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合作教學模式作為充分確立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教學方法,其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在本當中,以合作教學模式為切入點,通過此教學方法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有效應用,來分析合作教學模式在大學計算機學科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應用的重要性,并對如何進行合作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校教育;計算機學科;合作教學
前言
在當下的高校計算機教學當中,很多學生都存在畏難心理,這種畏難心理的出現(xiàn)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專業(yè)計算機教學與傳統(tǒng)計算機教學的差異性,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計算機教學方法存在一定不足,以至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望而生畏”的情況。為了能夠實現(xiàn)高校計算機學科教學目的,培養(yǎng)出具有專業(yè)計算機技術的專業(yè)人才,越來越多的教學方法得以被應用,合作教學模式作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教學方法之一,其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不僅受到了教師的信任,更受到了學生的喜愛,成為了高校計算機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方法。
一、科學布置合作學習任務
在任何教學活動當中,任務都是驅動學生學習動力的最佳方式,合作教學模式亦是如此。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任務布置時,需要注意3方面內容:①任務與教學內容、目標充分結合,保證任務目的性;②任務與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相符合,切忌過難、過繁;③任務難度要有所提升,使其難度正好控制在單人無法完成,團隊可以完成的水平上,為合作學習模式提供支持。在完成任務布置,達成驅動意圖后,教師要與學生進行任務分析,幫助學生明確認知疑點,提出問題,為學生探究指明方向,進一步保證任務能夠在規(guī)定課時內完成,切不可讓合作教學模式過于拖沓,因為那樣既浪費時間,又達不到教學效果。在進行任務分析時,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討論,達成一種“師生互動合作”的氛圍,引導學生運用對已知知識點的變通與靈活來向學習任務提出問題與質疑,然后按照教師的正確指導來進行任務探究設計,為學習任務的完成,學習問題的解決提供基礎支持。
二、科學進行合作小組劃分
完成任務驅動和探究指引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作小組劃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小組劃分的重視程度不夠,以致于最后難以到達合作教學效果,這種教學思想和行為都是非常錯誤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因此教師必須要對合作小組進行科學的劃分,達到小組人員的正確配置,才能夠最大限度激發(fā)出每一小組每個同學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作用性,從而讓他們在合作學習中有所收獲。在進行小組劃分之前,教師應該對每一個學生都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性格、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基礎知識水平等各方因素的綜合考慮來進行小組人員劃分,以達到小組能力最大化激發(fā)的目的。
完成小組成員劃分后,教師要對學生的基本合作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因為此前學生都是獨立完成學習的,所以當他們進行合作學習時,難以避免的會出現(xiàn)組內不和諧、合作方法不對等情況,為了避免此類情況出現(xiàn),教師必須要對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是合作學習意識培養(yǎng),要讓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相互尊重、相互協(xié)作的意識,遇到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和分析,以便更好的發(fā)揮出合作教學的作用。其次是對小組成員任務職責的劃分,通過小組長、記錄員、匯報員等不同崗位的確定,來讓學生找到自己在合作學習時的位置,各司其職的進行合作學習,以便合作學習模式進行的流暢性。
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計算機作為以實際操作為基礎模式的學科,教師必須要讓學生真正的進入到機房當中去實踐,才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合作學習目的。完成準備階段任務后,教師就要開始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探究了。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所要做的只是合作學習前期的引導,當學生進入到合作學習后,教師就應當撤離出來,避免對學生的合作學習產(chǎn)生干擾。例如在進行信息系統(tǒng)設計合作學習模式當中,筆者就適時的從學生的合作學習模式中撤離出來,讓他們依靠自己去探究和實踐,來完成信息系統(tǒng)設計,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合作學習任務:圖書信息管理系統(tǒng)設計
任務完成要求及目的:調研、選擇一個典型圖書信息管理案例,實現(xiàn)圖書庫存、借閱信息管理。每本圖書的記錄信息包括:書號、書名、作者,單價、庫存數(shù)量、出版時間、出版單位、價格等。
在這次合作學習模式當中,每個小組都完成了圖書信息管理系統(tǒng)設計,雖然系統(tǒng)設計效果有所差異,但已經(jīng)超過合作教學模式設計的預期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合作教學模式當中,教師只要做好恰當?shù)囊龑?,學生是絕對有能力依靠自主合作來完成教學任務的。
四、積極進行合作探究評價
合作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合作學習效果的評定,其對于學生學習知識的吸收、學習探究經(jīng)驗的累積以及學習自信心的建立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大學計算機教學行為的特殊性,筆者認為在合作探究評價方面應當從教師評價、同學評價和自我評價3方面來進行。教師評價主要是對學生合作學習行為的肯定,給予他們充分的鼓勵,為他們建立學習自信心打基礎。同學評價則更多的是指出各小組所進行合作探究項目的不足,例如“圖書信息管理系統(tǒng)設計”中某一操作環(huán)節(jié)不夠便捷或編程錯誤等,這是學生吸收學習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自我評價則是各小組對合作學習過程中本小組及個人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反思,正確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下次進行合作學習時,能夠更好的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為小組合作探究任務的有效完成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總結:
綜上所述,合作教學模式作為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方法,其不僅充分確立了學生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還給予了學生在實踐當中探尋知識的機會,這種以自我探尋為基礎學習模式的學習效果要遠遠強于教師“灌輸式”講解、演示的教學方法,因此從提升教學效果,實現(xiàn)培養(yǎng)專業(yè)性計算機人才的角度分析,合作教學模式的應用是高校計算機教學行為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隨著教學經(jīng)驗的不斷積累,教師的合作教學水平必然會越來越好,學生的合作學習效果也必然會越來越高,實現(xiàn)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對于高校計算機專業(yè)來說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張曼.合作教學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30:144.
[2]曾菲菲.著眼于大學生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大學計算機探究性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D].湖南師范大學,2007.
[3]曾繁勇.淺談高校計算機教學的合作教學模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35:175.