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
早讀是在早自習時間復習已學課程,預習將要學習課程的學習方法。《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增加學生誦讀練習,能夠使學生深入領會學習內容。特別是高中階段的語文課程,語文早讀已經歷經長期的發(fā)展,在課程設置中也占據優(yōu)先地位,但是早讀的優(yōu)勢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改善語文早讀的學習效果。
一、明確目標
當下的教育理論認為,確定目標是提高教育功效的開始。高中階段語文早讀需要確定教學目標。
(一)現狀:目標模糊。
語文課教師普遍存在一種認識,在早讀課上學生只要誦讀,就能收到成效。這種認識導致教師對早讀課程,不能從整體上構建教學目標,研究教學方法,只能取得非常低下的教學成效。
(二)對策:明確目標。
面對高中語文早讀課實情,需要確定明確目標。構建早讀課目標,首先需要教學組全部成員,整合高中語文課程體系,精確細致地制定早讀課教學規(guī)劃,它由長期、中期、短期三種計劃組成。長期計劃是高中階段三個學年的整體目標,中期計劃是每學年的分項目標,短期計劃是每周教學到每節(jié)課程的實際目標。
第二,以規(guī)劃作指導,將教科書作為教學主體,制定早讀課教材,它由教學組負責編寫印制,適應每個學校的特定情況,它要能夠包涵語文課程標準中所列出的背誦篇章,經典文本等。在早讀課上學生以此為教材,誦讀,記憶,領悟,它能增強學習的指向性。
第三,每個學生的學情不同,制定目標要預先留有彈性余地。設置早讀課目標規(guī)劃,其組成部分包括有全部學生都要達到的目標,它處于學生學習能力等級的中級程度,還要有擴展深化教學內容的目標,它主要對應學習能力更強的學生。它能夠達成整體目標,也能適應學生中學習能力存在不同層級的實情。
二、創(chuàng)新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選用具體的教學方式來使學生獲得知識,增強素質,掌握學習方法。
(一)現狀:方式單一,缺少情感
現在學校的早讀課上普遍的現象是:語文課代表領讀占據大部分時間,大多數學生的誦讀只是應對教學,沒有從自身感情出發(fā)。教師的職責只是監(jiān)管秩序,教師并沒有深入研究提高誦讀實效的方法。面對此種情況,需要在早讀課程中使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激勵學生產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對早讀課教學進行個體的獨特思考。
(二)對策:創(chuàng)新形式
早讀課可以使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讀。早讀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形式是誦讀,它也可以進行創(chuàng)新。誦讀可以由教師進行指導,進行示范性誦讀,也可以選取教材片斷,由學生發(fā)聲背誦。在學生自讀方式里,也可以增加多種方法,它包括學生自由誦讀,劃分不同段落誦讀,劃分不同角色誦讀等。
2.聽。在早讀課上可以使學生聆聽品味,感悟文本的美學體驗。此種方法在教材中的散文、詩歌部分學習中非常有效。教師在課程中播放名家誦讀的錄像、錄音,使學生可以通過聽覺、視覺加深對文本的認識。
3.寫。只有讀,聽形式,能夠使學生產生疲累感,降低學習成效。因此需要增加適度的書寫方式。書寫內容可包括:對于誦讀教材的測驗,對于誦讀效果的擴展性評價檢測,對于誦讀教材的體會等。這其中教師必須要掌控書寫所占用的時間。
三、完善評價
高中階段語文早讀課要有效開展,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和反映,來了解達到目標的情況。
(一)現狀:缺少反饋
現在高中階段的早讀課的現狀是,所有學生一齊誦讀,在課程結束時即停止。在早讀課上學生所得收獲,本人不能掌握,教師也不會給予關注。它缺少評價和反饋系統(tǒng),不能使教學目標真正發(fā)揮實效。
(二)對策:完善評價
教師應具有針對性的建立評價和反饋系統(tǒng),并且要適應早讀課的特點。
因為早讀課的時段特性,建立此種系統(tǒng)最重要的是評價時點的選擇。作者的觀點是,此項工作可以占用早讀課時間的20%左右,教師按照早讀課教材,學生具體狀況,將本次課程的效果在本日或者次日進行評價。如果學生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必須加強督促,不能拖延。
評價形式可以選擇多種方法。因為時段原因,評價內容可包括有,評價學生誦讀的準確程度,情感投入等因素,在誦讀優(yōu)秀作品以后,互相交流感悟思想過程中,可以進行短時間臨時演講。
教師還可以整合高中階段語文早讀課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早讀課功能,促進高中階段語文課教學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滕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