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迪
【摘要】歸化和異化是翻譯過程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翻譯方法,在《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這部魔幻小說中兩種方法的體現(xiàn)也隨處可見。本文旨在通過小說中的翻譯例子指出只有將兩種翻譯方法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更有利于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關(guān)鍵詞】歸化 異化 《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
翻譯是將一種語言用另一種語言準(zhǔn)確的傳遞出來,是跨文化交流的行為,有利于文化的傳播與交融。翻譯與語言是同時出現(xiàn)的。起初,翻譯的前身是解釋,后來隨著人類生存的需要,了解與自己不同的文化隨之成為必然,也就有了不同語言之間的解釋,即現(xiàn)在大家所說的翻譯。最基本的翻譯方法即歸化和異化。
《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是近幾年的暢銷魔幻小說《哈里波特》系列的第六部,也是國內(nèi)外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追捧的系列小說之一。它的翻譯工作也就顯得異常重要。在我國的武俠小說中外聞名的情況下,該系列小說能如此吸引中國青少年的眼球,除了原著本身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以外,譯者們的精彩翻譯也是功不可沒的。其翻譯過程中出現(xiàn)不少歸化和異化的使用,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歸化、異化
歸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異化(Foreignizing Transalation)是翻譯過程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翻譯策略。1997年英國出版的《翻譯研究詞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給出了較詳細(xì)精確的解釋:歸化是在翻譯中采用透明的、流暢的風(fēng)格以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譯策略;異化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陌生感、故意打破目標(biāo)語言常規(guī)的翻譯策略。
歸化和異化究竟哪種更實用一直是學(xué)者們探討的問題,最先引起歸化異化之爭的是美國翻譯家奈達,他的“最切近的自然對等”(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ce)讓眾多學(xué)者持否定態(tài)度,代表人物是美籍意大利裔學(xué)者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他在《譯者的隱身—一一部翻譯史》提出“譯者要么盡量不打擾原作者而讓讀者靠近作者,要么盡量不打擾讀者而讓作者靠近讀者”。但歸化異化傳入中國二十多年來,對中國的翻譯發(fā)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讓我國學(xué)者無論從思想上、形式上還是認(rèn)知上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我國的翻譯水平也在學(xué)習(xí)歸化異化的基礎(chǔ)上有了進一步的跨越。
二、《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的歸化翻譯
盡管翻譯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譯者仍需對源語言及譯入語的文字及文化有相當(dāng)?shù)牧私?。作為暢銷書,主要閱讀對象又是廣大青少年,所以應(yīng)與譯入語的文化緊密相聯(lián)。
1.語法層面。名詞是話語表達的關(guān)鍵之一,所以名詞的翻譯也顯得異常重要。以該劇中的幾個句子為例:
(1)Even the weather was dismal; all this chilly mist in the middle July...就連天氣也不如人意,還是七月是旬,就已經(jīng)彌漫著寒冷的霧氣。(2)With a slight shiver,the Prime Minister got up and moved over to the window,looking out at the thin mist that was pressing itself against the glass.首相微微打了個寒戰(zhàn),站起來走到窗戶前,望著外面緊貼窗玻璃的薄薄的霧氣。(3)At this,the Prime Minister had found his voice at last.這時,首相終于找到機會能說話了。
在這三個例子中,chilly mist,slight shiver和voice在原著作中都是名詞,但是在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分別譯為了“彌漫”、“打了個寒戰(zhàn)”和“說話”,這種詞性的變化其實就是符合漢語的表達習(xí)慣,也是歸化的典型表現(xiàn)。
2.詞匯方面。漢語里面有大量的成語,多是四個字,排列整齊工整,又含有深厚的中國特色,很難譯為相對應(yīng)的英語?!豆锊ㄌ嘏c混血王子》又是一部魔幻小說,不乏超能力及魔力方面的名詞或詞組。如我國武俠小說中出現(xiàn)的一些“降龍十八掌”、“凌波微步”、“水上飄”等已讓大家耳順能詳,在《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中也出現(xiàn)一些特有名詞,如:(1) Apparate 幻影移形:讓自己能瞬間移動到別處;(2) Lumos 熒光閃爍:使魔杖發(fā)出亮光;(3) Impedimenta 障礙重重:阻止人或物靠近這些翻譯與我國武俠小說中涉及到的武功或是魔法招式的名稱較為親近,比較能讓中國讀者接受,是歸化翻譯的典型表現(xiàn)。
三、《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的異化翻譯
僅管歸化是翻譯過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但異化的存在也有特殊意義。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多采用歸化與異化相結(jié)合的方法,既能讓讀者更容易接受,也能讓讀者感受到異國文化的魅力。在《哈里波特與混血王子》中,異化的使用也頗具特色。
1.While the Prime Minister surreptitious touched the wood of his desk...首相偷偷地敲了下木頭桌子……大家都清楚這西方國家的民族習(xí)慣,一旦說到、聽到或是想到不吉利的事情時,都要趕緊敲敲木頭或是往肩膀后扔一把鹽,就可以避免不好的事情的發(fā)生。在我國出現(xiàn)相似情況時,也會“呸”表明說了不吉利的話,把壞運氣吐走。
2.Maybe hes broken his Hand of Glory.也許他打壞了他的光榮之手?!肮鈽s之手”是西方巫術(shù)中的護身符,一般取被處以絞刑的人的手用曼德拉草或其他藥草纏裹浸泡而成,持有該種物品的人可以在別人看不見的情況下用它在黑暗中照明。
歸化和異化作為翻譯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翻譯方法,不能草率決定哪種方法更合適,應(yīng)把兩種方法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進行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1997.
[2]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