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巍
摘 要:機車乘務員是鐵路機車的直接操作者,也是應對危險防止事故發(fā)生的最后一道防線。機車乘務員疲勞駕駛是機務行車的禁忌,更是影響鐵路運輸安全的重大隱患。針對目前機車乘務員疲勞駕駛現(xiàn)狀,本文從造成機車乘務員疲勞駕駛的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著手,系統(tǒng)分析了造成疲勞駕駛的主要原因,并對此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鐵路;機車乘務員;駕駛疲勞
0 引言
鐵路機車乘務員駕駛疲勞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有外界因素也有自身因素。機車乘務員工作時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出乘時刻不固定,一次出乘作業(yè)時間相對較長,工作本身相對單調,工作環(huán)境有振動、噪聲等因素的影響。
機車乘務員在駕駛作業(yè)的同時還應做到信息接受要快,判斷的準確性要高,險情的回避和應急能力要迅速,統(tǒng)籌兼顧能力要好。職業(yè)特點決定了機車乘務員極易產生疲勞,主要表現(xiàn)為在操作技術上,出現(xiàn)質和量的降低和混亂;在體能方面,出現(xiàn)疲勞、困倦無力等,這些癥狀廣泛地存在于機車乘務工作作業(yè)中及工后。
由此可見,機車乘務工作本身是最復雜的勞動作業(yè)之一,同時對作業(yè)者的體能和心智的要求也相當高。為緩解機車乘務員駕駛疲勞,確保運輸安全和效率,本文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對造成機車乘務員駕駛疲勞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解決措施。
1 造成駕駛疲勞的原因
1.1 工作計劃不合理。運用管理部門負責機車乘務員的工作計劃,是生產運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在安排機車乘務員出勤計劃時,運用部門往往不以實際需要排班,也不科學的考慮隨機因素,而是盡可能多的排班,這種在管理上不重視工作計劃的情況依然突出。由此造成機車乘務員出乘時刻不固定,突發(fā)性叫班,久而久之使得乘務員心理高度緊繃,極易造成機車乘務員的身心疲勞。
1.2 調度指揮不當。列車調度員對列車的安全順利行駛至關重要。如果調度室不根據調度列車的行駛計劃科學合理調度,隨意調度列車,就會導致機車乘務員在一個調度指令上多次執(zhí)行,甚至出現(xiàn)機車的同一個指令的往復執(zhí)行。機車的頻繁調度導致機車乘務員的精力和體力的大量消耗,不能全力進行正常行車。有時調度室為了多次運輸工作的進行,不顧及機車乘務員的休息,高強度的運行機車,不能充分保障乘務員的休息,造成下次機車乘務員的工作精力不夠,駕駛過程的疲勞問題頻發(fā),嚴重威脅鐵路行車安全[1]。
1.3 視覺疲勞。機車在行駛過程中,機車乘務員需要保持時刻清醒,雙眼幾乎一直盯著機車前方的軌道和軌道旁邊的鐵路狀況信號燈,同時還要觀察機車駕駛艙內部的相關設備參數(shù),行車速度的快慢以及調度室隨時發(fā)送的調度命令等。雙眼的長時間集中觀察而得不到放松容易讓乘務員視覺疲勞。我們平時眼睛觀察事物的過程一般是處于間歇性休息的狀態(tài),當然休息的時間是很短,幾乎不影響正常工作。但是機車乘務員的雙眼必須保持隨時集中的狀態(tài),以應對突發(fā)狀況,從而導致雙眼無法得到短暫的休息,這往往造成眼睛持續(xù)性使用的效果較低。另外,機車行使過程前方光線的不斷變化,刺激雙眼的視網神經不斷對光線作出調整,造成眼睛機體上高強度反應,這也是視覺疲勞的重要原因。
1.4 生理和心理因素。機車行駛時是乘務員全身都集中精力的時刻,機車行駛過程中乘務員全神貫注,精神大量的集中,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雖然全身不需要大量的運動,但是肌肉的緊繃狀態(tài)身體內部機體也是需要急速生理反應的。精神長時間保持緊張狀態(tài)必然導致身體機能上大量能量的消耗,容易給身體產生疲勞感,這時乘務員生理上就會出現(xiàn)相應的反應,由于需要保持克制狀態(tài),往往加劇生理反應對乘務員全身的影響的加重,精神也往往愈加緊張和吃力的感覺,所以在機車駕駛操作過程中的反應速度就會變慢,嚴重則會讓乘務員出現(xiàn)幻覺。這對機車行車安全是極其危險的。
1.5 環(huán)境因素。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復雜性必然導致機車行駛環(huán)境的復雜性,有的機車行駛里程跨越區(qū)間大,外界環(huán)境從地理地勢到溫度濕度的變化,光線的轉變以及海拔高度的變化從而導致空氣壓力的變化。比如一列機車從上海開往拉薩,這列機車需要穿過濕地地域、平原、崇山峻嶺、涵洞、隧道、高原等不同地貌,隨著地貌的改變環(huán)境的溫度也會從高溫到低溫,或者從低溫到高溫,濕度也會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而產生變化。機車行駛過程中,乘務員需要經歷光線強弱的巨變,同時還需應對正常生物鐘給身體造成的困頓感。
1.6 列車速度的提升。機車速度的不斷提升,從以往的幾十公里每小時,到現(xiàn)在高鐵的幾百公里每小時,之間的差距十分巨大。機車速度較低的行駛乘務員在應對突發(fā)狀況時可以有較多的應對時間,精神自然緊張程度不是很高。如果機車速度達到幾百公里以上,列車應對突發(fā)狀況的時間幾乎很短,所以需要自己的高度集中觀察列車前方,還要根據列車道路檢測部門實時發(fā)送的道路信息來調整車速,同時高速行駛的機車窗外的景物在視覺上也更容易讓乘務員產生壓力[2]。
2 解決駕駛疲勞的措施
2.1 完善工作計劃。首先加強機車乘務員的個人素質以及技術能力的培養(yǎng),督促乘務員工作過程中相關工作細節(jié)落實到位,嚴格遵守相關規(guī)定和工作流程來操作。不能養(yǎng)成過分依賴技術的惰性思維,需要隨時保持應對突發(fā)的狀況的思維模式,重視行車安全。其次要加強時間觀念,及時處理突發(fā)狀況。盡量不要讓乘務員承擔外界因素對機車行駛造成的壓力。調度部門科學規(guī)范調度,合理安排工作機制,不要隨意改變行車計劃,盡量不要讓長時間行車之后的乘務員立即進行下一次的行車任務,盡量緩解乘務員的工作壓力。
2.2 安排機車雙司機配班。地區(qū)跨越大造成乘務員工作時間長,所以雙司機配班的安排可以合理根據日夜周期循環(huán),乘務員得以輪班休息,這樣每一班的乘務員會以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正常行車中來。當出現(xiàn)精力減弱,駕駛進入疲勞的狀態(tài)時可以讓另一個乘務員接替工作,疲勞的乘務員可以得到休息以進入下一個時間段。同時,當工作程度比較緊張時,兩個乘務員可以同時進行機車駕駛工作,每個人應對一個方面,同時進行信息交流,減緩了一個乘務員工作時出現(xiàn)應接不暇的情況。
2.3 減輕機車工作量并加大地面人員的引導。調度人員把調度情況和天氣等外界因素對機車行駛工作造成的影響及時給出行車建議,而不是單純的給出因素的數(shù)據,不僅加大了機車乘務員的工作量,還容易讓乘務員陷入孤立無援的情景,讓本來就集中精力的乘務員變的忙不可交。而且地面人員是最早獲知信息的,如果能第一時間給出處理意見,就能在最早的時間給出機車改動方案,如果讓機車乘務員自己解決問題反而浪費了最寶貴的第一處理時間,也容易讓乘務員陷入腦力疲勞的狀態(tài)[3]。
2.4 重視乘務員的心理狀況和身體健康。多加考慮乘務員的心理狀態(tài)和身體情況。有時乘務員的心理狀況反而影響著身體素質的好壞,即使再好的技術和工作能力,如果工作時心理健康較差,反而讓乘務員陷入精神極度疲勞的狀態(tài),從而造成身體上的反應乏力等問題。
2.5 提高乘務員工資福利。從綜合方面來講,提高機車乘務員的工資福利就能改善乘務員的工作積極性。過低的薪資會影響乘務員工作的積極性,從而在工作過程中就容易出現(xiàn)惰性狀態(tài),駕駛機車過程中自然也容易精神不集中,同時駕駛疲勞問題也會因為心理因素的影響而出現(xiàn)。如果多加關心乘務員的生活問題,發(fā)放一定的福利,提高員工勞務報酬。這樣,他們也會提升自己的工作積極性,自然就不容易在行車過程中懈怠散漫,心理積極在克服駕駛疲勞方面自然也是非常有效果的。
3 總結
造成機車乘務員疲勞駕駛的因素涉及到方方面面,這不僅影響著機車乘務員的身心健康,還影響著鐵路運輸?shù)陌踩托剩绻患皶r改善和解決疲勞駕駛,這將會嚴重危害我國廣大鐵路旅客的生命財產和鐵路運輸貨物的安全,并嚴重制約我國鐵路交通運輸?shù)目焖侔l(fā)展。本文從造成機車乘務員疲勞駕駛的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著手,系統(tǒng)分析了造成疲勞駕駛的主要原因,并對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為促進我國鐵路運輸?shù)陌踩⒖焖侔l(fā)展出謀劃策。
參考文獻:
[1]羅艷.機車乘務員職業(yè)倦怠的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3.
[2]劉芳軍.提速列車機車乘務員作業(yè)疲勞與職業(yè)應激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06.
[3]施其洲,張國寶,張濟民,王有培,唐森林.中國高原鐵路機車司機在不同條件下的駕駛疲勞研究[J].鐵道學報,1995(04):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