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潤怡
“咯咯……好癢……”猜猜我在干什么?悄悄地告訴你,上河城新開了一家魚療館,“聘請”了好多小魚當“足療師”,這可是件新鮮事兒,怎么能錯過?于是剛放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跟媽媽一起去體驗小魚“足療師”們的熱情服務(wù)。
透明的方形玻璃缸里,游動著成群的黑色小魚,我剛開始差點把它們當成了蝌蚪。仔細一看,原來是穿著灰黑色條紋外衣的胖頭小魚,一雙明亮的大眼睛,大大的鼻孔,總是張成“O”形的小嘴,讓人感覺萌萌的。媽媽告訴我,它們有個好聽的名字——“親親魚”,學(xué)名“星子魚”。
我的腳剛伸進溫水里,“足療師”們就迫不及待地圍了上來,你一口我一口向著我的腳趾和腳后跟“進攻”,一種癢癢酥酥的感覺像電流般流過全身。我禁不住“嘻嘻”笑著,腳也不由自主地縮了起來。有個調(diào)皮的小家伙竟然趁機鉆到我的腳底板上,在我腳心里使勁地咬。我癢得實在受不了啦,剛剛抬起腳,它們就“呼”地四下散開,等我把腳放下去,它們又聚攏來,繼續(xù)吃自己的大餐。
讓我的手也來體驗一下吧!我把手伸進缸里,“足療師”們并不緊張,它們豎起身子,拼命地擺動著魚鰭,在我的手指縫間一邊穿梭,一邊親吻,好像在跳親親魚拉丁舞。那就讓我來陪它們玩玩吧!我彎起手指,在掌心圍成一個山洞。剛開始“足療師”們只敢在“山洞”外面轉(zhuǎn)悠,眼看著“山洞”里沒有危險,一條大膽的小魚吐著泡泡,試探性地從“山洞”中鉆了過去,后面幾條也趕緊跟了上來。它們扭動著身子,開始了山洞“探險”。它們在軟軟的“山洞”壁上這里咬一口,那里啃一下,后來干脆一下子擠進來六七條。我感覺好像有幾根針在輕輕地戳我的手指似的,又癢又麻。我招架不住啦,“山洞”變成了“五指山”,開始撈小魚玩。它們嚇得東逃西竄,就連剛剛在我腳上工作的“足療師”們也被嚇走了。
不過別擔心,這群“足療師”可是不計前嫌的哦!等水里安靜下來,它們會回到原來的崗位繼續(xù)為你服務(wù),前后不過十幾秒鐘。它們在我的腳后跟上排著隊,秩序井然地“啃食”著。面對水流的沖擊,它們使勁地擺動魚鰭,保持身體平衡,張大嘴巴工作著,真是一群敬業(yè)的“足療師”!
時間到啦,當我提起腳,發(fā)現(xiàn)它變得又光又軟,摸上去滑溜溜的,感覺特別舒服??磥?,這些“足療師”們已經(jīng)幫我清除了腳上的皮屑,幫我的腳進行了一次“新陳代謝”。感謝你,小魚“足療師”!
寫作亮點:文章最大的亮點就是“新”——選材新,比喻更新!在小作者筆下,小魚一會兒跳起了拉丁舞,一會兒開始“山洞”探險,還要盡職盡責地工作,“萌”態(tài)盡顯。
你還可以這樣寫:小朋友們應(yīng)該有很多第一次去嘗試的體驗,比如做手工巧克力啦,感受溫泉啦……玩的時候盡情地投入。在記錄自己的感受的過程中盡量回憶當時的樂趣,用一些生動的修辭手法,細膩地描寫出自己當時的切身感受,這樣的文章才能打動人,才能讓人有感同身受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