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應 林志東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階段的閱讀總量規(guī)定是不少于145萬字,其中小學第一學段是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是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是不少于100萬字。伴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課外閱讀受到了許多學校和老師的重視?!澳阕x、我讀、他讀、大家讀”的口號鋪天蓋地,手抄報、讀書筆記、課外摘抄本,閱讀競賽等不同的閱讀呈現(xiàn)精彩紛呈。但是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如今的小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的能力并不高。那么如何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做一些探索:
一、精選小學生課外閱讀書目
1.誦讀類。包括古詩詞、中華經(jīng)典語錄、現(xiàn)代優(yōu)秀詩文的誦讀。像《唐詩三百首》《小學生必背古詩詞80首》及里面的補充詩詞240首、《三字經(jīng)》 《論語》《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等,宜在早晨晨讀,讓學生吟誦、熟讀,以積累語言材料,形成語感,接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長期堅持,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2.名著類。名著是人類文化的精華,讓學生閱讀名著,和大師對話是一個最好的學習語言、進行精神提升的途徑。我讓學生必讀的是《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福爾摩斯探案全集》 。世界著名童話系列——《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童話365夜》;世界著名神話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國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故事》等。
3.瀏覽類。指時文、報刊、網(wǎng)絡的閱讀。學生畢竟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中,他們不僅應該接受傳統(tǒng)的文化熏陶,也應該感受身邊的生活。老師應該把引導學生閱讀報刊,比如《小學生周報》 《少年兒童故事報》 《報刊文摘》 《小讀者》 《意林》等。
二、開設切實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課
我們學校今年投資60幾萬改造圖書館,還每周特別開設了一節(jié)課外閱讀指導課,專門對學生進行具體、切實的閱讀指導。課外閱讀指導課不能上成課內(nèi)閱讀課,應著眼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指導閱讀方法。①可根據(jù)不同的閱讀材料靈活地運用誦讀、鑒賞、比較、評價、探究、講演、辯論、競答等方法進行指導。②努力創(chuàng)設讀書的氛圍,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分享閱讀的快樂和心得。
1.激趣導讀
①師讀給生聽。老師常選一些情節(jié)鮮明有趣、人物形象鮮活、語言節(jié)奏明快的圖書朗讀給學生聽,或放映錄音,孩子們在短暫的時間里,就會形成濃厚的閱讀興趣。聽的故事越多,孩子的閱讀期待就越強烈。 ②生講給生聽。班里總有幾位早就與書為友的“小書迷”,多開展幾次“好書介紹會”、“精彩故事會”等,讓那些早“讀”起來的同學上臺講演讀書的經(jīng)驗、收獲和引人入勝的故事,聽了同伴的介紹,孩子們會激起強烈的讀書欲望。 ③師生讀書交流會。我與班內(nèi)學生共同商定了每月的必讀書目,并定期舉行了讀書內(nèi)容交流會。
2.讀書指南
“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這是大語文教育觀。語文教學必須走“開放型”的大閱讀教育之路。為此,我盡量為學生提供進行課外自由閱讀、語文活動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為學生獲得生動活潑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每周開設1節(jié)閱讀指導課,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的自由閱讀課。利用閱讀指導課,向?qū)W生傳授基本的讀書方法,如瀏覽、略讀、精讀等;教會學生寫讀書筆記,如摘錄型、介紹型、體會型等;培養(yǎng)學生善讀的習慣,如讀思結(jié)合、讀說結(jié)合、讀寫結(jié)合等。
三、讀書活動鞏固薈萃
1.閱讀積分
建立“閱讀積分卡”,為了促進孩子在課余時間進行大量閱讀,對孩子的讀書活動進行量化。我們班成立了讀書會,給每個會員建立了“讀書積分卡”。以學校推薦書目為主進行閱讀,也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書目閱讀,學生讀書積分成績由老師認真核實。學生每閱讀一萬字的內(nèi)容,可積10分。設立“讀書星計劃”,學生積滿50分,可獲得一顆讀書星,獲得30顆讀書星,將榮獲“班級閱讀大王”稱號。
2.成果展覽
①剪報本——每生用厚16開白紙自己裝訂成幾個剪報本,可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愛好,把自己從報刊中看到的最喜歡的內(nèi)容剪下來,分門別類貼在這些本子上,每張報都要盡量做得精美別致,比如加上標題,在四周添上花邊,或在適當處加插圖或加一段讀后感。
②摘記本——每生準備一個厚硬皮本,專門摘記從課外書報中讀到的重要信息,如好詞好句、名人名言、格言、諺語、歇后語、古詩詞知識、寫作知識、對聯(lián)、8字成語、文學常識等等。同樣,學生要精心制作每一頁版面,做到圖文并茂。
3.好書推薦
孩子們開始熱愛讀書了,可書從何來?①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里面有藏書上萬冊,除必讀書外,每個學期再搞個調(diào)查,列出班內(nèi)學生最想看的書目,每星期讓學生到圖書室去借,然后在每天中午半小時閱讀課中,學生可以隨時先還后借,每次限借一本,最遲在7天內(nèi)歸還。②學生個人購書。每個家庭都會擁有一些適合孩子看的課外書。在班內(nèi)搞個圖書推銷活動,先向同學介紹自己的好書,再借給同學看,看完后討論討論。凡推銷成功一人者可得10分,誰推銷的多誰得分就高,根據(jù)得分高低評出“最佳圖書推銷員”若干名。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課外閱讀能使學生擴大知識面,學會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從而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難怪歐陽修詩曰:“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币虼耍鳛橐幻蠋?,特別是語文教師對小學生的課外自主閱讀要格外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