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鏗
《黃帝內(nèi)經(jīng)》:“春三月,此謂發(fā)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fā)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鼻迕魇且粋€尤為重要的養(yǎng)生節(jié)氣。人應四時,春季萬物生長,機體也是如此。
清明飲食養(yǎng)生
注意“病從口入”
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發(fā)生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fā)季節(jié),因而要認真注意天氣變化,增減衣服,盡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為注意“病從口入”。
忌食“發(fā)物”
此節(jié)氣亦是多種慢性疾病易復發(fā)之時,如關節(jié)炎、哮喘、精神病等,因此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發(fā)的食物,所謂“發(fā)物”,從中醫(yī)角度上是指動風生痰、發(fā)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魚、海蝦、海蟹、咸菜、竹筍、毛筍、羊肉、公雞等,可適當吃些涼性食物,因此“寒食節(jié)”也有一定的養(yǎng)生道理。
適宜食物有粳米、芝麻、赤小豆、糯米、鵪鶉、鵝肉、蚌肉、韭菜、芫茜、萵筍、淮山、蘋果、橘、馬蹄、梨、桃、櫻桃等。養(yǎng)生的湯品宜紅蘿卜竹蔗水、胡椒煲豬肚、川芎白芷燉魚頭、韭菜滾狗肚魚、咸菜滾黃沙蜆、貓爪草煲豬瘦肉等。
飲食清補為主
清明時節(jié),在湯品調(diào)理中,除了要利水滲濕外,還要適當補益,因而養(yǎng)血舒筋最為重要。飲食要清淡,應定時定量,限鹽,補鉀,以清補為主,多吃蔬菜、水果,以防上火??啥喑孕┤岣勿B(yǎng)肺的食品,如薺菜益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益肺。清明前后,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醫(yī)認為,菊花能疏風清熱,有平肝、預防感冒、降低血壓等作用。但菊花茶喝多也會傷肝,因此要適量飲用。
清明營養(yǎng)菜譜:
口蘑白菜
制作原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醬油、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制作方法:白菜切段,干口蘑用溫水泡發(fā)。油鍋燒熱后,將白菜炒至七成熟,再將口蘑、醬油、糖、鹽入鍋,炒熟后,放入味精攪拌均勻,即成。
適宜人群:適用于冠心病、高血壓、牙齦出血者。
此道菜肴有清熱除煩,益胃氣、降血脂的功效。
銀杞明目湯
制作原料:雞肝100克、茉莉花24朵、銀耳15克、枸杞15克、水豆粉、料酒、姜汁、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將雞肝洗凈切片,放入鍋內(nèi),加水豆粉、料酒、姜汁、食鹽拌勻待用。銀耳洗凈,撕成小片,用清水浸泡待用。茉莉花擇去花蒂,洗凈,放入盤中。枸杞洗凈,和銀耳、茉莉花一起下鍋煮熟即可。
適宜人群:適用于肝陰虛所致的視物模糊、兩眼昏花、面色憔悴者。
此湯有補肝益腎,明目美顏的功效。
天麻燉豬腦
制作原料作:豬腦1個,天麻10-5克,生姜、鹽等調(diào)味品適量。
制作方法:將天麻洗凈,與豬腦同放入燉盅內(nèi),加入水、適量調(diào)味品,隔水燉一小時左右即可。
適宜人群:適用于頭痛、頭風、偏頭痛、高血壓、眩暈、腦鳴、神經(jīng)衰弱、手足麻木拘攣及小兒驚風者。
清明著裝“捂”到好處
俗話說“二月亂穿衣”,說的就是清明節(jié)前后,因為氣候多變,早晚溫差大,應該準備一件可以隨便穿脫的外套。一般來講,應根據(jù)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體生發(fā),抵御外邪侵襲,有助于身體健康。
養(yǎng)生保健專家提醒說,清明前后,忽冷忽熱,公眾穿衣要以“捂”為主,慎防各種“氣象病”。所謂“氣象病”是指由天氣或氣候原因引起疾病發(fā)作或者病情加重,比較普遍的如心肌梗塞、關節(jié)炎、風濕痛、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其發(fā)病率都與天氣變化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此時節(jié)宜保暖,衣服不宜頓減,著裝要以“捂”為主,以助人體陽氣生發(fā),抗御外邪侵襲。
“捂”,大人如此,孩子亦然。當你在為小寶貝脫冬裝之前,就要準備好“捂”的用品——春裝。對于孩子,春裝當以棉、毛、絨為主,如毛線衣褲最好是用細的純毛毛線織成,防止腈綸線過敏;外衣宜用棉布、絨布、燈心絨布做成單衣或夾衣;褲子以背帶褲為好,可免去束胸的弊端。帽子也宜用純毛細毛線織成,若為過敏體質(zhì),可換用棉布小帽。至于服裝顏色,應以淡雅為主,因為過于鮮艷的服裝在陽光下會有強烈反射,可刺激孩子的眼睛,影響視力。
但“春捂”須有一定限度,北方地區(qū)進入4月,天氣明顯變熱,如果還如冬天般里三層外三層,就會超過身體的耐熱限度,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變得無法適應。春季空氣濕度較大,如果“捂”過了頭,還容易誘發(fā)中暑,招惹“春火”。因此,市民尤其要注意。
清明動起來
清明時節(jié)天氣轉暖,春練是必須要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運動都適合在此時進行。一下為你推薦三類適合清明的養(yǎng)生運動:
推薦一:和緩運動型
在春風和煦的日子里,健走、慢跑等相對安靜的運動更適合剛剛從寒冬走過來的你。且走且跑且停,時快時慢,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穩(wěn)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的保健作用。
推薦二:休閑趣味型
遠足、徒步可以練習腳力,帶動身體的大循環(huán)。對于遠足與徒步有一定困難,或是受時間限制的人,可以選擇集休閑、娛樂和鍛煉為一體的放風箏。
推薦三:保健養(yǎng)生型
春練對于年輕朋友而言可能更為簡單易行,但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練更要科學合理,有針對性。所以建議選擇一些太極、五禽戲、八段錦等具有保健養(yǎng)生功效的氣功功法來習練。
情志養(yǎng)生清明時
清明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當看到親人的墓碑,許多人難免睹物思親,或過度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出現(xiàn)自責、愧疚和抑郁的情緒。“死者長已矣,生者常戚戚?!贝藭r此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可是,過度或長久的悲傷對身體健康有很嚴重的影響,應及時調(diào)整情志,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
其實,清明時節(jié)不僅僅我們的身體容易犯困,精神也容易憂郁,身體犯困還可以小睡一下,精神憂郁了卻十分危險。那么,什么是抑郁癥呢?對于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心煩,平時想吃的不吃了,愛玩的不玩了,志不得伸,氣不得抒。印象中最典型的抑郁癥患者,當數(shù)《紅樓夢》里的林妹妹了,看著暮春時節(jié),落花紛紛,禁不住想起自己,一通傷感,便吟出了《葬花吟》。林妹妹的抑郁應該讓天下女子為戒,正是她的抑郁、多疑、敏感葬送了她的性命。
中醫(yī)認為,春季抑郁癥的發(fā)病原因,便是肝郁所造成的結果。那么,清明時節(jié)如何調(diào)適情志來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一是珍惜明媚春光,放松放松蟄伏了一個冬天的身心,不要讓春困、春愁、思念、悲傷纏身,應該到野外游樂賞景,既有情趣,也是順應自然之道。二是樹立生活、工作的目標,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抵御不良情緒。
俗話說,“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人的一生中,處于逆境的時間大多多于順境的時間,身處逆境,苦悶、惶恐之時,不能郁悶在心,應一吐為快。疏泄方法很多,或找朋友解悶聊天,或爭辯一次或大哭一場,或把對逝者的思念之情寫成文字,或到遠處郊游,朝天空大喊。總之,要把不良情緒調(diào)節(jié)好,千萬不要遇事憂愁焦慮,甚至大動肝火。
另外,還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措施轉移人的情緒,以解脫不良情緒的刺激。如琴棋書畫移情法,運動移情法等。同樣,還可以用理智戰(zhàn)勝不良情緒的干擾,并投身到事業(yè)中去,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化悲痛為力量??傊?,當一個人思慮過度心情不快時,就應該想辦法從自己的內(nèi)心跳出來,尤其在這生機盎然的清明時節(jié),或外出旅游,或鍛煉身體,讓山清水秀的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消極情緒,讓自己陶醉在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的大自然里,以舒暢情懷,忘卻所有煩惱。
鏈接
清明踏青祭掃須“五防”
雜草林地行走
不妨“打草驚蛇”
春季是蛇活動的頻繁期,特別是在悶熱欲雨或雨后初晴時,蛇經(jīng)常出洞活動。
醫(yī)務人員提醒市民,在山間灌木、雜草林地行走時,可先用棍棒敲擊草叢,“打草驚蛇”將蛇趕走:遇蛇襲擊,不要直線跑,更不要向下坡逃跑,可左右拐彎交替作“之”字形躲避:若被蛇咬,傷者切忌驚慌奔跑,要緩慢行走或由他人運送,劇烈活動會使血液循環(huán)加快,增加人體對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癥狀。傷者要立即用止血帶或手帕、繩索等在傷口5厘米處進行縛扎,每隔15-30分鐘放松1分鐘,以免肢體壞死。傷者應到醫(yī)院救治。
山路濕滑難行
防滑鞋是首選
清明前后,戶外用品店的生意火爆了不少,一家戶外用品店的店員介紹說,戶外用品,尤其是防滑耐磨的徒步鞋迎來了銷售熱潮。
上山掃墓一般行程半天,若選擇不合腳的鞋子不僅會使足部受損,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各種并發(fā)癥。專業(yè)人士提醒,爬山不應穿著涼鞋、拖鞋、尖頭鞋、高跟鞋或新鞋,可詵擇軟皮面或布面等透氣性好的圓鞋頭、厚膠底鞋或尼龍搭扣的運動鞋,最好是防滑又耐磨的徒步鞋。出行前應仔細檢查清除鞋內(nèi)的小沙石等雜物,鞋墊皺褶也要整理鋪平。
遇到雷雨天氣
避免接打手機
清明節(jié)多雨水,驚蟄過后便有雷雨天,市民祭掃先人一定要帶雨具,并注意防雷。
“在野外遇強雷雨,不要使自己成為最高點?!睂<冶硎?。市民應盡快離開山頂、山坡、山脊、河流、湖泊,避免多人擁擠一起,應選擇最低處,雙腳并攏蹲下,除下身上金屬物品;不要靠近電桿、高塔、大樹、煙囪以及墻根的避雷接地裝置,不要接觸金屬管線、電線。
同時,雷雨天氣應盡量避免接打手機。因為手機開通電源后,所發(fā)射的電磁波極易引來感應雷,使人遭受雷擊。
如果不幸遭到雷擊,電流會使人的心跳、呼吸停止,但只要搶救及時多數(shù)可以恢復,親友應及時向120求救,并馬上以心肺復蘇法和人工呼吸現(xiàn)場搶救。
雨天也要防火
提倡文明祭祀
清明時節(jié)上山祭祀,不少人焚燒紙錢,火種隨風飄散,給山林防火造成了極大壓力。
專業(yè)人士提醒,在清明掃墓期間,市民盡量不要攜帶火種上山,應用綠色環(huán)保的方式祭拜祖先,用鮮花代替紙燭,做一名文明的低碳掃墓人。即使是在墓區(qū),也請市民在指定地點焚香燒紙。專家特別提醒,一般山上禁止明火。
雖說清明時節(jié)往往以陰雨天氣為主,但山上的枯枝敗葉較多,一旦尚未完全熄滅的煙頭掉在這些易燃物上,很容易引起火災。因此,上山掃墓時切忌吸煙。并請家長看緊孩子,別讓他們玩火。
一旦發(fā)現(xiàn)火災,不可盲目亂逃,要充分利用身邊可以滅火的物品進行撲打,并立即請求周圍群眾及工作人員支援,及時撥打電話報警。
爬山運動量大
隨身帶巧克力
上山掃墓耗時長,體能消耗大,老人、婦女容易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建議市民出行之前,準備巧克力、糖果或含糖飲料,一旦出現(xiàn)頭暈、怕冷、出冷汗、手顫等低血糖反應時,馬上吃一點糖分較高的食物能有效緩解癥狀。同時,還應多喝水,適當補充水分。
福醫(yī)大附屬二院急診科副主任王耀國建議,當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時,糖尿病人適合進食無糖食物或點心,比如蘇打餅干,不可食用含糖太高的食物。
此外,到野外掃墓還應注意預防花粉過敏。有過敏體質(zhì)的人到野外可戴口罩、墨鏡、手套等,穿上長袖衣褲,盡可能減少皮膚外露。行走時應選擇花草樹木上風口行走,必要時還應帶上防過敏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