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探家史,問家風

        2015-05-30 10:48:04三棱色納納
        大學生 2015年18期
        關鍵詞:大姑外公外婆

        三棱色 納納

        5月26日,漢口學院近現(xiàn)代史課的朱曼老師給大一學生布置了一項作業(yè)——“我家的近現(xiàn)代口述史”報告。

        要求學生跟家里長輩交流,探尋自己家的歷史,從而更好地了解時代歷史細節(jié)。

        這個作業(yè)一出來,不僅讓漢口學院的學生覺得很新鮮,其他高校的朋友也紛紛詢問祖輩父輩,研究起“家史”的秘密。

        在了解自己家庭歷史的同時,大家還從中了解到許多優(yōu)良的家風。

        走滿天下端著碗,喜勤不喜懶

        王春元

        揚州大學

        “走滿天下端著碗,喜勤不喜懶?!边@是今年已經(jīng)80歲的奶奶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一個人活在世上,無論到哪里工作生活,人們都會喜歡勤勞的,而不喜歡懶惰的。奶奶年輕時可謂村里的“拼命三娘”!爺爺常說:“你奶奶是一年365天,恨不能干366天的活,總是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情。不過也正如此,咱們家才能過得這樣殷實?!痹捓餄M是對奶奶的贊許。

        我奶奶嫁給我爺爺?shù)臅r候才20歲,婚后兩年,趕上了“人民公社”的時代。1958年,國家實行“聯(lián)隊聯(lián)社”政策,爺爺村里也根據(jù)要求變成“集體農(nóng)莊”,搞起了生產(chǎn)隊。

        人民公社實行“掙工分”政策,記錄員根據(jù)社員每天勞動量記工分,到了年底,生產(chǎn)隊會計會核算出社員總分數(shù),再根據(jù)生產(chǎn)隊一年的總生產(chǎn)量給家庭分紅。一般來說男人記10個工分,女人記8個工分。爺爺在村大隊當會計,可以算10個工分,奶奶每天既要照顧公婆,還要奔去田里。曾經(jīng)在娘家受嬌寵的閨女變得勤快麻利,日子也還過得去。

        后來爺爺奶奶有了兩個孩子,負擔重,便開始分家單獨過。孩子小工作又忙,奶奶常常是餓著肚子趕回家里喂孩子,再拿張干的玉米煎餅在路上吃。因為爺爺是會計,算工分的時候,有的人就不服氣:“腳都沒沾泥,工分就掙走了,就是‘白食工!”奶奶聽了這些話,心里恨恨的,只有她心里明白自己單獨干農(nóng)活有多累,每每看到夫妻搭伙一起扛麥子,她卻背不動,只能氣得在心里干哭。后來咬牙告訴自己:“女人也不比男人差,只要我手腳勤快,總不會餓死!”于是,奶奶每天都拿出掙“10個工分”的干活熱情,讓一起干活的男同胞都刮目相看,經(jīng)常對爺爺說:“你們家那位可真能干!”

        到了70年代,爺爺?shù)臅嬄毼槐蝗隧斕?,沒辦法只好去上海找出路。近兩年的時間,奶奶一個人在田里拼命,她1.6米的身高,從來沒有超過90斤,到現(xiàn)在也還是瘦瘦的。奶奶的辛勤是有回報的,到了年底,家里的成績并不比別人家差很多。這樣勉強溫飽的生活一直到1980年結束。1980年是集體化最后一年,之后土地承包給了個人,計工分成為歷史。現(xiàn)在,奶奶在縣城生活,日子很休閑。回老家的時候,遇到熟人總會格外親切,大伙聊起往事,奶奶就會感嘆:“現(xiàn)在享福了,也是年輕時的辛勤換回來的??!”

        如今,我即將大學畢業(yè),要走上工作崗位了。家里人也會對我說:“工作勤快些,到哪里都會喜歡的,像你奶奶似的,肯定能有回報?!?/p>

        愛要相互扶持

        晏婷莉

        揚州大學

        經(jīng)歷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外公已經(jīng)八十七歲了,年事已高再加上年輕時被戰(zhàn)場的轟鳴炸壞了耳朵,老人家常常因為理解錯別人的意思,沖著外婆發(fā)火。外婆一邊跟我抱怨自己的委屈,一邊又給牙齒不好的外公單獨做了個蒸蛋。每次看到他們老兩口吵吵鬧鬧過日子的時候我都想,外婆念叨受不了外公脾氣了一輩子,還不是都攜手走過來了嗎?也許,愛情就是要相互理解,相互扶持吧。

        外婆還沒見過外公就經(jīng)人介紹訂下了這門親事,當時外公還在軍營,省了趟親順便就把婚給結了,還是個大姑娘的外婆自此開始了跟隨外公四處奔波的生活。軍人的職責是保家衛(wèi)國,一切行動聽指揮,作為“軍嫂”的外婆則是“一切行動聽外公”。從1950年開始,外婆隨外公從徐州去了石家莊,從石家莊到了西安,從西安到了洛陽,從洛陽到了內(nèi)蒙……外公的身份也從士兵到文員,又從文員到測繪師。當然了,外婆也沒閑著,十余年間先后生了我大姨、二姨、舅舅還有我媽,最好玩兒是他們姐弟四個出生在不同的城市,念的學校也分布在全國各地。外婆曾跟我談到過當年的生活:“那個時候哪有高鐵動車,我懷著你媽,牽著你大姨坐火車去找你外公,火車特別慢,但是一想到無論多遠,你外公都在站臺接我,我這心里啊就覺得踏實。”

        外公這個倔老頭兒有時候很像《激情燃燒的歲月》里面的石光榮,跟外婆鬧脾氣時會大聲嚷嚷:“不跟你說了,你這是沒文化!”吹胡子瞪眼睛好像拿外婆當階級敵人。但我知道,外公心里是依賴著外婆的。我還記得有次外公去浴室接外婆回家,離著老遠就看見外公端坐在小馬扎上等著外婆,人來人往中老人家微笑著一臉篤定。那一刻我覺得愛情要相互扶持,一輩子白首不分離,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錢是掙來的

        王冠文

        江蘇職業(yè)

        建筑學院

        我爸是個60后,從他的生活經(jīng)歷來看,活得真是瀟灑,總結起來就是“享受現(xiàn)在,及時行樂”,這和我爺爺奶奶的觀念有很大出入。我奶奶如果有10塊錢,只會花2塊錢,剩下的8塊錢一定會攢起來留著意外之需。但我爸卻完全不同,有10塊錢,他能花8塊錢,甚至全部花光,他總是說:“錢是掙來的,不是攢來的?!蔽野帜苡羞@樣的生活態(tài)度,主要與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他是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的人。

        我爸20歲就去大慶跟著木匠師傅學手藝,他想做生意掙錢。這和爺爺?shù)臅r代很不同,以前一說做生意,那就是開小灶,搞資本主義。但1978年之后,思想都改變了,只要通過努力讓生活變得更好,就可以多去嘗試。學木匠回來之后,他就給家具廠做活。別看這份工作很普通,實際賺錢還不少!1988年國企職工的月工資大約50多塊錢,我爸一個月效益好能賺80、90元呢。有了錢,他就去抽一包三毛九的前門煙解解饞,“那是好煙,買都買不著?!泵看文棠炭吹搅耍驼f我爸不會過日子。但我爸不在乎,心里美美的。到了1992年,我爸覺得這是一個真正讓“窮人變成有錢人”的機會。新時代,人們觀念也變了,女人都開始愛美,再也不是滿大街藍灰格調(diào)的粗布衣服,花花綠綠的時髦女裝很受歡迎。于是,他離開家具廠,和我媽兩個人一起去商場賣衣服,自己進貨自己銷售,當起了小老板。

        那時候,人民的生活普遍好了,企事業(yè)單位工資大概300元左右,但我爸一個月可以賺到1000多元,這在我們小縣城里就是土豪。有了錢,我爸買了一輛摩托車,四處兜風。他的頭發(fā)永遠都是锃亮锃亮的,我記得當時家里的梳妝臺上有一瓶很大的“摩絲”,那是我爸每日臭美的法寶??匆郧暗恼掌?,我爸總是梳著大背頭,穿著西裝,特別帥氣!這樣的生活持續(xù)了幾年,直到我爸把錢拿去開了飯店,沒想到一下賠了本,還欠了債,生活瞬間陷入困境。爺爺奶奶每天都愁眉苦臉,為他的生活擔憂。但我爸每天還是開開心心的,依然會帶我們?nèi)ス珗@玩耍,給自己買一包稍微便宜一點的香煙。

        2003年,很多企業(yè)開始裁員,要員工自謀出路。有人覺得是天塌了,有人覺得是個新機會。一大批人跟我爸一樣,下海做生意。我爸經(jīng)過多年摸爬滾打,也算有了自己的摸索。2006年,我爸又開始了服裝銷售之路。那個時候大家平均年收入是3萬元左右,而我爸一年就賺了20多萬,不僅還清了所有債務,還買了一套房子??傻搅?010年,淘寶的興起,沖擊了實體經(jīng)濟,很多店面生意都開始下滑,加之其他因素,我爸也結束了服裝生意,一部分錢投資股市,余錢則投資了房地產(chǎn)和其他工程。

        也許生意人注定一輩子不能平平淡淡,很多事情都是無法預料的。但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之后,我爸對很多事情都很淡然,他覺得生活最好的狀態(tài)是享受當下。他總是對我說:“既不要杞人憂天,也不要留戀過去,能抓住眼前才是最好的?!?/p>

        活到老,學到老

        黃金麗

        漢口學院

        我家在襄陽,5月份我回家,在收拾房間的時候,竟然無意中發(fā)現(xiàn)一本關于爺爺?shù)摹坝H筆自傳”。這是前幾年爺爺給自己寫的一本近兩萬字的小書,小書僅有43面,小學練習本的大小,密密麻麻的字跡卻記錄了自己近六十年的滄桑歲月。1949年是新中國成立之年,此年冬月,爺爺出生,是屬于與新中國同時誕生的人,故起名為國子。我拿起爺爺?shù)倪@本小書,翻閱著,忽然像是走進了爺爺?shù)臅r代。爺爺姓黃,又屬牛,他把自己比作一頭辛勤耕耘的老黃牛,告訴自己要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善始善終。

        大概在1958年,爺爺上了小學,當時學習環(huán)境極苦,每日天蒙蒙亮便要步行八九里的路程到學校,中午吃兩個太奶奶頭天煮的小紅薯就算一頓飯,實際上非常餓。當時還沒有電燈,只有汽燈和煤油燈。煤油燈光線很弱,還要防止各種小蟲子的叮咬。為了省油,老師經(jīng)常會組織學生組成小組相互抽查背書,摸黑背書就不會耗費更多的油。環(huán)境雖苦但爺爺一直堅持著。1963年秋,爺爺上了初中,開始在校住宿,學校有食堂,教室寬敞明亮,上晚自習開始有電燈了,這時的環(huán)境相對小學來說好了許多。

        后來在1966年,全村上下就爺爺一個人考上了高中。但在之后的3個月里,爺爺先后收到了來自學校同意錄取和來自村委員會不同意錄取的通知。當時政治氣息濃厚,批斗不斷,最終爺爺失去了上學的機會。十幾年后,熱愛學習的爺爺為繼續(xù)學業(yè)接受了函授教育。他自學了教育學、心理學等專業(yè),為后來步入教育界打下了基礎。爺爺提到他自己教過許多課程,后來主教數(shù)學和美術,都是他自學完成的科目。教理科可謂是爺爺實現(xiàn)了兒時想當科學家的夢想,教美術也離不開爺爺從小的興趣。對數(shù)學頭疼的我,很佩服爺爺?shù)膶W習能力,對于爺爺?shù)睦L畫功底,更是羨慕不及。

        爺爺雖然沒進過大學校園,但在我看來他已經(jīng)是最好的教授了。對于學習,誰說一定要在固定的環(huán)境中一板一眼地汲取知識呢?爺爺總是對我說,世界太大,我們有學不完的知識,要活到老,學到老。從爺爺身上,我覺得這種終身學習的精神非??少F!

        堅信生命的力量

        張文君

        漢口學院

        生命是“1”,它是任何事情的基礎,沒了生命其他一切都是空談。

        爺爺小時候生活很苦,雖然沒有像電影《1942》里那樣慘絕人寰,但他童年的經(jīng)歷也足夠把我驚得目瞪口呆。從叔叔們告訴我一些關于爺爺?shù)耐杲?jīng)歷中,我真正了解到中國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人民遭受的苦難。當面對天災人禍時,人類所爆發(fā)出來的求生意志是非常驚人的。

        爺爺?shù)陌职郑业奶珷敔斣诩依锱判欣隙?。在封建社會里,父母的遺產(chǎn)大部分是老大繼承的,而作為老二的太爺爺,只分到了幾畝薄田。那時軍閥混戰(zhàn),盜匪四起。太爺爺家三天兩頭有官紳打著各種各樣的借口收租收稅,還有小混混不定時地來搶奪錢財。終于有一次,在與小混混的爭執(zhí)中,太爺爺被痛打了一頓,從此便一病不起。

        爺爺出生后不久,太爺爺便去世了。幾年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湖南作為主戰(zhàn)場之一,可謂三天一空襲,五天一轟炸。每天擔心炮彈來襲,在東躲西藏的奔波中,太奶奶也死了,只留下孤苦無依的爺爺。戰(zhàn)爭的爆發(fā)炸毀了田地,很多土地寸草不生,隨之而來的便是饑荒。“那時候就算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比藗凁I瘋了,開始吃樹皮挖草根,以至于村子方圓十幾里內(nèi)都沒了綠色。爺爺記得,有戶人家餓得實在受不了,不知道從哪里搞到了幾顆發(fā)芽的土豆,結果全家四口都被毒死了,等尸體臭了才有人注意到。另一戶鄰居,父母在戰(zhàn)爭中雙亡,留下了無依無靠的兄弟三人。先是老大出去乞討,餓死在外面;接著老二出去乞討,也死在了外面;老三也想出去乞討時,別人就勸他:“你兩個哥哥都死在了外面,你又何必出去找死!”他卻無奈地回答:“留下來一定會餓死,出去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焙髞砺犝f他去參軍了,但生死未卜……

        后來抗戰(zhàn)結束,爺爺是村里倒數(shù)第二窮的,為什么不是第一呢?因為村里最窮的那一家人,家里連門都沒有,窗戶也是破的。爺爺為了盡力使家里看起來不錯,便努力生活攢錢。但村里還是沒有姑娘愿意嫁給爺爺,因為嫌棄爺爺太窮,爺爺快三十歲了還沒有娶媳婦。后來太爺爺?shù)拇蟾缤檫@個嫡親弟弟留下的唯一的兒子,便做主把自己家的童養(yǎng)媳嫁給了爺爺。聽小叔叔說當時奶奶要死要活地不同意,“可最終還不是有了我,你爸和我哥!”小叔叔微笑著說。

        正是因為爺爺堅信活著的力量,才有了后面的生活,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這個大家子。爺爺?shù)慕?jīng)歷讓我們明白,生命是生活之基,生活是生命之本。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放棄生命,要一直堅守生活的希望和探尋未來的曙光。

        節(jié)儉≠吝嗇

        鄒子豪

        漢口學院

        原來一直覺得爺爺是個吝嗇的人。生活中,能不用的錢他就會堅決不用,能少用的錢就盡量少用。小時候,每次和爺爺一起出去看到什么花里胡哨的小玩意,不論我怎么哭鬧,他不會給我買,就連給我買書也是經(jīng)常在舊書攤上挑。爺爺對待自己也同樣如此,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永遠都只會買那么一點點。后來在一次和爺爺?shù)慕徽勚?,我才明白和理解了爺爺?shù)摹傲邌荨薄?/p>

        爺爺很小的時候,曾祖父就去世了。曾祖母帶著爺爺和更小的叔公婦孺三人相依為命。曾祖母自己省吃儉用才讓兩兄弟能吃飽穿暖活下來。會過日子的曾祖母,每天都是算著過日子,生活中更是能省一點就省一點。慢慢家里也過得好了起來。“大躍進”不到一年時間,大食堂就因為嚴重的浪費垮了下來。一窮二白的一家人,不得不再起爐灶??墒悄菚r候,每家每戶已經(jīng)沒什么吃的了。那種情況下,大家不得不什么都一絲一毫算著用,真的就是用一點就少一點,自己吃了另外一個人就會沒有東西吃。

        有一次,爺爺把患了腦膜炎犯病的叔公抬到醫(yī)院,但是當他看到沉重的收費單后,因為家里經(jīng)濟實在是承擔不起,只能把叔公又抬了回來,最后一家人只能眼睜睜看著叔公慢慢病死在床上。雖然家里窮,但曾祖母堅持要讓爺爺上學讀書,學費也只能再從兩人身上省下來。正是在那樣的環(huán)境下,他們不得不變得對自己“吝嗇”。爺爺因為經(jīng)歷過那么困苦的時期,才懂得現(xiàn)在的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如今對于生活的回饋,爺爺也是精打細算,所以他的吝嗇更多是一種節(jié)約的表現(xiàn)。節(jié)約并不是吝嗇,而是認真生活的一種表現(xiàn),這也是現(xiàn)在每個人都應該保持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

        走多遠,都不要忘記跟家人聯(lián)系

        王玉潔

        南京曉莊學院

        無論有事沒事,每個周末我都會用手機給爸媽打個電話,有時候還會用QQ視頻和他們面對面聊天。這不僅是個人習慣,也是我們家的傳統(tǒng):無論去哪生活,走得多遠,都不會忘了與家人經(jīng)常聯(lián)系。

        據(jù)我媽講,在上世紀80年代,想要跟家人溝通,需要用電報的方式。由于電報是按字計費的,常常是寥寥數(shù)字,句句珍惜。1980年,大舅同村里一批年輕的小伙子去深圳打工,一下走得那么遠,姥姥整日提心吊膽的。兩個月后,突然有人從鄉(xiāng)里帶回一份電報,說是大舅寄來的“家書”。當時姥姥很激動,讓媽給她念念,結果只有一句話:“已到深圳,一切都好,不要擔心。”雖然只有12個字,但全家人還是覺得很開心。過了幾年,寫信逐漸取代了電報,成為溝通的主要方式。巴掌大的信封貼上一張小小的郵票,就承載著千言萬語。那時候,大舅每年都要給家里寫上十幾封信,家里也是每信必回。聽我媽說,姥姥總是喜歡坐在家門口,等待郵遞員將新的信封送來。

        后來,大舅在深圳賺了錢。為了生意方便,1990年他找人花了近三千元買了一個BB機。那真是一個新鮮玩意兒,比現(xiàn)在拿著iPhone要洋氣多了。大舅春節(jié)把它帶回家,我媽拿在手上看了又看,特別羨慕。不過BB機用起來也比較麻煩,需要先用電話撥打尋呼臺,如果是數(shù)字機要告訴接線員請機主回電話;如果是漢字機就可以告訴接線員具體事情,它會將留言以漢字的形式發(fā)送到機主的BB機上,不過價格也要比數(shù)字機貴一點。1995年,大舅又花了五千多塊錢給家里安裝了電話,姥姥抱怨大舅太奢侈,但一聽說撥通號碼就可以聯(lián)系到他時,又高興得不得了。那時候,家里有一個電話本,記著很多聯(lián)系人的固定電話號碼。電話費實行月租制,月租費大概每個月60元。

        直到2005年,BB機才徹底消失。 接著小靈通、智能手機、安卓手機、蘋果手機一步步出新,手機也不再僅僅為了溝通。同時,電子郵件、快遞包裹也都在飛速發(fā)展,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

        回顧我們家通訊工具的改變,可以說是緊跟著時代步伐不斷變化。但無論怎么變,我們都不會忘記與家人聯(lián)系,盡管當年安裝固定電話的費用是很多人一年多的工資,但我們一家人都不覺得貴,畢竟感情才是最重要的。大舅在深圳打拼了20多年,從來沒有因為工作繁忙而忽視與家里人的聯(lián)系。這也讓我覺得,無論走多遠,都要記得常與親人聯(lián)系。

        不要奔著賺錢去工作

        錢珊珊

        浙江工商大學

        8月份,我拿到了人生的第一筆工資2800元。對于剛剛本科畢業(yè)的我來說,只能算剛解決溫飽問題。再去除1000元房租費,交個水電費、寬帶費、公交費、話費,然后跟朋友出去吃一頓,買點生活用品等,最后只能剩下1000元左右。上個周末,我和大姑打電話抱怨時,才得知當年她的第一份工資才30元,與我相差近100倍!

        大姑從小的夢想就是當一名醫(yī)生,因為她覺得醫(yī)生能救死扶傷,特別光榮。她初中畢業(yè)后就去衛(wèi)校學醫(yī),然后回到家鄉(xiāng)的小診所實習工作。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去了縣城的中醫(yī)院上班。第一個月的工資發(fā)了18塊錢,還有價值6塊錢的布票和6塊錢的糧票,加起來也就是30元。那是1983年,全國各地還實行糧票制。大姑給奶奶3塊錢的布票和10塊錢現(xiàn)金貼補家用,余錢自己生活。有時候嘴巴饞,就會跟同事去醫(yī)院對面的小巷子里買一根三分錢的油條吃,這對姑姑來說已經(jīng)十分滿足了。

        那時候,大姑從來不想著每個月能拿多少錢,只要吃飽穿暖就很滿足。她剛到縣中醫(yī)院工作,感覺自己有很多不足,晚上回到單位宿舍,總還不忘學習。醫(yī)院工作其實并不輕松,沒有所謂的周六周末或者節(jié)假日。許多個春節(jié),大姑都是全天加班。在我們家人看來,醫(yī)生這個職業(yè)真的很辛苦,但大姑說,“救死扶傷”其實就是一份責任。

        我們家鄉(xiāng),每到大年初二都有“接親戚”的習俗。記得有一年初二,大姑二姑和其他很多親戚都在爺爺奶奶家,幾個嬸子正忙碌著做好吃的,準備中午一起吃飯。本想著一家人難得團聚,沒想到,快到飯點的時候,大姑突然接到一個家長的電話,孩子肚子特別疼。事情緊急,大姑讓家長趕快帶孩子去醫(yī)院,她要當面診斷。結果,那頓飯因少了大姑顯得不夠圓滿。奶奶有時候不理解,抱怨說:“又不多給錢,干嘛那么拼命!”大姑卻說:“真遇到緊急事情,是錢換不來的啊?!?/p>

        一轉眼,大姑已經(jīng)退居二線,但還在醫(yī)院擔任兒科的主治醫(yī)生。如今,大姑的工資算上獎金可以拿到5000多元,比起很多人上萬元的收入,顯得微不足道。但跟當年30元的工資比起來,她卻覺得生活已足夠?!白钪匾氖亲鲎约合矚g的事情,從心底開心,盡管外人覺得醫(yī)生辛苦,但我從來不覺得累?!?/p>

        在我選擇第一份工作的時候,大姑根據(jù)自己多年的經(jīng)歷對我說:“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切都要腳踏實地慢慢來。不要總帶著賺錢的目的去工作,那樣永遠都不會開心。工作一方面是完善自己,一方面是接觸社會。只要肯努力,物質(zhì)上的報酬肯定會水到渠成。”雖然現(xiàn)在工資不高,但一想到這是我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的職業(yè),每天很充實很開心,之前那些“怨念”也就很快放下了。

        去閱讀,去思考

        陳子明

        西北師范大學

        從小到大,爸媽對我沒啥特別的要求,唯獨只讓我堅持做一件事,就是“多讀書”。他們告訴我:“多讀書,才能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真理。”一開始,我不太理解。如今,我已經(jīng)大三,漸漸明白了父母是要我有思想,有個性,學會獨立思考。

        我爸媽兩人都曾在蘭州大學讀書。那是1985年,當時大學生就是“天之驕子”,不但不用交學費,國家還給他們發(fā)助學金,每個月大概能領到25元錢,外加一些糧票。

        我爸媽讀大學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讀書了。我媽告訴我,她最喜歡冬天窩在宿舍看書。那時候的宿舍沒有空調(diào)或暖氣,唯一能取暖的地方就是被窩。當天氣不好的時候,宿舍6個女生就會一起翹課,呆在宿舍里,拿出提前從圖書館里借閱來的詩歌、小說、歷史、散文、英語等書籍,如饑似渴地看起來。“我們的大學生活,真的太美好了!”媽媽說她們能一直看到傍晚,然后大伙一起出去吃晚飯。晚上睡覺前,大家還會分享彼此看的書籍,相互交流。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詩歌了,北島的、海子的、徐志摩的、戴望舒的現(xiàn)代詩都是她們當年喜歡的,不少人還會自己寫詩。這點我爸同樣很有感觸,他學的是理工科,當時每次只能借一本文科類書籍。但他特別喜歡散文詩歌,有時候太渴求,就找我媽幫忙多借幾本偷偷閱讀,有時候還會給我媽抄寫情詩,真是很浪漫呢!

        那時候,沒有電腦手機iPad,校園里看書的氛圍很濃厚。學校里的詩歌社是當時最火的社團之一。一群喜歡詩歌的青年學生經(jīng)常聚集在一起,朗誦詩歌、評析鑒賞、或是創(chuàng)作交流,這就是他們最好的娛樂方式。

        對我爸媽而言,大學四年里讀書的經(jīng)歷是最難以忘懷的。他們從不同書籍上了解很多知識道理,知道了許多名人大家,了解了世界。在融入社會時,他們也會用自己的思想,理智地看待周圍的人與事,而不是人云亦云。1989年他們畢業(yè)之時,學生已經(jīng)可以參與就業(yè)雙向選擇了。爸媽沒有隨大流聽從分配,而是選擇了他們各自喜歡的工作。工作后直到現(xiàn)在,他們依然一有空就會逛書店,家里的書房已經(jīng)滿滿當當了。父母認為大學是人生的一個重要階段,所以經(jīng)常告誡我要在這珍貴四年時間里經(jīng)常去閱讀,去思考。我不僅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愛上了閱讀,還養(yǎng)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到現(xiàn)在,我的日記已經(jīng)有20多本了。我同樣相信,這些習慣會讓我終身受益。

        一心裝滿國,

        一手撐起家

        張殿鵬

        大連海洋大學

        爺爺老家在山西,1946年時是個21歲的健壯工人。當時正逢解放戰(zhàn)爭,國民黨為了擴充軍隊,直接去村里抓壯丁。就這樣,正在自家院子里鋸木頭的爺爺變成了國民黨兵,并參加了戰(zhàn)爭。1947年攻打石家莊的時候,爺爺所在的國民黨軍被解放軍俘虜,后來又跟著解放軍,開始反方向攻打,結果曾經(jīng)的戰(zhàn)友又變成了敵人。 變成解放軍之后,爺爺發(fā)現(xiàn),解放軍大部分是百姓自愿當兵,而且大家相處很融洽,從班長到團長,吃住全都一樣,沒有說誰吃得好或另外開小灶。對百姓,軍紀要求是:“不能拿百姓的一針一線。”這讓他覺得解放軍不是在刻意消滅敵人,而是通過贏得人心來獲取勝利,是真心希望百姓過上好日子。

        1948年,爺爺跟著解放軍一起參加了長春附近的解放戰(zhàn)爭。這場戰(zhàn)役特別慘烈,近千名干部、戰(zhàn)士犧牲,爺爺?shù)挠彝染褪窃谀莻€時候被炸斷的。但爺爺覺得自己還是幸運的,他的很多戰(zhàn)友是當場身亡,連遺體都找不到。“戰(zhàn)場上的子彈和炸藥是不長眼睛的?!泵看握f到這些,爺爺便不再說話。也許是畫面過于殘忍,他不愿意回憶。我曾見過爺爺?shù)膸孜粦?zhàn)友,有的一只耳朵沒了,有的胳膊上還有炸彈片,還有一位腦袋上有槍眼,能活下來都覺得不可思議。

        爺爺受傷后就從戰(zhàn)場上退了下來,去大連定居養(yǎng)傷。爺爺在晚年很喜歡看《新聞聯(lián)播》《海峽兩岸》等節(jié)目,仍然不忘關心國家大事。在汶川地震發(fā)生時,他時刻守在電視機前關注著救援的情況,看到同胞受難,他的心情難以平靜。因為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更深知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爺爺時常告誡我們:“在和平年代更要精于學業(yè),報效國家?!?/p>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彪m然爺爺再也不用回到戰(zhàn)場,為國拼殺了,但他始終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影響著我,讓我明白愛國是從心里流露的,只有國家安定,百姓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猜你喜歡
        大姑外公外婆
        班上來了“大姑”“小姑”
        外婆
        黃河之聲(2022年3期)2022-06-21 06:27:10
        給外婆的一封信
        兒童時代(2021年4期)2021-06-09 06:22:04
        外婆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6
        外婆回來了
        我的外公
        外公做的門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8
        外公是個象棋迷
        大姑奶的時髦生活
        37°女人(2016年2期)2016-09-25 10:21:27
        大姑奶的時髦生活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国产zzjjzzjj视频全免费| 色综合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av自拍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水蜜桃久久| 国产青青草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成人tv天堂中文字幕| 精品亚洲av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中文无码一区二区| 真实国产老熟女粗口对白|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9| 美女被强吻并脱下胸罩内裤视频| 欧美人与善在线com| 台湾佬娱乐中文22vvvv| 亚洲色AV天天天天天天| 日本人妻系列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中文久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伊人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人妖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人妖直男在线视频| 色综合久久网| 亚洲欧美另类激情综合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尤物| 日本精品一级二区三级| 国产午夜伦鲁鲁| 激情五月婷婷综合| 亚洲在中文字幕乱码熟女| 无码av天天av天天爽|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仙踪林| 国产6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手机免费在线观看高潮| 国产色在线 | 亚洲| 亚洲AV一二三四区四色婷婷| 日韩三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女人被男人爽到呻吟的视频| 大地资源网最新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