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巴巴看著種子發(fā)芽長成了一棵小苗,植苗追肥都做得不錯,害怕植物長勢不好,盯著它澆水,結(jié)果植物反而枯萎了,這是什么原因?
盆栽和地栽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對澆水量的把控,種植在庭院或田地里的瓜果蔬菜,不需要特別在意澆水量,因為有雨水和地下水的供給,植株不會特別的缺水,只要在發(fā)現(xiàn)土壤表面已經(jīng)干燥的時候及時澆水就可以了,即使?jié)菜^多,也不太可能引發(fā)澇害,因為水分會滲入到土壤下層。但是盆栽植物就不同了,因為土量少,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蒸發(fā),及時澆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澆水又不可過于頻繁, 因為花器的容積比較小,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造成植株根部腐爛,整株枯萎。對于陽臺種植愛好者來說,掌控好澆水量真是棘手的問題。
澆水也有訣竅
因為種植的植物不同,花器大小也不同,很難有一個量化的澆水標(biāo)準(zhǔn),需要通過不斷的觀察和嘗試,總結(jié)出適合自己家陽臺果蔬的澆水經(jīng)驗,才能將植物照料好。
雖然澆水量沒有一成不變的規(guī)定量,但是可以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1.微干再澆水
植物的根部需要水分,也需要空氣,新手種植愛好者常常會因澆水太勤而令土壤中水分飽和度太高,植物根系無法呼吸就會窒息而死。所以澆水的原則是微干再澆水。這個“微干”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法判斷:
1 觀察法:觀察果蔬枝葉的狀態(tài),植物原本油亮的葉片失去光澤、變得暗淡,或是葉子萎軟耷拉,就說明植物缺水,需要盡快澆水。
2 觸摸法:如果土表顏色變淡發(fā)白了,可以將手指垂直插入土中約兩指節(jié)的深度,如果感覺到土壤微干(有點潤,但不濕,沒有水分滲出)就應(yīng)該澆水了。
3掂盆法:在第一次澆透水的時候,掂一下整個花器的重量,之后每次澆水前,再掂一掂花器的重量,如果發(fā)現(xiàn)花器變輕了,就是缺乏水分了,應(yīng)馬上澆水。
2.澆水就要一次澆透
除了澆水太勤,新手種植愛好者愛犯的另一個錯誤是每次澆水只澆一點點,這樣的澆水量只能讓表土潮濕,并不能使植物的根系吸收到水分,會造成果蔬的慢性缺水。所以澆水的第二個原則是一旦澆水就要澆透,直到花器底部的排水孔有水滲出。
四季澆水時間表
春季:果蔬開始生長的季節(jié),水分能被充分吸收,應(yīng)在傍晚澆水,澆水的同時可添加液肥。
夏季:植物生長旺盛的時期,特別需要吸收水分,因氣溫較高,土壤容易干燥,如土壤過于干燥,可在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如果在炎熱的中午澆水, 莖和葉的水分會被快速蒸發(fā),導(dǎo)致植株枯萎。
秋季:入秋以后天氣漸涼,植物需水量也漸漸減少,應(yīng)逐漸適量減少補水量。
冬季:冬季氣溫較低,如果夜晚花器中有殘留水分,會造成植株凍傷,可在氣溫上升的上午10~11點澆水,有一些植物冬季停止生長,要特別注意控制澆水量。
盆栽和地栽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對澆水量的把控,種植在庭院或田地里的瓜果蔬菜,不需要特別在意澆水量,因為有雨水和地下水的供給,植株不會特別的缺水,只要在發(fā)現(xiàn)土壤表面已經(jīng)干燥的時候及時澆水就可以了,即使?jié)菜^多,也不太可能引發(fā)澇害,因為水分會滲入到土壤下層。但是盆栽植物就不同了,因為土量少,土壤中的水分容易蒸發(fā),及時澆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澆水又不可過于頻繁, 因為花器的容積比較小,多余的水分排不出去就會造成植株根部腐爛,整株枯萎。對于陽臺種植愛好者來說,掌控好澆水量真是棘手的問題。
澆水也有訣竅
因為種植的植物不同,花器大小也不同,很難有一個量化的澆水標(biāo)準(zhǔn),需要通過不斷的觀察和嘗試,總結(jié)出適合自己家陽臺果蔬的澆水經(jīng)驗,才能將植物照料好。
雖然澆水量沒有一成不變的規(guī)定量,但是可以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1.微干再澆水
植物的根部需要水分,也需要空氣,新手種植愛好者常常會因澆水太勤而令土壤中水分飽和度太高,植物根系無法呼吸就會窒息而死。所以澆水的原則是微干再澆水。這個“微干”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法判斷:
1 觀察法:觀察果蔬枝葉的狀態(tài),植物原本油亮的葉片失去光澤、變得暗淡,或是葉子萎軟耷拉,就說明植物缺水,需要盡快澆水。
2 觸摸法:如果土表顏色變淡發(fā)白了,可以將手指垂直插入土中約兩指節(jié)的深度,如果感覺到土壤微干(有點潤,但不濕,沒有水分滲出)就應(yīng)該澆水了。
3掂盆法:在第一次澆透水的時候,掂一下整個花器的重量,之后每次澆水前,再掂一掂花器的重量,如果發(fā)現(xiàn)花器變輕了,就是缺乏水分了,應(yīng)馬上澆水。
2.澆水就要一次澆透
除了澆水太勤,新手種植愛好者愛犯的另一個錯誤是每次澆水只澆一點點,這樣的澆水量只能讓表土潮濕,并不能使植物的根系吸收到水分,會造成果蔬的慢性缺水。所以澆水的第二個原則是一旦澆水就要澆透,直到花器底部的排水孔有水滲出。
四季澆水時間表
春季:果蔬開始生長的季節(jié),水分能被充分吸收,應(yīng)在傍晚澆水,澆水的同時可添加液肥。
夏季:植物生長旺盛的時期,特別需要吸收水分,因氣溫較高,土壤容易干燥,如土壤過于干燥,可在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如果在炎熱的中午澆水, 莖和葉的水分會被快速蒸發(fā),導(dǎo)致植株枯萎。
秋季:入秋以后天氣漸涼,植物需水量也漸漸減少,應(yīng)逐漸適量減少補水量。
冬季:冬季氣溫較低,如果夜晚花器中有殘留水分,會造成植株凍傷,可在氣溫上升的上午10~11點澆水,有一些植物冬季停止生長,要特別注意控制澆水量。
植物愛“喝”什么水?
大自然中的水是最好的選擇,例如雨水、池塘水或河水。淘米水、洗菜水或養(yǎng)魚換下來的廢水,都可以用來澆灌陽臺果蔬。自來水中因含有大量的氯,需要放置一兩天消散氯氣方可使用。
怎么澆才正確?
灌溉式:最正確的澆水方法,是將水均勻緩慢地傾倒于花器中,讓水從土表滲入,多余的水從盆底的排水孔流出。應(yīng)將水澆在植物的根部,不要淋濕葉子,以免引起葉子腐爛或長斑。澆完水后,需將花器下邊托盤中的積水倒掉,讓排水孔保持通風(fēng),避免根部積水腐爛或滋生蚊蟲。
噴水式:若想降低葉面溫度,使果蔬葉片保持青翠,可以用噴霧器對葉面進行噴灑,這樣還有助于保持空氣的濕度,減少水分蒸發(fā)。
浸吸式:還可以在花器下的托盤里灌水,但每次應(yīng)等托盤干了再給水,且水位高度不超過花器的五分之一,以防根部浸水腐爛。
“坐盆”——挽救“饑渴”的植物
有時候忙起來或者因為外出出差游玩等原因忘記給果蔬澆水了,等發(fā)現(xiàn)的時候植株已經(jīng)干得連莖葉都趴下來了,這種情況怎么挽救呢?這時候澆水,水馬上會從盆底排水孔流出,這是因為土壤已經(jīng)干透,吃不進水了。此時應(yīng)該采取一種叫“坐盆”的方法:在一個比花器大的容器里放入水——水量為放入花器后水位在花器二分之一的高度。這樣放置半小時到1小時,水會慢慢地從排水孔自動吸入花器,浸潤土壤。之后再從上方澆水,果蔬即可恢復(fù)生機。
TIPS:用茶水澆果蔬怎么樣?
很多人認(rèn)為喝剩的茶水可以用來澆灌果蔬,一舉兩得。其實,茶水并不適合用于澆灌植物,首先,茶葉中含有生物堿,它們會影響植物對土壤中有機養(yǎng)分的吸收,而生物堿本身對植物的健康生長并沒有什么助益。其次,喝剩的茶如果未發(fā)酵,很容易燒傷植株的根莖。而茶葉發(fā)酵后的氣味比較難聞,會招來各類蚊蟲,影響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