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偉
【中圖分類號】G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2-0179-02
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日益凸顯出來。特別的隨著獨生子女群體量的增大,現代觀念更新的加快,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嚴重起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新課題,它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徑。
當前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具體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是感到學習壓力大,時常表現出急躁情緒。一聽說考試等,心理就緊張;二是過于自信或自卑。對人態(tài)度偏執(zhí),自以為是。經常與人發(fā)生矛盾,對教師存在敵對心理;三是部分學生精神苦悶,低落,有厭世心理。對學習,生活,未來沒有希望,整日沒精打采;四是適應能力差,對學校的生活不適應。不習慣教師的教學方式,或者不喜歡學校的各項活動。
造成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應有的重視。這主要是一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過于講求師道尊嚴,以我為主,不去關注學生心理問題及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這種現象在農村教師中相當普遍,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雖然經過這幾年對教師關于學生心理培訓的增多,這一現狀已有所改觀,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成為當中學教育的一項專門課程,一部分教師和教育工作者還沒有把心理健康作為全面發(fā)展教育的重要內容來看待,還沒有認識到良好的情緒,健全的人格及適應能力對學生有怎樣的影響,會給父母以怎樣的回報。通過學生們的踴躍發(fā)言,使很多學生真正的理解了父母,也意識到了自己作為子女所承擔的責任,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第二步學生存在的問題往往會出現反復的現象,這主要看自己能不能遠離那些對自己有不好影響的人,對此我刻意的給他安排了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與他同桌,在言行上對他進行影響,使他漸漸的把心思放到學習上來,通過近兩個月的努力,我發(fā)現王同學變了,以前的毛病沒有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也能夠更好的把握住自己了。學生的過錯行為和不良品德行為都屬問題行為。從學生的成長經歷來看,他們始終伴隨著“試誤”活動而發(fā)展。由于家庭、社會和學校教育等影響,學生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教育者,我們怎樣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導,用腦去處理,根據問題行為的輕重大小對癥下藥,這是擺在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課題。
李某某同學,在班上學習刻苦,小學時經常拿第一,自升入初中以來由于競爭激烈拿第一的次數少了,同時她的壓力也在無形中加大“如果有時拿不了第一,就感覺會被別人說而感到很難受,我該怎么辦呢?”這種現象在初中生中較為常見,少年對別人的關于自己的評價特別在意,如果有人評價不合事實或者不公正的事就會引起某種憤怒情緒。他們對自己的評價一般落后于對別人的評價,因而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偏高,對別人的評價往往吹毛求疵。針對這個現象我給他分析了兩點原因:1.肯定自己的優(yōu)點。好學,有上進心值得大家學習。2.要看到每個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可以在一張紙上分別寫上自己和競爭對手的優(yōu)點和不足,對照著找到自己的差距,要看到身體條件的差異,起點高低等種種原因。多給自己一些肯定,從而爭取下一次趕上去,分析原因對于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最初幾天,李同學的情緒很好,學習也很快樂,但幾天過后又回到了最初的情況上了。針對學生的心理問題最容易反復這一特性,我又找到他,給他分析成績高與低的原因,以及現在的競爭對手的綜合實力等,同時讓他了解過于看重成績會適得其后的,通過這次談話,李同學的心理有所改變,但我深知,學生的心理問題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胡,那么要想完全治愈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決非一日之功,所以我時常找他談學習,談理想,談人生,漸漸地李同學的問題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他能很樂觀地看待學習,成績雖有波動,但他的情緒卻異常穩(wěn)定,對此,他很高興。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學生心理問題,事無巨細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發(fā)現學生中存在的問題,才能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能夠快樂健康的成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可見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重要。雖然心理健康教育在農村還剛剛起步,但我相信,通過教師,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定能迎來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燦爛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