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目前,不少英語課堂還沿用傳統(tǒng)教學方式,注重英語語法、知識點的教學,忽視情感教育。新課程不僅要求我們注重知識教學,還要求我們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情感。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僅能提高教學效果,還能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其德育素質。筆者主要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就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情感滲透談談自己的看法與體會。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教育教學效果
英語教學,對于非母語國家的老師和學生來說,英語教學過程是紛繁復雜的。課堂教學是直接影響學生的認知過程。教學過程中情感及其滲透力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感受。課堂教學,就是課堂上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能施以一定的情感,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使其以積極的心態(tài)、必勝的信心、頑強的意志投入到學習中去。而發(fā)展學生良好的情感,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是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F(xiàn)在,很多的教師將工作重心從教師如何“教”轉移到學生如何“學”的層面上來,探究情感對英語教學的影響。教師若不注重積極的情感滲透教育,很多的學生在心理和情感上就會產(chǎn)生障礙,從而阻礙其學習英語的動機和信心。教師如何指導學生調整好自己的心理和情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呢?適時的情感滲透是初中英語教師面臨的難題。
一、解析文本,激發(fā)情感
學生、教材、教師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三要素。教師通過教材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教材是教學活動進行的保證,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新課標英語在語言知識、技能、文化、情感以及學習策略這五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首先,教師認真閱讀體會文本是準確把握文本內(nèi)涵的前提;其次,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教師才能將文本中的情感資源開發(fā)利用;最后,通過課堂教學,將文本中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從而完成英語情感教學的目的。筆者在教學I want tobe an actor時,由于該單元討論的是關于夢想方面的學習內(nèi)容,該話題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息息相關,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也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理想與前途方面的教育。所以筆者確立了討論自己的理想、介紹自己目前為理想所做的努力以及對于在實現(xiàn)理想路上幫助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的情感目標。通過文本學習,讓學生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運用文本的例句,進行自身夢想的描述,與同學分享彼此的夢想,并為自己的夢想制定可行的方案,把握好每一次學習的機會,不斷拉近自己與夢想的距離。教師解讀教材時,要把所有有關學生情感教育的素材挖掘出來,在英語課堂教學上,將情感素材與語言知識技能一起傳授,將情感貫徹于英語教育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格以及科學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合理把握課堂紀律,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現(xiàn)在的初中生,思維非?;钴S,如果課堂過于沉悶,那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要為課堂氣氛引入感興趣的話題,則需要控制課堂氛圍。就我?guī)啄陙淼慕虒W來看,有些班級本來就十分活躍,不點即燃,若不很好地把握,則很容易造成課堂紀律失控。情感是人的行為的動力系統(tǒng),是一種很強的內(nèi)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適時地滲入一定的情感教育,教師在學習英語中起主導作用,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情感中來,師生心與心之間零距離地溝通,同時,現(xiàn)在的初中生,也不像以前那么懼怕老師,特別是年輕老師,他們喜歡和老師拉近關系。若老師和學生關系到太親近,則容易造成學生隨便對待所學科目,養(yǎng)成散漫的學習態(tài)度。若老師態(tài)度過于嚴謹,則學生容易因為對老師的態(tài)度而失去對所學科目的興趣?;谶@一點,教師應該和學生保持適當?shù)木嚯x。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定的素質,適度把握好。從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建立語境,喚起共鳴
語言學習需要不停地操練,需要一個有濃厚語言氣息的環(huán)境,英語也不例外。學生在英語語境中,能夠更好地學習英語。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條件,創(chuàng)設有利于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個人潛能,在語言情境中提升自己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語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對學生心智活動起正遷移的效果,促使學生通過語言運用與老師和同學互動,在互動交流中學會分享,同時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加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提升英語教學的效率。例如,在班級里建立英語角,每天給予學生一個討論的話題,讓他們在英語角中進行交流。又如,在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將營造與要學習內(nèi)容相配合的場景。例如,在學習Im watching TV這一單元時,首先教師可以播放帕丁頓熊等一些英文動畫電影片段,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從而使學生進入到英語學習的狀態(tài)中,也有助于教師教學工作的展開。課堂教學活動結束前,還可以播放紙牌屋等英劇的部分片段,這種將生活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產(chǎn)生與電視劇中的情感共鳴。在自然、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使用英語。
四、重視激勵,促進發(fā)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每個學生在學校里都能抬起頭來走路。”課堂教學中,教師的積極評價是激發(fā)學生情感的最佳方式。特別是身為第二語言學習的英語,教師更需要兼顧各種層次學生的需求,平等的對待每一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要通過不同難度的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找到學習英語的成就感,做到因材施教,因學生而教。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可以提高問題的難度;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要充分理解他們在學習上渴望進步的需求,在提問時,可以適當降低難度,避免問題過難打擊到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此外,還需要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當學生出現(xiàn)焦慮情緒時,要運用真情進行引導,減輕他們在學習中的心理壓力,讓他們在英語學習中找到歸屬感,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讓他們能夠以愉悅的心情去完成英語學習任務,促進自身心智發(fā)展。
作為英語教學中的新老師,我覺得在豐富專業(yè)知識的同時,更應重視情感教學的運用。情感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積極運用情感、充分發(fā)揮人的情感潛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熱情,努力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從而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克誠.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海外英語,2013,(14).
[2]陳選蘭.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缺失問題初探[J].新課程(上),2013,(01).
[3]胡璇.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學理論,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