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金華
數(shù)學練習課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獨立練習為主要內容的課型. 它是新授課的補充和延續(xù),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 長期以來,練習課大多都被上成了“做題課”. 學生機械重復地練習,練習課上得死氣沉沉,比較低效甚至無效的練習現(xiàn)象在教學中普遍存在. 如何讓練習課真正發(fā)揮功效作用,大有文章可做.
一、確定練習目標
上練習課前教師首先應該明確練習的內容有哪些,為什么要練習這些內容,等等. 明確了這些,才能胸有成竹地走進課堂,才能正確指引練習的方向,充分發(fā)揮每道習題的作用,讓練習更有針對性.
以往教什么、練什么,都是教師預設,無須學生的參與. 若在教學中結合教材中的有關習題的設計,在應用過程中巧妙地、適度地讓學生參與練習目的的探討,則往往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如:在學習“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時,課本中安排了這樣的練習:根據一道整數(shù)乘法式子,直接寫出四道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算式的積;在學習小數(shù)乘小數(shù)時,又安排了這樣的練習:給各題的積點上小數(shù)點. 在練習以上這些題目時,教師可在學生練習之后追問:為什么做這樣的練習?這樣的練習與我們以前所學的內容有什么聯(lián)系?這樣,提高學生對所學新知的認知,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所學的要點與關鍵.
二、注重練習內容
基礎知識的鞏固,基本技能的提高,離不開一定量的練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練習的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愿進行練習的程度就越高. 例如,在學習“小數(shù)的認識”單元后,可以讓學生量自己的身高、課桌面的長寬、課桌的高等,然后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shù);了解每噸自來水、每千瓦時電的價格,寫成用“元”作單位的小數(shù),并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小數(shù). 這些與生活緊密相連的數(shù)學練習,可以在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三、巧設練習形式
教師根據學生喜新、好奇、好強、好勝等特點,設計生動活潑、靈活多變的練習,在注重實效的同時,對練習的層次、方式科學安排,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升華學習興趣.
1. 游 ? ?戲
游戲是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一種有效手段. 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適時開展“傳口令”“找朋友”“郵遞員送信”“摘蘋果”“拍手對口令”“小動物找家”等形式的游戲.
例如:教學蘇教版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11~20各數(shù)的認識”后,可以設計一則拍手游戲練習,讓同桌學生互說數(shù)的組成:“我說十”“我說一”“一個十和一個一合起來是11”. 通過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多種感官都處于活動狀態(tài). 讓學生樂于練習,達到較為理想的練習效果.
2. 情 ? ?境
給學生提供一個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氛圍,就能吸引他們更快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比如,在計算練習中,通過必要的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同時又要防止過多地進行機械的重復操練,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感受到一定的樂趣,這就對練習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的練習中,課本中展示出一幅小小玩具店的場景,利用這個場景,可以創(chuàng)設小朋友自己去商店買玩具的情境,并順勢提出問題:如果你去了這家商店,你想買哪兩種玩具?買這兩種玩具要付多少錢呢?一提到讓他們自己選擇心愛的玩具,小朋友馬上興致勃勃地參與其中.
3. 開 ? ?放
開放性習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在加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練習的同時,精心設計一些形式新、入口寬、解法活的開放題. 也可在教師的指導下,放手讓學生自己設計練習,訓練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例如:蘇教版數(shù)學五年級(上冊)練習六中第10題:□中能填幾?方框中可以填的數(shù)不止一個,讓學生通過相互交流,感受答案的多樣,并通過進一步提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讓學生不再著眼于一個一個地數(shù),而從整體上觀察,獲得所填數(shù)的范圍,進而提高學生思考的層次.
4. 競 ? ?爭
21世紀將是經濟和社會全面發(fā)展的時代,國際競爭越加激烈,要使現(xiàn)在的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競爭強者,必須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 練習時,教師應根據學生好勝、好強特點,積極開展“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奪紅旗比賽”“男女對抗比賽”“小組對抗賽”“小能手競賽”等活動. 從小培養(yǎng)學生參與競爭、敢于競爭、學會競爭的能力,為他們適應未來社會錯綜復雜的環(huán)境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改變評價方式
評價的最終目的就是激發(fā)起學生心底最強烈的需求,讓學生感受到賞識和肯定. 在以往的練習課上,出現(xiàn)最多的評價往往是一句簡單的“做對的舉手”,許多學生就是在這樣形式化評價過程中逐漸淡出學習活動中心,最后成為學困生的,其實練習課更期待教師精彩的評價. 當然,除了教師的評價和激勵,還應該采用自我評價、他人評價、互動式評價等多元的評價方式. 評價主體的多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正確認識自我,取長補短,互相啟發(fā),找回自信,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
總之,在數(shù)學練習課的教學中,只有科學設計練習,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主動學習,鞏固知識,增強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