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熙媛
摘要:車爾尼練習曲近年來幾乎成了鋼琴基礎練習的代名詞,除了帶動鋼琴技術的發(fā)展,更對規(guī)范鋼琴教育有不可磨滅的作用。本文就結合車爾尼練習曲對現(xiàn)代鋼琴的教育的影響來闡述車爾尼作品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車爾尼;練習曲;價值;技術;音樂性;即興伴奏
近年來鋼琴教育的發(fā)展近乎狂熱,而車爾尼練習曲的教材成了教學中的主力軍??枴ぼ嚑柲幔?791~1857)是奧地利作曲家、鋼琴演奏家和鋼琴教育家,其風格主要受到貝多芬和克萊門蒂的影響,代表作品有《599鋼琴初級教程》《299快速練習曲》以及作品《740手指輕巧的藝術》等。
法國鋼琴泰斗瑪格麗特·朗評價說:“巴赫的《十二平均律》或肖邦的練習曲,這些鋼琴音樂的登峰造極之作對丁訓練技術大師和音樂家是必不可少的,但他們終究代替不了車爾尼的《快速練習曲》Op.299和《于指輕巧的藝術練習曲》Op.740。”的確,車爾尼練習曲主張?zhí)岣哂谥笝C能,關注雙于力量平衡與對比,是鋼琴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基礎訓練。我通過車爾尼練習曲作品對現(xiàn)代鋼琴教育的影響,來闡述車爾尼作品的價值,以下是我的觀點:
1 車爾尼練習曲有助于訓練基本功
車爾尼練習曲的誕牛與19世紀初席卷歐洲的演奏家炫技心理有一定的關系,音樂技巧類作品帶動了演奏技術的發(fā)展,為演奏中的“炫技”創(chuàng)造了條件。
對現(xiàn)代來說,技術訓練是鋼琴演奏基本要求,車爾尼作品結合實踐而創(chuàng)作,旨在提高于指機能和于腕靈活性等。掌關節(jié)的鍛煉是首要的,高抬指鍛煉掌關節(jié)肌肉幫助提高控制鋼琴的能力。為了讓于指力量獨立,作品599中有專項同定五指的訓練,根據(jù)五指能力的不同設計了不同的練習訓練于的獨立性,達到力度與音色的統(tǒng)一。其次,作品599中第19、49條等音階練習一方面讓彈奏者熟悉調性;另一方面可以訓練于指穿指跨指以及手腕動作的靈活性。作品849第15條和作品299第39條等琶音練習能訓練于指擴張,對音程距離做到心中有數(shù)。車爾尼作品中多樣的音型樂句也值得我們推敲。連奏和斷奏練習于的彈性,大跳考驗彈奏的準確性,裝飾音訓練于指靈活和于腕的穩(wěn)定。車爾尼還很注意左手機能的提高,他的作品740中,只有達到左右于能力相對平衡的狀態(tài)才能彈奏,這一要求對彈奏浪漫主義之后的作品大有裨益。
2 車爾尼練習曲培養(yǎng)初步的音樂性意識
任何一部音樂作品之所以是“音樂”,是因為它的音樂性,音樂性是音樂作品的靈魂組成。對初學者來說,我們最應關注的是音樂性的培養(yǎng),車爾尼作品并非是單一的練習,其旋律跌宕起伏,便是它的主要魅力之一。作品599大部分織體是主調,一條主旋律線,加以左于或右于的伴奏,我們更應學習的是左右手力量的對比與控制。左右于旋律與伴奏音量區(qū)分度高,利丁學牛尋找到音樂的律動,培養(yǎng)音樂的感覺。進入作品299后,車爾尼考慮的技術因素漸漸增多,讓音樂帶動技巧,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觸鍵更為靈巧,音色更為細膩。他常用同樣的技術不同的音色塑造不同的形象,實現(xiàn)兩者的互動共進。
車爾尼練習曲并非是機械枯燥的練習,其豐富的聲部層次蘊含了音樂美,演奏者可以在觸鍵中不斷追求探索,與鋼琴和音樂產牛共鳴。該作品將技術與音樂性完美結合,在技巧練習中保持了學習者的熱情,實現(xiàn)了鋼琴綜合能力的提高。
3 車爾尼練習曲提高即興伴奏能力
鋼琴即興伴奏現(xiàn)已成為中小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課堂教育于段,而這也就成為音樂類師范牛的一門必修課。在《論即興演奏》一書中,車爾尼就各種體裁的作品為例,對即興伴奏提出了系統(tǒng)化的方法,其對即興伴奏的重視我們就可從中窺見一二。以車爾尼練習曲599為例,伴奏音型伴奏層音型大多為柱式和弦、分解和弦和琶音。
即興伴奏建立在對主旋律調性掌握的基礎上,599伴奏聲部的和弦常見的是I、Ⅳ、V級和弦,根據(jù)分析主旋律的調性、強拍和經(jīng)過音等可以發(fā)現(xiàn)和弦轉換的規(guī)律,較為基礎的有半終止處運用屬功能和弦,終止時最后兩個和弦用原位和弦結束在主功能和弦上等。各類和弦運用的過程中,應注意其情感趨向。柱式和弦是各種和弦中力量最集中,音響效果最為震撼的一個,適用丁強烈情感的表達,氣勢較為宏大。半分解式和弦通常有連奏或跳音的形式,前者適用丁旋律波動較小、安靜的作品如船歌等,后者適用于圓舞曲等跳躍牛動的作品,但都凸顯了強拍與弱拍的對比,低音層獨立性較強,節(jié)奏感明顯。分解和弦有的明快活潑,有的連貫可以用丁抒情,但總體來說優(yōu)點在丁技巧簡單,上于更快,可以加入和弦外音豐富音響色彩。作品599的84條、87條出現(xiàn)了大琶音練習,琶音將音域拉開,富有流動性的旋律更能表現(xiàn)寬廣的意境。
以上都是較為籠統(tǒng)的伴奏法認識,在實踐中還有待更進一步的細化。伴奏織體和音型都可能因速度、力度、色彩等因素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學習的重點在丁學會更多不同織體、色彩的具體演奏方法達到適應旋律需要的伴奏要求。因而筆者的觀點是車爾尼練習曲對即興伴奏的作用還不在丁挖掘規(guī)律,而在丁積累。首先關注練習中和弦進行的度數(shù)關系,學習進行平穩(wěn)連接的方法,再結合具體音型練習樂曲再進行移調練習,最后學會根據(jù)旋律風格與形態(tài),確定和聲節(jié)奏與和弦配置的方法。這樣的思考和積累的過程尤其可以讓非鋼琴專業(yè)學牛短期內提高即興伴奏能力,對即興伴奏的教育有重要指導意義。
4 車爾尼練習曲規(guī)范了現(xiàn)代鋼琴教學
車爾尼練習曲幾乎滿足了我國各個級別和程度的學習者的需要,許多人更以學習難度大的作品為榮,但恰恰相反的是,車爾尼多種水平梯度的作品和每部作品中難度的漸進表現(xiàn)了他“循序漸進”的思想。
車爾尼第一本練習曲作品139《100首漸進練習曲》分音樂要素、基本技能訓練和調性的熟悉以及基本技術的綜合訓練三個階段,就已經(jīng)表達了他按照步驟逐漸深入訓練的態(tài)度。從實際出發(fā)的教學觀念促成了車爾尼注重在實踐中解決技術問題的風格,令他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規(guī)范了鋼琴教學,指引著了鋼琴教育和演奏藝術的健康發(fā)展,為鋼琴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貢獻。
遵循車爾尼一貫的風格,我們需要在實踐中漸進地運用車爾尼練習曲教材,熟悉了解車爾尼作品,選擇合理的難度,根據(jù)學習者于小、左于不靈活等薄弱之處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鋼琴學習沒有一步登天,只有練習中的不斷積累才能做到準確拿捏于指間的分寸,讓鋼琴上彈奏的每一個音符盡在掌握中。
鋼琴教學講究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達到文化與藝術的統(tǒng)一。車爾尼練習曲的意義不僅在丁練習,更在丁它是集音樂性意識培養(yǎng)、即興伴奏訓練等功用為一身的藝術作品,讓學習者在美的熏陶中調動自己的學習熱情,對今天的鋼琴基本功教學有不可磨滅的作用。車爾尼作品是劃時代的創(chuàng)新,而我們對其研究與實踐還應該繼續(xù)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