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未君
歐陽玄書碑
歐陽玄(1274-1358),生于瀏陽(今湖南省),字原功,號圭齋,祖籍廬陵(今江西吉安),為歐陽修之后裔,是元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对窔W陽玄傳》描述其小時候的故事,文字相當活潑:
歐陽玄,字原功。母李氏,親授《孝經(jīng)》《論語》《小學》諸書,八歲能成誦,始從鄉(xiāng)先生張貫之學,日記數(shù)千言,即知屬文。十歲,有黃冠師注目視玄,謂貫之曰:“是兒神氣凝遠,目光射人,異日當以文章冠世,廊廟之器也?!毖杂櫠ィ阶放c語,已失所之。部使者行縣,玄以諸生見,命賦梅花詩,立成十首,晚歸,增至百首,見者駭異之。年十四,益從宋故老習為詞章,下筆輒成章,每試庠序,輒占高等。弱冠,下帷數(shù)年,人莫見其面。經(jīng)史百家,靡不研究。
在河北涿州文物保管所的珍藏中,有一通元代的《涿州歷代名賢碑》(圖3),碑文列舉了從西漢到元朝的涿州名人,即有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蒯通、盧植、劉備、張飛、簡雍、張華、祖逖、竇禹鈞、邵雍等,也有我們并不常提起的王尊、崔骃,鮮予亮、祖塋、王紹義、劉晞、蕭延思等,整篇碑文近似于一部簡略的、截止到元代的《涿州名人辭典》。這篇碑文的撰寫和書丹之人,就是歐陽玄。
歐陽玄行事大度,含蓄縝密,節(jié)儉低調,為政清廉公正,為官四十多年,雖然在蕪湖等地做過官,但大部分時間在元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做官。其兩次做祭酒,六次進入翰林,三次任承旨。編撰的實錄、《經(jīng)世大典》、三史,都是大著作。他曾多次做主考官,兩次主持貢舉和讀卷官,凡宗廟朝廷重要文書冊文、傳達全國各地的制詔,大多出于歐陽玄之手。在當時,海內名山大川、寺院、道觀、王公貴人墓道的碑銘,以得到歐陽玄的文辭為榮耀。片言只字流傳到民間,人們都知道它的珍貴。文章道德,卓然名世。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涿州歷代名賢碑》為什么要請他來撰寫、書丹的原因。歐陽玄在河北的碑刻近年還有發(fā)現(xiàn)。2000年8月29日,河北省正定縣出土了一通歐陽玄撰寫碑文的《真定路學樂乎碑》,是當?shù)厝颂K天爵請歐陽玄撰寫的。地方上明賢、禮樂教育之碑都請他操刀,歐陽玄的名望的確非同一般。
說起歐陽玄和涿州的淵源,還有一段軼事值得一提。大約在歐陽玄十幾歲時,他的詩文就很有名氣了。那時候他還在老家湖南瀏陽讀書。有一次到長沙,他見到了長沙憲使盧摯。盧摯對歐陽玄大為器重,與他談詩論文,互相唱和,流連多日都不肯讓他離去。盧摯在當時就是大名鼎鼎的文人。盧摯(1242-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蒿翁,乃至元5年(1268)進士。詩文與劉因、姚燧齊名,世稱“劉盧”“姚盧”。其與白樸、馬致遠、珠簾秀均有交往。盧摯就是涿州人,是涿州望族盧植的后裔。在涿州,盧氏家族的文物和遺跡有很多。這次會面想必給歐陽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天立二年(1330),給涿州寫這通《涿州歷代名賢碑》時,歐陽玄的筆墨或許傾注了不一樣的情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