng)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有著積極的作用,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適合初中生學習的教學方法,合理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分層教學法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使其在英語的廣闊天地中盡展自我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