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亮
摘要:傳統(tǒng)學校德育以為的學生自我教育是學生的自己教育,往往是將學生孤立于個體的封閉空間內(nèi)進行自我審視、反思與改變。班主任節(jié)將學生的自我教育與學生的教育交往結合起來,借助于學生對一個最熟悉的人——班主任的聚焦,引導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去發(fā)現(xiàn)他人優(yōu)點的同時,學會在對照中審視自己的言行,從而主動合作,提升自己;在與班主任的交往中,學會理解與悅納,從而主動調(diào)適自己,養(yǎng)成品格。反過來,班主任節(jié)也為班主任尋求了一個詩意棲居,引領了新時期班主任工作。
關鍵詞:班主任節(jié) 學生自我教育 詩意棲居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0(a)-0000-00
傳統(tǒng)學校德育以為的學生自我教育是學生的自己教育,往往是將學生孤立于個體的封閉空間內(nèi)進行自我審視、反思與改變。而當下,班主任工作環(huán)境不佳,班主任從業(yè)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不強。為解決學校德育中的這些問題,南京市第一中學創(chuàng)設了班主任節(jié)校本德育活動,對此進行了積極探索。
1班主任節(jié)的實踐
1.1夸夸咱“老班”――班主任風采展
在廣泛動員的基礎上,召開各班學生干部會議,布置班主任風采展板需要
采集的信息。信息材料收集篩選好后,學校統(tǒng)一制作成展板。采集的信息如下:
①班主任工作照或生活照、班級“全家?!?、班級活動或成績展示等照片;
②我們眼中的班主任(通過凝練的文字、個性化的語言描繪出同學們眼中最美的班主任);
③班主任的貼心舉動(講述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關懷舉動,讓班主任知道,他們的付出我們都記在心里,他們的期待就是我們的目標);
④班主任的特點(包括班主任的經(jīng)典語錄和經(jīng)典動作等);
⑤我們的心聲(學生、家長及同行對班主任的寄語、祝福等,抒發(fā)對班主任的愛、感謝和關心);
⑥班主任之“最”推薦(通過了解班主任的個人情況、特點或者特長,推薦班主任評選某項之“最”,比如最年長的班主任、最年輕的班主任、連續(xù)做班主任時間最長的班主任等等,促進對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的了解和認識,加強對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尊重)。
1.2我的“老班”他最棒——班主任之“最”評選
在對全體班主任都有了更深了解的基礎上,全校2000多名學生一人一票,進行班主任之“最”評選。具體評選過程為:
①班長領取、發(fā)放之“最”推薦材料;
②學生閱讀材料,對各位班主任進行充分認識和了解;
③班長說明填涂要求,發(fā)放選票;
④學生按照要求認真進行評選。
1.3老班,我愛你!——班主任節(jié)慶祝儀式
這是班主任節(jié)的一個高潮,主要程序如下:
①校長致詞;
②宣布班主任之“最”名單;
③全體班主任上臺接受學生祝福;
④學生代表談參與班主任節(jié)感想;
⑤班主任代表發(fā)言。
其中,程序②是一大亮點,總能引來更多期待和掌聲,是學生價值觀的直接體現(xiàn)。程序③是慶祝儀式上最感人的一環(huán)。在《最美的你》的音樂聲中,全體班主任踏著學生的掌聲節(jié)拍登上主席臺,接受學生祝福。各班班長將全體學生對班主任的祝福、話語制作成心愿卡片和心愿禮物,獻給班主任,并緊緊相擁。此時場內(nèi)所有同學齊聲喊出“老班,我愛你”,并打出橫幅。橫幅內(nèi)容每年都有不同,比如“老班,你的付出我們一直記在心里,辛苦了!”、“老班,下班早點回家照顧孩子,我們會乖乖的!”,場面溫馨感人。
1.4謝謝你,老班的“另一半”――班主任家屬慰問
班主任工作辛苦,離不開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學校也通過班主任節(jié)向每位班主任的家屬送上感謝信,表示慰問和感謝。很多家屬也很感動,有的甚至當晚就給校長發(fā)來了短信:“今天下班到家后,非常鄭重地把您的慰問信交給老公,老公在認真閱讀后情緒高漲,一邊玩味著信中把他比喻為燈塔,一邊嘀咕著要把信留給即將放假回家的孩子看看,讓他向您學習做人和做事的方法,在晚飯還沒吃完的時候就激動地張羅著洗碗,嘴里哼著小調(diào),還把醬油錯當成香醋倒入了自己的飯碗,呵呵,表現(xiàn)明顯有點失態(tài)啊,最重要的是:他決定向您學習,向他公司的一線員工家屬也發(fā)去這樣包含著真情和感謝的信封,再次對您和學校的慰問表示感謝!”
2對班主任節(jié)的一些思考
2.1 開創(chuàng)了學生自我教育的一個嶄新視角,助推學生品格養(yǎng)成
傳統(tǒng)學校德育以為的學生自我教育是學生的自己教育,往往是將學生孤立于個體的封閉空間內(nèi)進行自我審視、反思與改變。我們的班主任節(jié)從一開始就是想為學校德育、為學生自我教育創(chuàng)設一個嶄新的視角,那就是把學生的自我教育與學生的教育交往結合起來,借助于學生對一個最熟悉的人——班主任的聚焦,引導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去發(fā)現(xiàn)他人優(yōu)點的同時,學會在對照中審視自己的言行,在與班主任的交往中,學會理解與悅納,從而主動調(diào)適自己,養(yǎng)成品格;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溝通與欣賞,從而主動合作,提升自己。這一成效在班主任節(jié)的準備和后期反饋中尤其明顯。比如高三(AP)班推薦他們的班主任是“校內(nèi)爬樓梯最多的班主任”,理由是班主任老師所帶兩個班級,一個班教室在一棟教學樓的六樓,另一個在另一棟教學樓的四樓,每天往返多次,學生們沿著老師每天上課的路線走了一次,不走不要緊,一走發(fā)現(xiàn)他們班主任每天竟然要爬超過1000級樓梯。而得到這個結果后,學生們驚嘆之余,對老班更是多了一份理解、感恩與熱愛。還有像高一(4)班學生收集到他們老班的材料:孩子兩個月大時,他陪我們軍訓,我們建立友誼;孩子三個月大時,他陪我們開學典禮走紅毯,開啟高中生活;孩子四個月大時,他陪我們攻克一個又一個物理難題,積極適應與發(fā)展;無論孩子多大,他都與我們同在。感謝老班,我們會乖乖的,讓老班有更多時間陪伴他的孩子。高三(12)班學生姜哲斌說:“如果不是收集照片時的捉襟見肘,我們可能永遠不會意識到對準自己的鏡頭太多,對準班主任的鏡頭太少;如果不是評選‘最班主任時的苦思冥想,我們或許永遠不會注意到班主任身上熠熠生輝的閃光點;如果不是回憶貼心小事時的不知所措,我們大概仍把班主任的奉獻當作是理所當然,并心安理得的享受著。”
2.2尋求最平凡工作的一個詩意棲居,引領新時期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最缺的可能并不是物質(zhì)獎勵,他們最需要的是身邊人的認同與支持。于是,我們將為班主任尋求一個詩意棲居作為整個活動的出發(fā)點,于是,班主任節(jié)就有了學生“夸夸咱老班”、“老班,我愛你”,就有了對家人的“謝謝老班的‘另一半”,就有了全校的“班主任節(jié)宣傳周”“班主任表彰”等。這充分調(diào)動并整合了學生、家人、同事等諸多教育資源,使班主任置身于一個有人情味的環(huán)境中去工作、去生活。無論是學生的真言、還是家人的坦言,都成為了班主任心中最溫暖的收藏。有老師這樣說:“雖然我現(xiàn)在不做班主任,但風采展板我看了不止一遍,很有意義,感受到同行的優(yōu)異,很受教育?!卑嘀魅喂?jié)在學生教育、教師評價方面的創(chuàng)新引起了多家平面媒體和網(wǎng)絡媒體的關注,都對我們的班主任節(jié)進行了大篇幅的報道,多位班主任的形象和事跡成為很多朋友圈的新聞。班主任成為眾人矚目的對象,班主任工作成為全員關心的工作。
在班主任之“最”評選活動中,最初學校是希望學生選出最能反映班主任工作特點和品質(zhì)的稱號,如任勞任怨、辛勤付出、最具愛心等。但結果卻出乎意料,“博學”、“陽光”、“活力”、“熱情”、“萌”、“懂生活”也是學生們非??粗氐陌嘀魅翁刭|(zhì)。這一意外的收獲成為變革我校班主任評價機制的重要載體,它更新了我們的評價觀,從學校定制的評價走向學生生成的評價,經(jīng)過兩年多的積累,我們已經(jīng)初步完成以學生喜歡為導向的班主任評價指標體系,并在例行的班主任培訓中加以落實。質(zhì)言之,學生喜歡是每一個班主任努力的方向,你已經(jīng)被學生多大程度上喜歡,則是班主任最寶貴的教育資源。班主任也更藝術地管理班級、更文化地教育學生、更具親和力地與家長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