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萍芳
摘要 通過對湖州市城區(qū)不同類型區(qū)域的垂直綠化現狀的實地調查,發(fā)現目前湖州市城區(qū)常見的垂直綠化植物種類有29種,研究了其運用形式。針對湖州市垂直綠化存在的問題,提出今后湖州市垂直綠化進一步發(fā)展的對策。
關鍵詞:垂直綠化;湖州;發(fā)展對策;合理配置;養(yǎng)護管理
中圖分類號:S68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8-202-03
湖州市地處浙江省北部,地理位置為119°10′~120°29′E,30°20′~31°11′N,年均氣溫16 ℃,適于大多數植物生長。森林植物資源為菌類植物19種、蕨類植物 140種、種子植物1 736種,有銀杏、銀縷梅、鵝掌楸等多種國家二級、三級保護植物[1]。
近年,湖州市堅持“生態(tài)優(yōu)市”方針,舉生態(tài)旗、打生態(tài)牌、走生態(tài)路,初步探索出一條經濟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發(fā)展的新路。而在有限的面積上怎樣增加綠化面積,怎樣使城市環(huán)境得到切實改善,是目前綠化所面臨的問題。城市垂直綠化作為一種立體綠化,有別于平面綠化,它的綠化系數大,占用一定的空間達到的綠化效果是平面綠化的幾倍甚至多達幾十倍,而且投資少,見效快。因此,在城市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為了更好地綠化、美化城市環(huán)境,提高城市綠量,軟化城市建筑中的硬質景觀,充分發(fā)揮綠化在城市中的生態(tài)作用,垂直綠化儼然成為城市綠化的新突破點。
1 調查方法及地點
根據綠地性質不同,采取抽樣實地調查的方法對湖州市城區(qū)抽樣實地調查,按功能劃分為城市公園、道路、居住區(qū)、學校及機關單位5 種區(qū)域類型,共46個調查點。記錄所用垂直綠化植物種類、種植形式、造景形式、管理水平,從而對湖州市區(qū)的垂直綠化全面了解,并進行分析總結。
公園選址10個,項王公園、河濱公園、長島公園、潛山公園、余家漾公園、人民廣場、白魚潭公園、鳳凰公園、蓮花莊公園、市民廣場。
道路選址為城區(qū)主要的12條主要道路,包括白魚潭路、南街、紅旗路、人民路、苕溪路、鳳凰路等。
學校選址6個,湖州師范學院、愛山小學老校區(qū)、湖州四中、愛山小學新校區(qū)、湖州市職業(yè)技術學院、湖州二中。
居住區(qū)選址10個,包括蓮花莊小區(qū)、天盛花園、友誼新村、吉山新村、余家漾小區(qū)、米蘭花園等。
機關單位選址8個,包括湖州市第一醫(yī)院、公路管理局、湖筆博物館、湖州市婦幼保健院等。
2 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結果 經調查統(tǒng)計(表1),湖州市城區(qū)目前常用的垂直綠化植物共有29種,隸屬于18科26屬。其中常綠類20種,占總數的68.9%;落葉類9種,占總數的31.1%。從表1中可以看出,攀緣植物占主導地位,其他植物為輔;常綠植物、觀葉、觀花植物居多;落葉植物、觀果植物較少。
2.1.1 居住區(qū)。調查中發(fā)現,新舊小區(qū)之間的垂直綠化運用情況相差較大,新建小區(qū)的植物種類與運用形式都比舊小區(qū)要多,植物種類有爬山虎、絲瓜、紫藤、葡萄、竹子、云南黃馨、藤三七、凌霄、五葉地錦、四季豆、南瓜、常春藤、花葉常春藤、鳶蘿等,運用形式有墻面綠化、棚架綠化、坡面綠化、陽臺綠化、假山綠化、立體花壇、圍欄綠化,屋頂綠化。相比之下,舊居民區(qū)很少有垂直綠化,以陽臺、窗臺綠化為主,種植一些瓜果蔬菜,偶見墻面或圍欄上有一些零星的爬山虎和絲瓜等植物,個別小區(qū)設有葡萄或者絲瓜棚架。
2.1.2 道路。
道路的垂直綠化運用形式較少,主要以坡面綠化、立體花壇、圍欄為主,植物種類相對其他區(qū)域單一,有竹子、藤三七、紅葉石楠、花葉蔓常春藤、月季、葎草、牽?;?、五葉地錦等。白魚潭路上坡道綠化與立體花壇養(yǎng)護較好,植物種類多,新華路的綠化情況較差,基本沒有人工垂直綠化,在圍欄一側有部分野生的葎草,長勢一般。鳳凰路上部分木花器里的植物已經枯死。
2.1.3 學校。選址分別針對湖州市城區(qū)的小學、中學以及大學,由于中小學規(guī)模小,面積有限,垂直綠化相對大學也顯得單薄。中小學的垂直綠化形式主要以立體花壇、圍欄、坡面、棚架為主,植物主要有紫藤、花葉蔓常春藤、藤三七、紅葉石楠、絲瓜、凌霄、中華常春藤、杜鵑;大學的垂直綠化形式相對豐富,有立體花壇、棚架、圍欄、墻面、坡面、樹柱、假山綠化,植物種類也較中小學多,植物還有五葉地錦、扶芳藤、長春花、葛藤等。
2.1.4 公園。
公園相對其他類型區(qū)域而言,運用垂直綠化植物最好,形式也最為豐富,10個調查點中,除坡面、籬欄、立體花壇、墻面、棚架等形式外,還有假山綠化、景墻綠化、樹柱、燈柱等其他形式的垂直綠化,其中以墻面、坡面綠化為主,偶見屋頂綠化,沒有陽臺綠化,植物種類有:紫藤、杜鵑、花葉蔓常春藤、云南黃馨、爬山虎、竹子、扶芳藤、藤三七等,攀緣植物中以爬山虎運用最多,多見于墻面與圍欄上。
2.1.5 機關單位。
調查中發(fā)現,機關單位的垂直綠化率相對低,綠化形式分別是:圍欄、棚架、墻面、坡面、屋頂、立體花壇,沒有陽臺綠化,墻面綠化主要以爬山虎、凌霄為主;棚架綠化有葡萄和紫藤;圍欄綠化主要是竹子、絲瓜、四季豆、南瓜。個別機關單位幾乎沒有任何垂直綠化,多數機關單位只有一種或者兩種垂直綠化。
2.2 現狀分析 由表 1可以看出,湖州市在垂直綠化水平上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 垂直綠化比重小,立面綠化率低。
公共空間中,除了新建居住區(qū)、公園及部分企事業(yè)單位,其他區(qū)域較少設置棚架、墻面、圍欄綠化等垂直綠化設施;城區(qū)部分道路采取花架、立體花壇形式,其他道路基本沒有垂直綠化,道路中的橋體垂直綠化嚴重不足,超大型水泥柱裸露程度高,除部分采用懸掛花卉形式外,橋體上幾乎沒有看到其他形式的垂直綠化。另外,部分具備進行垂直綠化條件的區(qū)域沒有進行垂直綠化,如一些圍欄與圍墻等,以至這些區(qū)域立面的灰色基調明顯。
私人空間中,除少部分家庭的陽臺、窗臺、屋頂花園、庭院中種植了一些絲瓜、葡萄、吊蘭、杜鵑、南瓜、藤三七、文竹、月季、綠蘿等點綴外,其他大部分的家庭由于缺乏綠化意識,擔心遮光擋風、蛇蟲蚊蠅等,而直接將陽臺、窗臺、屋頂等封閉,幾乎沒有任何綠化率。
2.2.2 垂直綠化植物種類單一、形式不夠豐富。
從調查結果看,有些地方雖然有垂直綠化,但是效果欠佳,一是植物種類單一。從湖州市城區(qū)46個調查點看,常見的垂直綠化植物共29種,大部分墻面綠化都只選用一種至兩種植物,如選擇爬山虎或者五葉地錦,任其隨意生長,很多適宜搭配種植和觀賞的攀緣植物如南蛇藤、炮仗花等鮮有運用。陽臺窗臺的垂直綠化種類豐富些,但很多只種植一些蔬菜類草質藤本植物。二是垂直綠化形式不夠豐富。在城區(qū)的調查中發(fā)現,個別新建居住區(qū)、學校和公園有假山垂直綠化和景墻垂直綠化外,其余調查點都是通常的幾種基本形式,而這些基本形式中,以立體花壇為多,棚架與墻面綠化總量較少,屋頂綠化只有在一些新的居住區(qū)里運用,立柱式綠化很少,只有在城區(qū)的一些公園中有樹柱或者燈柱。
2.2.3 缺乏后期養(yǎng)護管理。垂直綠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生長環(huán)境通常較為惡劣,加上由于后期的養(yǎng)護時間間隔長、養(yǎng)護比較粗放,有些垂直綠化效果凌亂、有些人為破壞或者病蟲害的現象比較嚴重,甚至有些已經枯死。如友誼新村的墻體綠化中的爬山虎,已經枯死;天盛花園假山綠化中的爬山虎部分枯死;湖州四中坡道綠化雜草較多。這些綠化不但沒有美化城市,還影響了周邊的整體景觀。
3 垂直綠化的發(fā)展建議
3.1 加強垂直綠化宣傳工作,加速發(fā)展垂直綠化的步伐 應當將垂直綠化作為衡量綠化質量的指標之一,把墻體、柱體等垂直綠化面積列入綠化覆蓋率范圍內,適當提高綠化基本覆蓋率指標要求[2-3]。制定中長期綠化規(guī)劃,完善垂直綠化的設計與實施,對沿街建筑墻面、坡面、橋體、道路等加大力度進行垂直綠化。
私人空間的陽臺、窗臺、屋頂、庭院,政府不能強制進行垂直綠化,須進行綠化知識的宣傳,提高居民的環(huán)保意識,并提供一些指導材料或者技術指導,提高居民綠化的積極性,同時,抓典型、樹樣板,對垂直綠化工作突出的單位和小區(qū),多給予褒揚,積極宣傳垂直綠化的好處和重要意義,從而提高垂直綠化覆蓋率,加速發(fā)展的步伐。
3.2 根據植物的不同特性進行合理配置,增加綠化效果 從調查中發(fā)現,有一小部分植物由于沒有按照習性配置而導致綠化效果差的,出現枯萎或者死亡,也有一小部分植物配置沒有根據實際情況的高度進行從而影響其整體綠化效果。由此可知,垂直綠化應結合場地朝向及植物習性來選擇植物,如紫藤為陽性植物,爬山虎、美國爬山虎均為中性植物,常春藤、中華常春藤均為陰性植物,因此,在選擇植物時,必須根據場地的實際朝向進行。另外,垂直綠化還應結合場地的高度選擇相應的植物,如場地高度在2 m以上 ,可種植藤本月季、扶芳藤、常春藤、牽牛、蔦蘿等。如場地高度在5 m左右,可種植葡萄、葫蘆、紫藤、絲瓜等。
3.3 完善后期養(yǎng)護管理 俗話說:三分靠種,七分靠養(yǎng)。植物后期養(yǎng)護管理包括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對于垂直綠化的后期養(yǎng)護,要及時修剪、牽引,加強病蟲害的防治,以鞏固垂直綠化的成果。另外,還須對植物借助攀巖架和引導架及墻面等輔助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及時修理,及時更新。通過完善后期養(yǎng)護管理,可使垂直綠化植物獲得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凸顯良好的生態(tài)和景觀效應。
3.4 應切實美化、改善城市中的不足 從調查中不難發(fā)現,湖州市區(qū)中的一些垂直綠化能較好地單獨成景,但是對于城市中由于早年規(guī)劃等原因產生的種種不美、甚至破舊的建筑物或者輔助設施不能起到美化、改善的作用。
垂直綠化在城市中不僅可以美化環(huán)境,豐富城市景觀,更重要的是它在改善環(huán)境方面具有極大的潛能[4]。實際運用中,垂直綠化應該對湖州市城區(qū)的建筑物或者輔助設施等起到美化修飾的作用,如建筑經受長時間的風吹雨打,表面易出現裂痕、斑跡等,垂直綠化可以有效保護建筑,并可以美化墻面。尤其針對一些破舊建筑,城區(qū)有礙觀瞻的建筑物如公廁、垃圾站等,可以進行垂直綠化處理,使之不至于影響環(huán)境,甚至能在城區(qū)成為一處綠色景點。城區(qū)一些比較雜亂無章的街道,可以選用色調統(tǒng)一的垂直綠化進行裝飾,這樣就統(tǒng)一了眾多混亂的元素,讓街道景觀整齊一致。
4 小結
通過對湖州市城區(qū)垂直綠化的現狀調查分析可看出,湖州市的垂直綠化很薄弱,品種單一、運用形式不夠豐富,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挖掘湖州市城區(qū)垂直綠化的應用形式,增加植物種類,加強后期養(yǎng)護,建設符合生態(tài)園林、切實美化城市的垂直綠化,讓垂直綠化在湖州市區(qū)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參考文獻
[1] 稽發(fā)根.湖州市志 (1991-2005)(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2:140.
[2] 王雪,任吉君,梁朝信.城市垂直綠化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北方園藝,2006(6):104-105.
[3] 屠娟麗.嘉興市區(qū)垂直綠化現狀分析及發(fā)展對策[J].林業(yè)建設,2007(2):46-48.
[4] TRILLING L.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M].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