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鴨,冠金陵
從2000多年前,楚國打敗越國,在長江之濱的石頭城一帶建立金陵邑到現(xiàn)在,恐怕沒有哪一個占都能像南京那樣,擁有過那么多不同的名稱:金陵、秣陵、江乘、湖熟、建業(yè)、建康、江寧、升州、白下、上元、集慶、應天、天京……“六朝古都”是千年前就被冠上的美譽,指的是在江東建立大業(yè)的孫吳,加上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這些定都于建康的小小王朝,偏安一隅,卻在亂世之中創(chuàng)造了南北大融合的氣象,令江南的經(jīng)濟文化都走向繁盛。南下的北方人影響了江南的民風甚至語言,魚米之鄉(xiāng)富裕了一方,江南煙雨更是激發(fā)了文人騷客的諸多靈感。這樣的地界,怎么可能少了美食?
南京人愛吃鴨子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前幾年就有統(tǒng)計說他們一年能吃掉一億只鴨子,不知道能不能繞地球一圈。南京地處長江邊,也是著名的“火爐”城市。夏季高溫濕熱,宜食性涼且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我國民問則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看來,地域早已決定了飲食習慣。
早在戰(zhàn)國時期,南京地區(qū)就有筑地養(yǎng)鴨的傳統(tǒng),江南水暖鴨肥,也是很自然的事兒。傳說,南朝陳武帝率兵抗擊南侵的北齊鮮卑軍隊,在今天的南京北郊一帶連日苦戰(zhàn),百姓紛紛以荷葉裹飯,內(nèi)包鹵汁烹就的鴨肉,送到前線慰勞軍隊,這大概是南京人吃鴨的最早記載,據(jù)說也是南京板鴨的雛形。
將鴨子用鹽鹵腌制后,用竹筷將胸部撐開,掛于通風處晾干,最后看似硬邦邦如鐵板一塊,是為板鴨。吃起來肉質(zhì)緊密,很有嚼頭,味香入骨,特別適合下酒。更大的好處是,南京板鴨可以長期保存。只可惜普通人不太容易掌握制作秘訣,常常做得又咸又硬。于是,愛吃鴨子的南京人又有了新發(fā)明,就是如今名聲遠遠蓋過板鴨的“金陵鹽水鴨”。
至于這鹽水鴨到底從哪年哪月開始,恐怕很難考證,但是有位大人物可為它作出了不少貢獻。六朝之后,南京很快進入了沉寂期,直到1368年,朱元璋進入了這個古城。他高筑了長達35公里的城墻,建立了統(tǒng)一中國的明朝,將這個古都首次賦予了“南京”這個地名,也讓它第一次有了國家首都的真正規(guī)模和氣度。
南京人為什么愛吃鴨子?傳說當年朱元璋建造中華門時,怎么都蓋不起來,便聽人獻計,向周莊財主沈萬三借來聚寶盆一用,說定第二天五更時一定歸還??蛇^后皇帝反悔了,他下令更夫只能打到四更,又連夜派人把南京城內(nèi)外的雞全部殺掉,連雞蛋也全部打碎。五更沒了,他也就不必歸還寶物。從此以后,南京人就沒得雞吃了,只能吃鴨子。現(xiàn)實之中,沈萬三確實被要求捐資建造1/3的南京城墻(現(xiàn)今南京城墻的中華門到水西門),皇帝也覬覦其財很久,不過這鴨子嘛,只能是傳說了。
洪武年問,南京城建造了不少清真寺,清真菜館也應運而生,時至今日還有像馬祥興這樣的老字號。鹽水鴨據(jù)說就是從這些清真館子走向興盛。清真菜館向來講究飲食衛(wèi)生,牲畜一律活殺放血,鴨子也收拾得干干凈凈,絕不留一根毛茬。鹽水鴨的腌制復鹵期變得更短,鹵出來的鴨子新鮮細嫩、肥瘦適宜,毫不油膩,還講究現(xiàn)做現(xiàn)賣、現(xiàn)買現(xiàn)吃。到了清代、民國,各路老饕對于南京鹽水鴨都念念不忘,回想不斷。民國張通之所著的《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nèi)有桂花香也。”
用來烹制的鴨子都來白南京及周邊,高郵、邵伯、蕪湖一帶的麻鴨膘肥肉嫩,特別適合做鹽水鴨。從前,鴨農(nóng)們一路趕著鴨子前往南京,在田邊河灘吃野味之余,還隨時能洗個澡,這樣的鴨子不肥碩健壯才怪呢??上?,今天吃不到啦。
不僅是鹽水鴨,烤鴨在明代也已經(jīng)頗受皇家推崇。若不是有了明成祖遷都北京這一出,烤鴨便不會從南京走向北京,也不會成就世人皆知的北京烤鴨吧。如今,說到南京城里最受大家喜愛的鴨子,鹽水鴨恐怕要數(shù)清真老館韓復興,而烤鴨非章云板鴨出產(chǎn)的莫屬,至于其他種種,便只能說是眾人各有“心頭好”了。
鴨血粉絲湯、鴨肉包子、鴨油燒餅……連鴨臀尖也美其名日“松子香”,金陵處處有鴨味兒,即便其他美味也足以誘惑人心,但到了南京怎能不先關照它呢?
南京香肚
用料
300克豬腿肉/
100克豬小肚/
45克鹽/5克花椒、八角、桂皮/10克白糖
做法
新鮮豬小肚洗凈后用溫水浸泡,剪去油脂、油筋。取一大碗,放入30克鹽加清水攪勻,加入處理好的豬小肚浸泡10—18小時至其呈現(xiàn)紫色,取出瀝水,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0天,每天換水至肚皮變?yōu)榘咨?,撈出瀝干水分,晾干制成豬皮子。
花椒、八角、桂皮混合研磨成香料粉。豬腿肉切成如筷子般的細條,加入白糖、香料粉和剩余鹽拌勻,靜置15-20分鐘制成餡料。
將餡料塞入豬皮子中,慢慢揉緊,再用細針扎一些小孔使空氣排出。豬皮子塞滿后用繩扎緊,放置于太陽下曬干,然后掛于陰涼通風處晾1個月即成。
食用前將香肚放清水中浸泡20分鐘,洗凈后入鍋煮沸,再改小火燜約30分鐘即可。
南京板鴨
用料
450克鴨肉/15克生姜/10克八角、大蔥/5克月桂皮、茴香、花椒/35克鹽/適量料酒
做法
鴨肉預先處理好,洗凈瀝水。將料酒、20克鹽攪勻涂抹于鴨肉上,裝入保鮮袋后上壓重物腌制2小時,翻面再腌制2小時。
鍋內(nèi)倒入清水煮沸,放入月桂皮、茴香、花椒、八角、大蔥、生姜和剩余的鹽,再次煮沸后關火放涼制成料湯。
將腌制好的鴨子放入料湯中浸泡6-8小時,取出放置于陽光下晾曬1—2天。食用前只需放入蒸鍋隔水蒸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