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沖 賀夢肖 何帆
摘要:服務型政府的建設,是我國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轉變的努力方向。發(fā)展電子政務,提升公共服務和加強社會協(xié)同治理,是構建服務型政府的內在要求。G2C電子政務面對的是廣大的公眾,實行政府信息公開,為公眾提供各種的服務,是政府職能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所以對G2C電子政務進行研究,對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滿意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電子政務;公共服務
服務型政府是當今世界發(fā)展的趨勢,工作效率的提高,政府人員廉政是各國公民對政府的期望,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是各國政府努力的方向。而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以信息網絡技術為核心所產生的政府管理改革的電子政務將會在服務型政府建設中起到重要作用。從電子政務的應用服務對象來看,電子政務分為四種基本應用模式:Government to Government 、Government to Business、Government to Employee 和Government to Customer。而政府對公眾的電子政務(G2C)模式則是是政府通過電子網絡系統(tǒng)為公民提供各種服務。G2C電子政務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比如電子納稅、市長熱線等。通過G2C電子政務信息平臺的建立能更加方便快捷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此外為參與國家事務提供了可能,渠道的暢通,利益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公民社會的建立。由于電子政務在我國起步較晚,加之公民意識的興起,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一些不足。
一、我國G2C電子政務建設成就
隨著社會進步,我國G2C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從建設開始向應用轉變,電子政務的能力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如:政府門戶網站建立。據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5年,中央政府層面,國務院所屬部門都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擁有率為100%,地方政府層面,31個省級政府和新疆建設兵團都擁有門戶網站,擁有率同樣達到了100%,333個地級行政區(qū)中,已有300多個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擁有率約為95%,沒有政府網站的地市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qū),縣級政府網站普及率低一些,約為78%;政府信息內容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特別是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后,明確了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政府信息除危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政府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建設推進順利。國家金字工程已經完成或基本完成;電子政務基礎性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政府部門間的資源、業(yè)務整合進一步發(fā)展,海關、公安等跨服務部門信息整合應用的電子平臺建立以及財稅、銀行相關金融部門的聯(lián)網應用。
二、 我國G2C電子政務建設不足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快速推進的同時,也在一些方面顯露出深層的問題。一方面表現(xiàn)在重建設、輕應用同時電子政務利用實際績效低。在電子政務的建設中,不少地方政府建立了自己的門戶網站,但上網用戶少、辦事服務的比例低的現(xiàn)象普遍。另一方面表現(xiàn)為公共服務雖然有所改善,但仍明顯弱于自我服務。如今我國G2C電子政府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集中體現(xiàn)在“政府效率的提高”和“增加透明度”方面,其他諸如廉政建設、群眾路線活動、黨群關系、軍民關系等方面,收到的效果仍然有限。
三、 服務型政府視角下我國G2C電子政務建設存在問題的根源
(一)觀念上缺乏服務的意識
雖然提出建設服務型政府,但服務的意識沒有跟上,對電子政務的理解僅僅被動的停留在上級指令的執(zhí)行層面上,導致下級部門的網站的設計直接從上級部門那拷貝過來。這種對任務執(zhí)行的認識思路使得電子政務建設流于形式。此外一些部門認為電子政務僅僅是政府日常工作的一種補充,同時政府辦公方式的改變讓許多人心里難以適應,造成在心理層面根本不愿接受新服務方式。
(二) 建設規(guī)劃缺乏統(tǒng)一標準,資源利用不合理
在G2C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就是輕計劃重實施,在國家逐年加大對電子政務建設的專項撥款的背景下,資金來源問題得到解決,但資金應該先用于計劃、調研、培訓等基礎性的準備工作,否則,即使再先進的硬件設施發(fā)揮不了作用,造成資源的額極大浪費。
(三) 電子政務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落后
電子政務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來保障,雖然國務院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但相應的制度配套不完善。目前行政機關出臺的一些電子政務法規(guī)已難以解決電子政務在發(fā)展過程中出現(xiàn)的額一系列問題,原因在于我國當前電子政務發(fā)展存在立法效力低層次,且立法標準不一、政府信息壟斷等嚴重問題,因此國家有必要整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出臺一部系統(tǒng)完善的電子政務法,使電子政務適應信息社會的發(fā)展。
總之,由于電子政務在我國的發(fā)展時間并不很長,無論是技術方面的提升,還是觀念上的轉變,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存在的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借鑒他國的經驗,從而促使我國電子政務的發(fā)展。(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啦.服務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服務型電子政務建設研究[D].浙江大學,2008
[2]鹿源.新公共服務視角下的國內外政府網站影響力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0
[3]康曉燕.電子政務與服務型政府建設的整合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1
[4]何嬌嬌.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現(xiàn)狀相關問題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
[5]姚國章.電子政務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