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成杰
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的主體教學模式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內(nèi)容。這是對傳統(tǒng)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參與、機械接受 ,其創(chuàng)造性受壓抑的灌輸式教學的重大突破。在現(xiàn)代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能動性與主動性的發(fā)揮,更加關注學生情感、精神等的全面參與與發(fā)展。如何引導學生主體參與,這是當前廣大教師所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做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小學生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毙W階段正是學生學習、成長與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因此,在小學階段的各學科教學中我們要深入落實新課改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構(gòu)建生本課堂,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體參與,以此來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整體提高。筆者現(xiàn)結(jié)合具體教學實踐淺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精心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樂于參與
愛因斯坦提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敝赋鏊兄橇Ψ矫娴幕顒佣家蕾囉谂d趣??梢姡挥袑W生對認知對象感興趣,學習才能有動力,才能更專注、更積極、更主動,這樣的學習才能是愉悅而有效的,行動是積極而活躍的,學生才能樂于以主體身份來展開探究,讓學生真正愛上這種學習方式。為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要充分利用這短暫的幾分鐘,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上課伊始就對所學內(nèi)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與積極的欲望,以主體身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一)制造懸念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旺盛的求知欲,在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問題,制造懸念,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可以將學生帶入求知的憤悱狀態(tài),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二)設計謎語
謎語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出示謎面,以謎語來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引發(fā)學生的主動思考,這樣更能將學生帶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如在學習《蜜蜂引路》這一課時,我讓學生來猜謎語:“嗡嗡嗡嗡嗡嗡,成群結(jié)隊入花叢,傳播花粉又采蜜,都是勞動小能手。”從而由謎語來引出蜜蜂,進入新知的學習,這樣的導入水到渠成,能夠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精選故事
小學生愛聽故事、講故事,故事是小學生所最愛的活動之一。用趣味生動的故事來導入,更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讓教學更加富有生命的活力,這樣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啟發(fā)學生思維,激活學生想象。如在學習《坐井觀天》這一課時,我用多媒體來呈現(xiàn)相關的圖畫,并配以動聽的背景音樂,來進入故事的講述:“很久很久以前,在深井里住著一只小青蛙,從來沒有出來過。有一天這只青蛙正坐在井底望著藍天出神時,一只小鳥落在了井沿上,并和青蛙開始交談起來。同學們你們知道它們都說了些什么,在青蛙和小鳥之間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這樣由講故事的形式來導入此課的教學,更能激起學生學習的激情。
(四)歌曲導入
兒歌通俗易懂、節(jié)奏歡快,是學生所喜愛的一種重要藝術(shù)形式。將兒歌引入教學,可以用歌曲強烈的感染力來渲染氛圍,增強教學的情趣性,以激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感,從而引導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展開快樂的學習。如低年級識字是重點也是難點,尤其是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學生容易混淆,為此我們可以帶領學生來進行兒歌的創(chuàng)編,讓學生在歡快的唱歌中來加深對這些字音形義的理解,這樣的學習是快樂而高效的。
二、提供參與空間,讓學生全面參與
現(xiàn)代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并不是教師的角色就不重要了,教師而是要站在一個新的高度,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的共同參與者與指導者,發(fā)揮教學的主導作用,為學生提供與創(chuàng)造更多自主參與的機會,真正做到教學面向全體,全面參與。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單純的知識講解,容易陷入機械灌輸?shù)恼`區(qū),而無法實現(xiàn)學生的主體參與與主動構(gòu)建。只有將知識寓于一定的生活場景與實踐活動之中,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主動參與,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展開主動思考,以順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二)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積極探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改所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更能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互助性與主體性,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特定的內(nèi)容展開積極的交流與合作。這樣的學習方式更能為學生營造一種利于表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個性的氛圍,更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促進全體學生全員參與;同時小組合作改變以往知識由教師單向地傳向?qū)W生,而是可以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多向交流,擴大學生的信息量,開闊學生的思路,真正實現(xiàn)互動教學。在合作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以主體身份來展開積極的探究,在探究中來獲取知識,形成技能。
(三)實施分層教學,實現(xiàn)全體學生參與
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要實現(xiàn)全體學生的全面參與,就必須要正視學生間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實施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這樣才能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來,每個學生在學習中享有平等參與的機會與權(quán)利。尤其對于中差生,我們更要給予特別的關注與鼓勵,鼓勵學生多讀多思,多發(fā)表意見,讓中差生也能夠真正參與進來,行使他們作為學習主體的權(quán)利。
三、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參與
正所謂:“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益也?!痹趯W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掌握技能,真正掌握學習方法,讓學生真正學會參與、學會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努力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精神,不僅要讓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他人所提出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會質(zhì)疑問難,讓學生敢問、善問、樂問、會問。
(一)給學生提問的機會
提問要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給予學生平等提問的權(quán)利,讓學生大膽地發(fā)表個人見解,而不只是體現(xiàn)在每一節(jié)課或是每一個活動中。只有貫穿教學的始末,這樣才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質(zhì)疑問難習慣,讓學生勇敢提問。
(二)給學生提問的動力
學生不斷提問的動力來自于教師的肯定與鼓勵。因此,不管學生提出什么問題,我們都要給予鼓勵,肯定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即使學生提的問題過于簡單甚至是沒有價值的,也不要一味否定,這樣會打擊學生提問的積極性;而是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啟發(fā)與指導,讓學生自己來認識問題所在,不斷完善。
總之,我們要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教學活動,以引導全體學生全面參與,讓學生在探究中確立學習主體地位,學會學習,愛上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責編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