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華 黃銳
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痹S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都有過這樣的感慨。作為英語教師,筆者深知英語學科教學的難處,但是當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后,就覺得所有的工作已事半功倍,許多困難已迎刃而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關鍵,它使學生學習英語具有持久的動力。因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至關重要。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
一、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從而讓其明確學習目的、確定學習目標,進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當今社會越來越成為一個相互依存的社會,英語則是最有用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教師通過向學生介紹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再以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英語的事例加以說明,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激發(fā)興趣,增強求知欲。確定學習目標,可以讓學生明確一個時期內或一節(jié)課的主攻對象,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之提高學習興趣,而且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必要條件。
二、教學中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
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學習環(huán)境,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用優(yōu)美的語音、語調感染學生,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去啟發(fā)學生,選用實用、生動、有趣的例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機會,如學唱英語歌曲、開展英語競賽等,使他們享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始終保持濃厚興趣。
三、少批評,多表揚
教師要摸準每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適時找一找他們的閃光點,少批評,多表揚。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钡拇_,通過多渠道、多手段、多形式地對學生進行激勵,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同時還能讓學生不斷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上進心,收到拓展思路之功效。
評價學生要因人而異,不能用“一把尺”。評價要看對象、看場合,或直言不諱,或嚴肅莊重,或熱情洋溢。對學困生,哪怕是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肯定與鼓勵。贊許是后進生的甘露,他們更需要關切的目光和貼心的話語,教師切莫讓他們產(chǎn)生被遺棄感。對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要求要嚴格,才有利于促進他們不斷進取。當然,當他們的確有水平或創(chuàng)新時,同樣要給予熱情的肯定,以激發(fā)他們的遠大志向,促進他們在學習上更加勤奮。
無論是對優(yōu)生的褒獎還是對后進生的引導均要恰如其分,使其永遠向高一層次攀登。只要我們用“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的理念,用我們的愛心正確地進行評價,那么恰如其分的表揚、充滿關懷的批評、滿懷希望的鼓勵都是激勵性評價,學生從中得到的將是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斷正確認識自我的陽光。這樣,學生才會長久地保持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四、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情感猶如一根紐帶,把師生連為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始終起著主導作用,英語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樹立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素質,加強教學教育中的情感因素是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的基礎。情感是人的心理機制的中心,是一種很強的內在動力,沒有情感的投入,就沒有成功的教育教學。學生初學英語如果有了愉悅的情感體驗,就很容易產(chǎn)生再次感受相同情感的沖擊,這就是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其前提是教師要有真摯的愛,坦蕩積極的性格,真誠關懷的態(tài)度,熱情飽滿的情緒以及對學生適度的寬容。只要教師在教學中能用自己熾熱的情感之火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營造輕松愉快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為他們提供說英語的機會,就能使學生對其所學的學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自覺地、真正地掌握所學內容。
當然,教師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現(xiàn)在的學生知識面越來越廣,只有博學多才的教師才能讓他們信服。因此,教師要不斷給自己“充電”,多學習,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同時坦率地跟學生探討自己某些學科知識的不足之處,這樣才能成為一名讓學生尊敬的教師。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關鍵。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愛學、想學、善學、學好,樂在其中并且樂此不疲。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課堂教學手段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學以致用;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不斷培養(yǎng)學生增強并保持對學習英語的興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實現(xiàn)從“要我學”為“我要學”,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