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
“公”,為會意字,從八,從厶。甲骨文的“公”字上為“八”,下為形似“口”的器皿形。“八”為“分”的初文,本義為將物分開?!肮钡募坠俏臅鉃閷⑵髅笾械臇|西平均分開。由此可知,“公”的造字本義為:在生產力水平低下、食物匱乏的遠古時代,人們平均分配賴以生存的食物?!墩f文·八部》中也說:“公,平分也?!薄肮钡谋玖x為公正、平凡、無私。
以下為“公”字的演變過程:
“公”的金文從八,從口。“八”為大數,意為眾、多,同時,“八”的字形又為由下至上而聚攏;“口”指人口、牲口等?!鞍恕薄翱凇睘椤肮?,會意為眾人一起為公。故“公”有公眾、公共的意思。又可會意為按照人口多寡來平均分配,故“公”有公正、公平的意思。今體“公”從八,從厶,其中的“八”可理解為表示相背的意思;“厶”古同“私”,指私人的、自己的。“八”“厶”相合為“公”,表示與私相背,即公正無私。“八”“厶”為“公”,“八”為大數,會意為將無數個私人聚攏為“公”,即公眾、公民、公共。
(選自《土生說字》,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